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29483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63085.4

    申请日:2014-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溶洼地岩堆卸荷补强结构,包括防护网,还包括支撑锚杆和立式挡土板,支撑锚杆沿竖向设置,且支撑锚杆固定在立式挡土板上,支撑锚杆的下端伸在立式挡土板的外侧,防护网的一侧固定在立式挡土板的上端,防护网上固定有锚钉。以解决现有锚杆加固方法仅能加固岩堆外围处,难以使岩堆形成一个整体,加固效果有限,而采用抗滑桩加固虽然效果显著,但其会明显的增加工程的成本投资和工期投入的问题。本发明属于岩堆防护治理领域。

    基于简化Bishop法的圆弧型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997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09896.8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简化Bishop法的两侧存在过弧心轴且可提供法向刚性约束和切向摩擦的约束平面的圆弧型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其实施过程如下:将圆弧型凹坡分为若干圆弧型条块,获取每个圆弧型条块的重力Wi、滑面面积A1i;获取圆弧型凹坡与约束平面接触面上每个圆弧型条块接触面面积A2i、滑面倾角θi;通过下列公式迭代计算边坡安全系数Fs;考虑圆弧型凹坡、凹坡的拱效应及边坡与两侧约束的摩擦对简化Bishop法引入新的假定进行改进,经过改进的简化Bishop法可以用于评价圆弧型凹坡的稳定性,且计算过程简单,为圆弧型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计算结果更为合理的方法。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圆弧型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4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09625.2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圆弧型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其实施过程如下:将圆弧型凹坡分为若干圆弧型条块,获取每个圆弧型条块的Wi、滑面面积A1i;将圆弧型凹坡的弧心向竖直方向拉伸形成一个弧心轴,做一个过弧心轴和圆弧型凹坡的剖面,每个圆弧型条块在剖面上形成一个断面,获取剖面上每个圆弧型条块断面面积A2i、滑面倾角θi;通过下列公式迭代计算边坡安全系数Fs;考虑圆弧型凹坡的拱效应和侧面约束边界对传递系数法引入新的假定进行改进,经过改进的传递系数法可以用于评价圆弧型凹坡的稳定性,且计算过程简单,为圆弧型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计算结果更为合理的方法。

    基于简单平面滑动法的群拉力作用球冠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34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4316.3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简单平面滑动法的群拉力作用球冠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其实施过程如下:获取环形滑体的重力W和滑面面积A1;将球冠型边坡对称轴向任意一个方向拉伸形成一个剖面,滑体在剖面上形成一个断面,获取剖面上滑体断面面积A2、滑面倾角θ;通过下列公式迭代计算边坡安全系数Fs;考虑球冠型边坡的拱效应对简单平面滑动法引入新的假定进行改进,同时在公式中加入群拉力,经过改进的简单平面滑动法可以用于评价群拉力作用球冠型边坡的稳定性,且计算过程简单,为群拉力作用球冠型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计算结果更为合理的方法。

    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6983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10892755.1

    申请日:2015-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洞(4)外围的维护体(1),维护体(1)下方为排水沟(2),排水沟(2)与落水洞(4)相连,排水沟(2)上方为顶部盖板(3)。维护体(1)为旋转体,中心轴线为落水洞(4)的中心。维护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一个上底窄下底宽的等腰梯形。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岩溶洼地工程开挖时由于大量土石方弃渣向洼地中央滚落、势必引起洼地落水洞的堵塞而排水不畅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

    一种车间室内钢板砼复合地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5903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194067.9

    申请日:201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间室内钢板砼复合地面结构,它包括基层(7),位于最下端,其次为垫层(6),钢板面层(3)四个角分别开有通孔,四个角下有混凝土基础(1),混凝土基础(1)预埋有钢筋(2),钢筋(2)的露出端伸入钢板面层(3)的通孔内,钢筋(2)的露出端与钢板面层(3)焊接,钢板面层(3)与细石混凝土面层(9)连接处有变形缝(8),钢板面层(3)与垫层(6)之间是找平层(4)和结合层(5),找平层(4)位于结合层(5)上,细石混凝土面层(9)与垫层(6)之间是结合层(5);解决车间局部有多次较大冲击荷载的地面采用整块钢板地面或多块厚钢板进行焊接连接方式存在的造价成本高和弯曲变形等问题。

    一种跨越岩体裂缝的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20045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467193.2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岩体裂缝的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生态混凝土预制板和生态混凝土层,生态混凝土预制板采用多块,间隔均匀地固定连接在边坡坡面上且覆盖边坡裂缝,生态混凝土层覆盖在生态混凝土预制板上。本实用新型使用生态混凝土预制板代替跨越宽深裂缝所需的模板,与常规挂网喷锚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生态混凝土护坡跨越岩体裂缝施工时,可有效避免生态混凝土垮塌、裂缝处生态混凝土填充过厚的问题;与搭设模板后再挂网喷锚的方法相比,可避免在施工后在岩体裂缝中模板拆除困难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