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1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2969.8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6B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6B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控制的百叶遮阳系统,温度传感器与光照度传感器将实时感测到的温度、照度值传至中央处理器模块。GPS模块通过定位功能得到所在地经度、纬度,将经纬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结合经纬度数据以及时间数据计算得到所在地实时太阳高度角。再结合接收到的室外实时温度、照度值,中央处理器进行智能计算,根据设定程序,通过控制电路模块指导电机进行工作,调节百叶倾角。本发明可以根据外界情况实时、智能的提供高效的遮阳,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优化室内环境状态,提升用户舒适度。同时又具有安装灵活,经济实用,智能调节,可控性好等优点。在大力提倡建筑节能、人性化建筑的今天,非常易于推广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97569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617775.9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新风系统及其多参数调节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总回风管道、总送风管道、回风管道、排风管道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一个出风口和两个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与回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道的进风口、排风管道的进风口和总回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在一起。所述总回风管道的进风口在房间内。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与新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与总送风管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总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在房间内。所述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和排风管道的出风口在房间外部。所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内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空调机组内部安装有空气再加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69756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17775.9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新风系统及其多参数调节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总回风管道、总送风管道、回风管道、排风管道和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一个出风口和两个进风口。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与回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道的进风口、排风管道的进风口和总回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在一起。所述总回风管道的进风口在房间内。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口与新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口与总送风管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总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在房间内。所述新风管道的进风口和排风管道的出风口在房间外部。所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内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空调机组内部安装有空气再加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3923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47872.2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04B39/06
Abstract: 一种小型制冷压缩机及其冷却系统。其中的小型制冷压缩机封装在一个筒状的罐体内,在其罐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或者与罐体中心轴线平行、或者呈螺旋状的导流肋片;在其罐体顶部,还可以设置若干呈放射状分布的散热肋片。在本发明小型冷却系统中,除安装本发明的小型制冷压缩机之外,在该小型制冷压缩机的上方还设置有能引来凝结水的圆形滴水管、以对该小型制冷压缩机进一步散热。本发明能够提高制冷系统能效比、降低能耗,延长小型冷却系统的核心装置——小型制冷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73686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91956.3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04F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F10/10
Abstract: 一种高能效活动外遮阳,涉及降低建筑能耗的房屋建筑外遮阳的结构。本发明主要包括支架、光伏板百叶、电动机、推杆、控制箱等。本发明具有遮阳性能好,节能率高,通风性能好,能改善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方便,丰富了遮阳百叶的功能,还能美化房屋建筑的外立面,体现现代房屋建筑艺术美学效果等特点。本发明可广泛用作不同地区的住宅楼、办公楼、教学楼、商业楼等各种房屋建筑的外窗户遮阳,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活动外遮阳。
-
公开(公告)号:CN119991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0528.4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碳中和的产业园区建设优化方法,包括:将产业园区进行五种类型的划分,确定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主要排放源与排放因素,并进行碳排放计算;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低碳建设技术路径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以减碳量与减碳成本为减碳目标,筛选适宜的产业园区碳减排技术路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产业园区进行低碳建设时步骤不清晰和评价效果模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16028.5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系统,涉及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信息展示的项目信息模块和项目进度模块,用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统计的现场感知模块、低碳设计模块和运维能耗模块,用于碳排放量计算的工程能耗模块,用于工程决策的工程安排模块。本发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涉及的人、材、机、法、环等环节实现有序统一管理,满足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节能减排和成本节约,保证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0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0925.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24F11/30 , F24F120/14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30/40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气环境需求的空调系统逆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在不同舒适程度下对空调环境的需求;2)基于对空调环境的需求,确定空调环境分析指标;3)基于空调环境分析指标,确定需要控制的室内环境要素;4)基于所述室内环境要素,确定在不同舒适程度下的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进而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环境需求逆向衍生设计需求的目的,使得设计可以直接响应到实际需求,避免了设计与实际不吻合的情况,保证了所设计的空调系统完全符合实际状态,既有效保证了环境舒适质量要求,又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运行管理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2827.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实现动态调控的利用雨水循环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换热系统包括雨水接收槽、储水装置、第一循环组件、第二循环组件、第三循环组件和动力组件。雨水接收槽设于房屋屋檐,储水装置与雨水接收槽连通。第一循环组件、第二循环组件和第三循环组件分别设置于房屋屋顶、房屋墙面和地下且依次连通组成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组件与储水装置连通供水,且循环系统通过动力组件提供循环动力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水量。本发明的自动调节阀与温度传感器联动,并通过控制系统解读温度传感器的采集数据,进行预设温度设定后自动开启循环换热系统进行换热调节,实现自动循环水量的控制和换热模式的切换,进而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换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