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拱向应力控制指标的高拱坝浇筑封拱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6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351288.1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拱向应力控制指标的高拱坝浇筑封拱调控方法,涉及大坝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拱坝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浇筑方案,划分对应坝段和浇筑层;通过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大坝的浇筑上升过程,以真实考虑浇筑过程中坝体重力荷载和重心位置的改变;通过温度场推求温度荷载;计算大坝结构应力和横缝开度;提出对已封拱坝体拱向应力的控制;针对未封拱坝段和已封拱坝体分别设定应力控制标准;动态调整浇筑封拱过程;重复以上步骤,动态调整各阶段的浇筑和封拱过程,直至大坝封顶。本发明动态调整封拱过程,降低施工期已灌浆横缝二次张开和坝体开裂风险,为实现大坝浇筑均衡快速上升创造了条件。

    用于复合浆液堆石筑坝的智能移动式注浆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5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2204.5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堆石筑坝注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浆液堆石筑坝的智能移动式注浆装置及施工方法,智能移动式注浆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上设置驱动机构、控制器以及浆液储藏筒,所述浆液储藏筒上连接输浆主管,所述浆液储藏筒用于将浆液通过输浆主管喷洒至堆石料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车移动,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碾压区域所需注浆量和输浆主管的注浆速度调节驱动机构的驱动参数,使得移动车在该碾压区域内行驶一遍后注浆量不小于该碾压区域所需注浆量。本发明的智能移动式注浆装置移动方便,可灵活布置,适应高堆石坝或软岩筑堆石坝填筑过程中不同区域面积注浆需要和空间狭小的施工条件。

    一种超高陡岩质边坡系统防治结构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6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910145750.0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陡岩质边坡系统防治结构和方法。通过先对上部自然边坡采取“高防预固”,对上部自然边坡局部存在的块体或危石等危险源进行防治,并且对自然边坡内工程边坡开挖影响区进行预先加固,完全避免了上部自然边坡和下部工程边坡互相干扰的问题。针对下部工程边坡采取“稳挖适护”,对工程边坡进行适当防护,确保了工程边坡的整体稳定。将上部自然边坡和下部工程边坡系统防治,防治效果全面彻底。对开挖影响区采取“预固”的方法,通过预先主动施加的锚索预应力,控制边坡开挖影响区应力、应变,防止塑性屈服区进一步向上部的发展,彻底避免下部工程边坡开挖对上部自然边坡的不利影响,达到了“未雨绸缪、精准防治”的目的。

    一种高拱坝坝肩抗力岩体承载分区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871377.4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拱坝坝肩抗力岩体承载分区确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特征参数;获取高拱坝和岩体特征参数;步骤二:岩体建模;建立不同高程拱圈及岩体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分析;步骤三:绘制辐射状线段;在抗力岩体上沿坝趾角点绘制n条辐射状线段,读取线段上节点主压应力数值;步骤四:绘制应力变化曲线;绘制步骤三中各辐射状线段沿程应力变化曲线;步骤五:划分主次承载区;依据步骤四的应力变化曲线确定各辐射状线段上的岩体的主承载区与次承载区分界点;步骤六:绘制主次承载区分界线;连接各分界点形成主次承载区分界线。本发明具有为拱坝坝肩基础抗力岩体合理利用范围提供定量准则的优点。

    非封闭无抽排水垫塘结构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2687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710692371.4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非封闭无抽排水垫塘结构,它位于水垫塘(1)的两侧,它包括封闭式结构(3)和透水式结构(4);所述的封闭式结构(3)位于所述的水垫塘(1)两侧的中上方,且位于所述的透水式结构(4)上方;位于所述的封闭式结构(3)内相邻的混凝土墙面(2)之间结构缝内设置有止水结构(5),在所述的混凝土墙面(2)墙背设置有横向排水管(6.1)和纵向排水管(6.2),所述的横向排水管(6.1)与所述的纵向排水管(6.2)相互交织贯通形成排水管网(6);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止水破坏或排水系统失效造成的边墙失稳破坏的缺点,具有施工难度大大降低的优点。

    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及其运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50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08195.7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消能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包括二道坝坝体,二道坝坝体的上游坝面和下游坝面均从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二道坝坝体内底部设有水平的基础排水廊道,排水孔均与基础排水廊道连通,二道坝坝体内位于基础排水廊道下方设有集水井,集水井与基础排水廊道连通,集水井与二道坝坝体顶部之间设有竖直的抽水井,抽水井顶部出口位置设有安装水泵底座的预留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的运用方法。本发明运行期不抽排检修期临时抽排的二道坝结构及其运用方法,仅检修期进行临时抽排,运行费用大大降低,维护管理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