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64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30764.6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压电PVDF包覆碳纤维的方法,首先将聚偏氟乙烯(PVD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配制纺丝溶液;其次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偏氟乙烯(PVDF)包覆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纤维-PVDF压电包芯纱。本发明以碳纤维作为芯纱,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将PVDF产生的压电信号导出,另外静电纺丝技术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静电纺工序本身具有极化的作用,省去了后续极化步骤,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碳纤维-PVDF压电包芯纱,可以更便捷的将其应用于压电织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1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82877.1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D04H1/4382 , D04H1/4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4382 , D04H1/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废旧牛仔布和聚丙烯纤维制备牛仔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如下:先去除装饰品,将牛仔布开松成纤维絮;再将聚丙烯纤维切割成短纤维与牛仔布纤维絮按比例混合后喂入罗拉式梳理机,经锡林、道夫、工作辊和剥取辊进行除杂、混合、均匀成单纤维状,其次,将单纤维状梳理成薄网、将薄网制成纤维网;最后对纤网薄膜进行针刺,得到针刺毡,再将针刺毡放置在热压机上热压固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摒弃了传统手工铺设增强复合材料的思路,采用一种非织造针刺工艺制备废旧牛仔纤维/聚丙烯纤维针刺毡,并采用热压成型快速固化,该种针刺毡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均匀,层间和面内力学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81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75918.7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隐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碳纤维为芯纱,玻璃纤维为编织纱,采用二维编织技术将芯纱和编织纱编织成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然后将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织成布,最后利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将布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固化,即制得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隐身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结构,利用玻璃纤维的透波性能,使电磁波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入到包芯纱线内部,然后利用碳纤维的电阻损耗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而耗散掉。同时碳纤维作为芯纱,基本上处于伸直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力学性能,使得制作的隐身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453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901098.7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制纤维混合酚醛树脂模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竹制纤维中的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去除;S2、将褐聚寡糖和盐粒子混合并均匀分布在竹制纤维上;S3、向竹制纤维表面喷水,得到竹制纤维覆膜结构并进行微波辐射处理,产生的氧官能团与盐粒子产生吸引力,将盐粒子与褐聚寡糖吸引至竹制纤维的孔隙中,得到强化竹制纤维结构;S4、将强化竹制纤维结构浸泡至酚醛树脂溶液中;S5、对若干强化竹制纤维结构编织为竹制纤维编织结构;S6、进行模压固化处理。上述制备方法对附着有褐聚寡糖和盐粒子的竹制纤维膜结构微波辐射处理,激活纤维中的氧官能团并与盐粒子产生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酚醛树脂在竹制纤维上的固定牢固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87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47279.3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高强度微波固化胶黏生态竹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对竹基材料进行化学试剂处理去除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得到竹基三维多孔结构;S2、在竹基三维多孔结构内部填充胶黏剂,得到竹基胶黏结构;S3、使用混合纤维在竹基胶黏结构外表面进行包缠得到包缠结构;S4、对包缠结构加热,通过往复振动使内部的胶黏剂向外渗出,与外部的包缠纤维形成胶黏点位形成胶缠结构;S5、将若干胶缠结构拼接使用混合纤维进行包缠,施加压力使胶黏剂渗入胶缠结构内部形成胶黏板状结构;S6、对胶黏板状结构进行微波固化,得到低碳高强度微波固化胶黏生态竹基材料。本发明改善了竹基材料易吸湿的缺点,同时提高了竹基材料的整体强度以避免微生物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13979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1429904.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木塑复合材料制备高比面积生物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木塑材料堆中伸入通路管,并将木塑材料按通路管轴向压合;S2:对压合后木塑材料进行微波加热30‑600s,使其硬化;S3:压合装置停留在原位进行保压,并从通路管向木塑骨架内部填入木粉材料直至饱和;S4:对木塑骨架及其内部木粉进行200℃以上的微波碳化,最后通过通路管灌入冲洗液自内部开始冲洗,待干燥后得到高比面积生物炭炭堆,本发明通过木塑材料制备生物炭堆基础骨架,并在内部灌入木粉颗粒使其连接紧密,通过微波碳化的方式制备生物炭,并通过保压工艺使内部碳化过程中具备内部高比面积,提高了应用面积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大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540878.0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裂解气催化合成生物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烘干、破碎和风选后,将生物质处理形成粉末状的反应原料;S2、将反应原料分别投入至气化炉中的若干反应管路,反应原料依次在对应的反应管路中依次经过干燥、热解、燃烧和还原;S3、在反应管路的底部生成灰烬,在气化炉的底部发生局部间断的微爆反应,焦油分解形成可燃气体。通过微爆结构内产生微爆反应,爆炸产生的能够将微爆体的上部分的油膜冲破,并将焦油冲散,使得焦油和催化剂在炉体中跳动,有利于增大焦油和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一步分解焦油并产生有效气体;此外,爆炸产生的热量可以为炉体内部提供高温,进一步提高焦油分解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8341.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蚕丝织物传感器,包括在柔性基底上放置插值电极,插值电极上覆盖有蚕丝纤维膜,蚕丝纤维膜上方位于蚕丝纤维膜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上方设置有封装层,本发明蚕丝织物传感器中的蚕丝纤维膜通过银纳米颗粒与金种子层紧密结合,增强了纤维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为柔性传感器在多变环境中的可靠性提供了解决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柔性传感器在受到外界形变时,其电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蚕丝织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肌肉应力应变检测、人体生物分子检测上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5176.3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C08J5/06 , D04B1/14 , D04B21/00 , D01D5/00 , C08L61/14 , C08L9/02 , C08K9/10 , C08K7/06 , C08G8/32 , D01F8/18 , D01F8/14 , D06M11/76 , D06M23/00 , D06M101/32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伤碳纤维针织物增强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芯层为碳纤维、皮层为PCL纳米纤维与PBAT纳米纤维混合的纳米纤维膜的皮芯型复合纤维;(2)以皮芯型复合纤维为原料制成针织物,再置于超临界CO2环境中进行发泡去除PCL,得到低损伤碳纤维针织物预制件;(3)将预制件浸渍于硼酚醛/丁腈橡胶混合溶液中,取出后干燥来挥发乙酸乙酯;(4)重复步骤(3),直至树脂含量为预制件质量的2.5~3倍;(5)将浸渍完成的预制件置于模具中固化成型,固化后得到低损伤碳纤维针织物增强耐烧蚀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不受材料形状尺寸的限制、能够实现大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972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25509.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西安工程大学
IPC: B32B27/02 , D04H1/728 , D04H1/4318 , D04H1/46 , D04H1/4326 , B32B27/34 , B32B27/30 , B32B27/18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5/06 , B32B37/00 , B32B38/00 , A62B18/02 , A62B18/08 , A62B23/02 , A61B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呼吸监测功能的阻燃防烟面罩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CO2激光直写法得到一面为激光诱导石墨烯、另一面为PBO纤维的Janus型石墨烯/PBO非织造织物;然后将压电聚合物、膨胀型阻燃剂和纳米SiO2溶解,配制静电直写纺丝液;再进行静电直写,得到压电阻燃膜;最后将压电阻燃膜作为中间层、Janus型石墨烯/PBO非织造织物作为外层和内层,通过缝合工艺,制成具有呼吸监测功能的耐高温防烟面罩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面罩材料过滤效率高、过滤效果好、呼吸阻力低、透气性好、阻燃性能优异,满足长期佩戴的舒适性需求;同时,面罩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输出性能,实现对人体的呼吸信号的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