-
公开(公告)号:CN1114890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90948.0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需求预测的新能源风机备件储备策略优化方法,涉及新能源风电场风机备品备件储备策略优化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对历史的数据进行统计和预处理;采用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影响因素与需求的关联度,剔除关联度较小的无关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多因素后根据主要因素增加特征变量;引入XGBoost算法基于特征数据集训练风机备件需求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结果和库存量提出风机而卑贱储备策略优化建议。本发明通过分类模型挖掘风电场风机备件消耗特征并进行动态预测,辅助检修人员全面掌握风机备件的需求特点,建立精细化、个性化的风机备件储备机制,打破传统“拍脑袋”为主的风机备件储备决策模式,提高了风机备件储备工作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1530.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3 , G16C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区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智慧园区双碳智慧管理系统;包括获取能耗企业的综合碳排放数据,识别出碳达峰数据和碳中和数据,构建碳排放模型,判定是否进入碳中和管理模式,计算出智慧园区的异常管理指数,并制定出碳中和管理等级,选择出与碳中和管理等级对应的排放管理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避免采集数据的时长跨度过大或过小,并通过采集的数据来构建出碳排放模型,可以对智慧园区内的碳排放是否达到顶峰进行快速且准确的识别和分析,实现了碳达峰的多维度和统一化的识别效果,以确保智慧园区能够在排放管理方案的指导下,最终实现智慧园区二氧化碳零净排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1529.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3/04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双碳综合能耗监测平台,包括,园区碳排放感知单元,减排潜力预测单元,最大减排潜力感知单元,碳排放产值比感知单元,排序单元,用于获取园区内所有企业的减排潜力释放度,并对其进行大小排序,得到排序后释放度排名;平台推荐单元,用于确定排序后释放度排名中前M名企业作为示范减排企业;本发明通过优化潜力预测模型,使得当前年度的数据能够实时反映碳排放预测减排潜力,解决了无法获取下一年度历史数据的问题。将企业的碳排放预测减排潜力与真实减排潜力等同,减排潜力释放度可以即时计算并实时优化,从而使得园区管理层可以在当年就对减排措施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减排效果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3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1349281.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祥 , 王蔚青 , 金金 , 郭树峰 , 马军军 , 李丹 , 苗轲 , 陈佳鑫 , 甘寿成 , 奎启麟 , 赵有辉 , 占鑫 , 屈红军 , 张浩辰 , 牛雪莹 , 田蕾 , 张明杰 , 盛兆亮 , 杨涛
IPC: G06F3/0484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种工况下的储能电池适应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多种工况下储能电池的运行信息;步骤S2:基于所述运行信息,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适应性评价;步骤S3:可视化输出评价结果。本发明的多种工况下的储能电池适应性评价方法及系统,自动采集多种工况下储能电池的运行信息,基于运行信息,对储能电池进行适应性评价,无需专家人员人工对储能电池在多种工况下进行适应性评价,降低了人力成本,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适应性评价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76510.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王蔚青 , 金金 , 杨涛 , 马军军 , 李丹 , 苗轲 , 吴晓虎 , 陈佳鑫 , 甘寿成 , 郭树锋 , 奎启麟 , 胡东岗 , 朱芮娜 , 杨波 , 赵有辉 , 牛雪莹 , 陈志强 , 施涛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神经网络电极锅炉潜在故障诊断方法,涉及电极锅炉故障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电极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并整理数据格式,其中,监测数据包括历史监测数据与实时监测数据;S2、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并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寻找最优模型参数,聚合得到故障诊断系统模型;S3、将实时监测数据输入至故障诊断系统模型,并经过编码转换,输出电极锅炉的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通过采集电极锅炉系统运行样本数据,通过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输出电极锅炉中的潜在故障类型并定位故障位置,能够避免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陷,提高故障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31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46764.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23 , G06F16/2455 , G06F16/248 , G06F16/25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定义规则的自动化数据处理模块开发方法,是针对传统数据处理系统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数据处理模块,能够解决不能够及时变更业务场景、不能够灵活处理不同业务对象、无法快速提供新的业务处理能力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数据处理系统灵活针对不同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系统的适配能力。包括基础数据定义模块、数据模型管理模块、数据动态存储模块、数据标准操作UI生成模块、数据业务定义模块、数据业务执行模块、数据可自定义查询模块、数据可视化展示模块;能不受限制的接入不同数据;能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调整数据处理逻辑;能有效减少系统升级带来的代码量,降低了软件系统运行故障几率,提高业务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5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7106.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计费模型系统,涉及动态表单与公式计算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计费项模块维护不同单位的计费项,通过数据模型配置每个计费项的默认值、可选范围、操作形式,再通过计费项组合配置组成完整的计费模型。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自由灵活的配置计费模型,可以充分的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可以应对不同形式服务的定价需求,提高系统应用服务化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3341.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IPC: G06F16/951 , G06F16/25 , G06F9/445
Abstract: 一种数据采集系统,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数据源配置可以配置多种类型的数据源及抓取方式,通过数据加工模块,将数据处理成需要的数据项,数据项模块可以在处理后的数据项上做二次加工形成最终可消费的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形成统一的数据源配置,避免子系统数据直接推送给消费端,导致消费端对数据的解析难度,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可视化数据处理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0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2792.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机组并网运行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层的监控主站、与监控主站通过区域电网主干线路连接的第二层区域电网、与区域电网通过电站主干线路连接的第三层电站、与电站通过机组主干线路连接的第四层机组和用于各层之间数据传输的联络线;并且包括了该新能源发电机组并网运行实时监测系统的故障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新能源机组分层监测和控制相结合,即可达到全网所有机组的统一协调监测控制,精准柔性停机,也可以对事后反推分析振荡的原因提供仿真数据,解决了由于新能源场站引起的系统振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4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37786.6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大数据远程传输总线系统,涉及大数据传输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数据,统一传至场站光传输设备,通过纵向加密专用通道统一传输至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在新能源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总汇处理模块整理数据,再用数据发送模块通过纵向加密专用通道发送至配电主站,由配电主站的接收模块接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数据传输出现重复通讯并且收发混乱的情况,统一数据传输总线,统一的消息接口,减少数据传输治理成本;提高了新能源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跨区传输的管理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