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50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110031098.7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24F1/0011 , F24F1/0035 , F24F1/0063 , F24F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腔体,送风装置还包括:隔板,将壳体腔体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均流板,竖直设于所述上腔体内,将上腔体分为进风腔与静压腔,所述壳体上设置连通所述进风腔的第一进风口;可调节挡板,所述可调节挡板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下腔体的竖直高度,并将下腔体分为诱导腔和换热腔,可调节挡板与下腔体的顶部形成第一诱导风口,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换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连通换热腔的第二进风口,所述诱导腔远离上腔体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隔板上设置连通所述静压腔与诱导腔的通风口,避免了室内回风通过排风口后再经过风管运输至第一进风口进入送风装置,降低了室内回风在运输过程中能量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8781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608586.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F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公路隧道减少空气侵入量用自空气幕系统,由具有特定曲线形式的弧面风道,主要包括导入风板、风道主体顶部弧面、风道主体底部弧面、导出风板,构成风道的每一个弧面都有特定的曲线形式,通过这些特定的弧面风道,使得风道可以低阻力地将从导入风板进入的空气转变方向,形成与隧道进风方向相反但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定向空气幕。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极高,不需要外部输入能量,同时避免了隧道保温系统高负荷运行,降低了发生意外危险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57362.3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预防交叉感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桌面空气幕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桌面下方的进风管道、风机和输送管道,及开设在在桌面上的出风口;进风管道上设有进风口,进风管道通过风机和输送管道连接,输送管道和出风口连接,出风口上方形成空气幕;在桌面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风机连接,控制开关用于控制风机的开启和关闭。风机将空气流经进风管道输送至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将空气流从出风口送出,形成空气幕,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对现有办公建筑送风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在提高人员吸入空气品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90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210758.X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F24F5/00 , F24F13/20 , F24F7/007 , F24F11/89 , F24F13/02 , F24F13/30 , F24F13/24 , F24F11/74 , F24F11/64 , F28F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盘管空气处理装置,及基于其的空气处理系统和使用方法,该装置将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分为两个隔间,一个隔间用于处理回风,另一个隔间用于处理新风,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新风和回风经过进风口进壳体内,经过组合式盘管分别进入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内,分别由不同的竖直出风口送出。上述过程分割了新风和回风的空气处理过程,通过移除或者移动竖直绝热隔板增大新风处理单元占用的盘管面积,同时由于回风段肋片和新风段肋片可调性,大大提升了组合式盘管在负荷变动的情况下随机应变的灵活度,因为该装置的竖直挡板所述排风管一管两用,能够起到新风风管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46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1018894.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0°矩形耐磨弯头及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作为四个面合围得到一个1/4圆的弧形管;上顶板与下底板相同;所述下底板和内弧面都被划分为高摩擦力区、中摩擦力区和低摩擦力区;在高摩擦力区和中摩擦力区的位于弯头内的表面上分别使用不同耐磨厚度的耐磨材料。本发明在不同摩擦剪切力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耐磨材料,有效地抵抗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对管道的磨削,使得管道不同部位根据磨削的程度进行耐磨强化,同时节省昂贵材料,降低弯头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7010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1018739.6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烟型低阻力工业通风矩形渐扩阻力构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侧板a以及侧板b;上顶板、下底板、侧板a和侧板b作为四个侧面合围得到矩形渐扩管;上顶板和下底板相同;侧板a和侧板b相同;所述下底板、侧板a以及侧板b都被划分为高尘粒浓度区、中尘粒浓度区和低尘粒浓度区;所述高尘粒浓度区和中尘粒浓度区上分别使用不同粗糙高度的防积尘材料。这种渐扩阻力构件在不同积尘浓度的部位采用不同粗糙高度洁净材料,可有效的减少悬浮颗粒物在弯头处的沉积,同时节省耐磨材料使用量,降低渐扩阻力构件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4854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18894.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0°矩形耐磨弯头及弯头的耐磨处理方法,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上顶板、下底板、外弧面和内弧面作为四个面合围得到一个1/4圆的弧形管;上顶板与下底板相同;所述下底板和内弧面都被划分为高摩擦力区、中摩擦力区和低摩擦力区;在高摩擦力区和中摩擦力区的位于弯头内的表面上分别使用不同耐磨厚度的耐磨材料。本发明在不同摩擦剪切力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耐磨材料,有效地抵抗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对管道的磨削,使得管道不同部位根据磨削的程度进行耐磨强化,同时节省昂贵材料,降低弯头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4514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138119.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室内有效保障区的适应性送风装置,包括新风送风口和弧形导流板,新风送风口开设在弧形导流板凹陷一侧对应的房间侧壁上,弧形导流板设置在房间顶板上并与房间顶板之间形成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与新风送风口的宽度的比值为1.5~2.5,本发明的适应性送风装置具有改善室内有效保障区冷热不均的优点,能有效提升人员热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85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34225.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温控电伴热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通过获得管道外壁面温度和靠近管道处空气温度,计算得出一段时间后的介质预测温度,并通过介质预测温度与预设报警温度的比较控制电伴热的启停;本申请同时考虑了介质当前温度和管道附近空气温度对介质温度变化趋势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电伴热控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保障了电伴热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电能消耗,降低了电伴热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0232.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利用领域,公开一种利用地下围岩自然能消解机房余热的系统,包括补水箱、保温热水箱、控制模块、廊道洞室和空调机房洞室;空调机房洞室内设有相变换热墙体,相变换热墙体内设有第一换热管道,廊道洞室内壁设有导热墙体,导热墙体内设有第二换热管道,第二换热管道C端与补水箱连通,D端与保温热水箱和第一换热管道B端连通;第一换热管道A端与补水箱和保温热水箱连通,B端与保温热水箱和第二换热管道D端连通;保温热水箱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探测器;在空调机房洞室和廊道洞室内设置有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与电加热装置相连。解决了地下集中式空调系统机电设备散热量大、排热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