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4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249290.3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滑动边坡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复合滑动边坡的切面几何形状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构建基于第一滑面、第二滑面、第三滑面的极限平衡方程;针对极限平衡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得到第一滑面、第二滑面、第三滑面同时达到极限状态时复合滑动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F和内部剪切破裂面与第一滑面之间的夹角β;分析方程求解结果,得到复合滑动边坡分析结论。该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可以得到考虑内部剪切约束条件下的复合滑动边坡的安全系数,及其内部剪切面破裂面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60417.9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徐栋栋 , 林绍忠 , 程展林 , 卢波 , 邬爱清 , 汪斌 , 潘家军 , 王奔 , 胡伟 , 向前 , 刘小红 , 曾平 , 王复兴 , 周跃峰 , 江洎洧 , 付晖 , 衣天宇 , 王瑾
IPC: G06F30/20 , G16C10/00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粗粒料块体系统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岩土力学数值计算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粗粒料颗粒的基础形态数据库;向待生成粗粒料块体系统的区域内随机生成粗粒料颗粒,使得粗粒料颗粒的总面积严格等于待生成粗粒料块试样的总面积;将粗粒料颗粒随机均匀地投放到设定的随机投放模型;形成随机投放模型的压密和自由落体的非连续变形分析程序;进行压密操作,并提取压密操作得到的压实模型;删除加载板、底部约束板、左侧约束板和右侧约束板,得到压实后的粗粒料模型;在压实后的粗粒料模型的周围施加限制件,得到粗粒料块体系统。该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实现该方法。其能够得到严格满足级配要求的粗粒料块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01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549425.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C7/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隧洞结构面产状双激光照准测量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测量方法包括:建立以隧洞的轴线方向为Y轴、天顶方向为Z轴的测量坐标系;根据水平方位角分别为0°0′0″、180°0′0″时全站仪与隧洞壁面的平距以及隧洞的直径,确定测量坐标系的原点在隧洞横断面的位置;获取隧洞结构面迹线的特征点的局部坐标;直至特征点的数量达到3个或以上时,连接各特征点,得到隧洞同一结构面的出露迹线;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测站有效测量距离内的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对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进行后处理,得到所有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其能够为隧洞围岩关键块体的搜索和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必须的基础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10065.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陡崖处危岩体锚固施工的吊篮式滑移平台及其安装方法,该滑移平台包括:吊篮装置、升降工作台、升降缆索系统。吊篮装置包括底板、侧面护栏、防砸滑道、伸缩式支撑滑动装置、可分离式锚钉撑腿、减震装置以及断电感应器;升降缆索系统包括卷扬机、缆索、抗剪锚桩;吊篮装置由升降缆索系统悬吊于临空面,升降缆索系统由抗剪锚桩固定于地面,升降工作台安装于吊篮装置内用于提供上下活动的工作台,伸缩式支撑滑动装置用于吊篮装置在岩壁上滑动,可分离式锚钉撑腿用于吊篮装置与岩壁的连接或分离。本发明能实现吊篮装置与岩体的及时分离,减缓危岩体出现崩塌失稳时对工作平台的损害,为较高临空面的陡崖危岩体加固施工提供工作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1058665.2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及监测与分析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该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应用于堆积体滑坡,该堆积体滑坡包括滑床(13)、滑体(12),于所述滑床(13)与所述滑体(12)之间的接触面形成滑动面(14),堆积体滑坡大变形柔性监测装置包括测管(1)、固定支柱(2)、支架(5)、边部拉线(3)、第一中部拉线(6a)、第二中部拉线(6b)、第三中部拉线(6c)、第四中部拉线(6d)、第一位移传感器(4a)、第二位移传感器(4b)、第三位移传感器(4c)、第四位移传感器(4d)和测球(7)。该监测与分析方法基于该监测装置而实现。通过其可以确定滑坡滑动方向且能跟踪米级以上的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03180.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模拟双组节理岩体力学行为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模拟岩石工程结构的几何模型;进行块体切割,使相邻节理之间的间距为m级尺度,生成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构成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的接触边界;进行模型化处理,得到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内包含的双组斜交节理,使得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内包含的双组斜交节理为cm级尺度;进行数学模拟,获取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的刚度矩阵;求解和分析,得到与非连续变形分析块体相对应的力学行为参数。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用于实现该方法。其建立连续‑非连续耦合的双尺度模型,从而可以实现对双组节理岩体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9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490278.1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饱水压力的岩石膨胀性及劣化特征测试装置,包括饱水容器、反力压紧机构、注水机构、膨胀性检测机构及劣化特征测试机构,其中,饱水容器具有一密闭的饱水腔,饱水腔内用于放置岩样,当岩样置于所述饱水腔内后,反力压紧机构压设于岩样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水机构向所述饱水腔内注水且使所述饱水腔内的水压保持在预设压力值,从而使饱水腔内的岩样处于设定水压条件下,通过反力压紧机构使岩样的位置保持稳定,通过膨胀性检测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膨胀率,通过劣化特征测试机构检测岩样在设定水压条件下的劣化程度,从而为高坝坝基岩体的岩石膨胀及劣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0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49425.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C7/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隧洞结构面产状双激光照准测量方法,属于岩土力学测试技术领域。该测量方法包括:建立以隧洞的轴线方向为Y轴、天顶方向为Z轴的测量坐标系;根据水平方位角分别为0°0′0″、180°0′0″时全站仪与隧洞壁面的平距以及隧洞的直径,确定测量坐标系的原点在隧洞横断面的位置;获取隧洞结构面迹线的特征点的局部坐标;直至特征点的数量达到3个及以上时,连接各特征点,得到隧洞同一结构面的出露迹线;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测站有效测量距离内的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对所有结构面的出露迹线进行后处理,得到所有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其能够为隧洞围岩关键块体的搜索和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必须的基础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47483.6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模拟腐蚀环境的锚固顺层边坡模型试验系统,包括锚固边坡模型系统、柔性水平应力加载装置、电化学测试装置,锚固边坡模型系统包括坡体和腐蚀池,坡体包括岩层和结构面材料,岩层上的岩体预留孔道内设置腐蚀池,坡体侧部设置应变和位移传感设备,柔性水平应力加载装置提供加载力,电化学测试装置包括预应力锚筋、无预应力筋、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和电化学工作站,还公开了一种能模拟腐蚀环境的锚固顺层边坡模型试验方法,本发明可模拟预应力锚索所处的复杂岩土环境,实时监测预应力筋材的腐蚀电化学参数,可以很好的掌握复杂岩土腐蚀环境下预应力锚筋的腐蚀状态变化过程与腐蚀机理,研究锚固顺层边坡体系在腐蚀环境下的响应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70901.3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陡壁危岩体崩塌抢险的反向锚固防护系统及方法,涉及危岩体锚固防护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锚固装置、辅助拉力装置、主动防护装置、监测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锚固装置设置在稳定岩体和陡壁危岩体的斜孔中,上端锚固在稳定岩体的地面,下端承托在危岩体壁面,由地面向临空面打孔安装,能够有效规避在临空面作业带来的风险;其次,辅助拉力装置为锚固装置提供拉力,通过监测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将锚固装置和主动防护装置联合调用,根据陡壁危岩体的状态及时调控辅助拉力装置和主动防护装置的拉力值,防止巨型危岩体崩塌,还能够避免小块落石带来的灾害风险,并实现在不具备打孔及搭建施工平台的陡壁环境中快速安装锚固防护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