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811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2127.4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窄脉冲测角方法,通过雷达发射宽脉冲调制信号和窄脉冲调制信号,得到宽脉冲脉压回波信号和窄脉冲脉压回波信号;根据宽脉冲脉压回波信号得到宽脉冲角度估计值,根据窄脉冲脉压回波信号得到窄脉冲角度估计值;进而根据宽/窄脉冲角度估计值及宽/窄脉冲脉压回波信号得到宽脉冲回波检测信噪比和窄脉冲回波检测信噪比;根据宽脉冲回波检测信噪比和窄脉冲回波检测信噪比得到宽脉冲和窄脉冲最优融合权值;根据宽脉冲最优融合权值和窄脉冲最优融合权值得到目标角度估计值。本发明的宽窄脉冲测角方法通过回波检测信噪比形成不同的权值对宽脉冲角度和窄脉冲角度进行融合,有效地提高了近距离目标角度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4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64622.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TOA估计方法;在光子计数率的整体趋势符合泊松分布的条件下,X射线光子到达时间序列可建模成非齐次泊松过程;PSR B0531+21脉冲星的流量特性符合泊松分布,建立泊松分布信号模型,分为时频模型和稳频模型两个部分;选择光子序列的稳频模型进行傅里叶变换后转换到频域,得到带有时延估计参数的光子流量概率函数表达式;利用贝叶斯定理将流量概率表达式转化成能够计算时延参数的似然函数求解;利用贝叶斯估计计算工具多模式嵌套抽样算法,进行迭代,进而计算似然函数的参数估计值。本发明有效观测时间内提高TOA估计精度,满足脉冲星导航未来的工程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56298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579261.7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CUSUM的自适应报警门限方法及SCADA应用,包括:读取正常状态下的检测序列,满足预设条件,得出序列的正态分布表达式;读取、偏移常数、更新均值和标准偏差,计算正态分布表达式;根据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函数和系统异常状态下的函数,求解取得最小值,作为下次检测的门限值;开始下一轮检测;算法结束。与以往凭经验设置固定的检测门限值不同,本发明基于概率论中的贝叶斯理论和二分法优化算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最优值的数学模型,将求得的检测门限值作为报警门限;能够改善报警的实时性,并使系统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71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213391.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矢量模式的自主星识别方法,利用主星和方向星构建新的坐标轴,将视场内的观测星投影到新的坐标轴中,采用Log‑Polar变换将笛卡尔坐标系中的观测星投影到极坐标系中;根据主星的星模式构建其一维矢量模式,进而得到主星的识别特征;利用所提出的搜索策略,在导航星特征库中搜索与主星的识别特征相匹配的特征,通过将观测星的识别特征与导航星特征库中的识别特征进行单一的比较,完成星的自主识别。本发明中主星的一维矢量模式不会随着星图图像的旋转而发生变化的这一特点,使得其更适合于星的自主识别,同时,所提出的搜索策略能够更快地得到匹配的结果,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89099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320673.0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姿态和位置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利用星载X射线探测器配合准直器获取脉冲到达时间和精确获取脉冲星辐射方向矢量,并利用红外或紫外地平敏感器获取地心方向矢量;利用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辐射方向矢量和地心方向矢量,导航计算机分别完成地心坐标系下脉冲星计时观测导航算法、基于角距测量的脉冲星定位算法和基于角距测量的脉冲星定姿算法,并通过几种算法的融合实时获取航天器位置、速度、姿态以及在轨运动方向,完成轨道卫星自主导航,输出高精度的位置、姿态和速度信息。本发明适用于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轨道卫星或星座的自主运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28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289101.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
IPC: G01S1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域滤波码捕获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1)对接收的中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2)将基带信号的各个数据段与本地码频域值复共轭相乘,再分别取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与各个数据段相对应的相关函数;(3)分段处理获得同步相关值向量;(4)对同步相关值向量进行小波变换;(5)对小波系数进行低通滤波;(6)小波反变换得到重构信号;(7)对重构信号进行非相干积累,并构造判决统计量;(8)门限判决。本发明将经过部分匹配滤波的信号,经小波滤波,再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重构,有效地滤除了噪声,对滤除噪声后的信号再进行非相干积累,可更大程度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进而提高检测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715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13391.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C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矢量模式的自主星识别方法,利用主星和方向星构建新的坐标轴,将视场内的观测星投影到新的坐标轴中,采用Log-Polar变换将笛卡尔坐标系中的观测星投影到极坐标系中;根据主星的星模式构建其一维矢量模式,进而得到主星的识别特征;利用所提出的搜索策略,在导航星特征库中搜索与主星的识别特征相匹配的特征,通过将观测星的识别特征与导航星特征库中的识别特征进行单一的比较,完成星的自主识别。本发明中主星的一维矢量模式不会随着星图图像的旋转而发生变化的这一特点,使得其更适合于星的自主识别,同时,所提出的搜索策略能够更快地得到匹配的结果,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64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0695.7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局域网环境宽带信道的动态配置方法,它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信道带宽分配方法不能动态调整,造成的频谱浪费和用户宽带业务需求的不满足。其实现步骤为:(1)选择不同的方式对接入点AP进行初始化信道选择;(2)对环境参数信息进行收集、归类和查看;(3)根据查看的环境信息参数判断AP是否需要进行带宽扩展,如果是则根据AP的环境信息参数进行决策判决,请求AP重新配置扩展信道;(4)AP根据不同的决策判决请求进行相应的重配置;(5)各AP下的接入用户根据各AP的请求,重新与AP进行关联,完成信道调整过程。本发明能在密集环境下满足用户的宽带业务需求,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782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276171.9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微光子源导航体系中的混沌测频系统与方法。主要解决一类光子源先进导航定位与时间同步系统中的低信噪比微光子信号频率难于测量或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该系统主要由光子探测器、取样积分器、混沌检测器、相轨迹分析器、评价单元、参数整定单元等模块组成。本发明的频率测量方法是将取样积分得到的微光子脉冲轮廓信息输入混沌检测模型,通过分析相轨迹平面,确定临界混沌状态参数,应用混沌测频原理和实现方法获得频率参量,在进行评价。本发明具有在强噪声环境下对低信噪比微光子源进行频率准确检测与识别的特点。本发明不仅能用于X射线脉冲星、量子等一类先进导航系统的信号源频率测量、校准与识别,同时可以扩展到如雷达多基信号接收及其他低信噪比信号检测等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3399.X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4D毫米波雷达成像的速度解模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雷达原始目标采样数据,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目标距离‑多普勒矩阵;对目标距离‑多普勒矩阵进行恒虚警检测;步骤2:寻找最佳的代表点作为目标的速度代表点;步骤3:对目标的速度代表点采用假设相位补偿速度解模糊算法,得到代表点对应速度与相位补偿值;步骤4:对所有目标点补偿根据代表点计算出的相位补偿值,并进行DOA估计得到方位角度值;步骤5:根据得到的目标点速度、方位角度值,进行坐标转换,得到三维坐标系下目标的真实位置,代表点速度表示目标的真实速度。本发明能够提升MIMO雷达成像系统对高速目标的探测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