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2118.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F7/08 , E04G21/32 , E02D17/20 , E01F7/04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笼形装配式自复位耗能器及设计方法,包括骨架杆、基座板、摩擦板、摩擦夹板和高强螺栓;所述骨架杆连接在两块所述基座板之间形成灯笼形外框架,所述摩擦板伸入所述摩擦夹板的摩擦腔内并通过所述高强螺栓使两者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摩擦板和所述摩擦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基座板上并内置于外框架内;在冲击时状态,两个所述基座板相向运动,所述骨架杆发生弹性弯曲变形,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摩擦夹板之间相对运动实现摩擦耗能;在恢复状态,通过释放所述高强螺栓约束,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摩擦夹板复位,所述骨架杆恢复初始形状从而实现无修复持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72150.6
申请日:2022-07-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4G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帘幕式口袋型施工高坠柔性防护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防护领域,系统主要部件包括支撑钢柱、柱下耗能器、缓冲支撑杆、悬挂框架、幕帘式拦截网、支撑绳、连绳耗能器、拉力传感器、锚固件等。其中,支撑钢柱锚固在顶模大平台系统上,柱头悬挑并与幕帘式拦截网上端连接,幕帘式拦截网下端通过悬挂框架与拉锚绳固定在核心筒墙体上。系统将整体爬升模架系统包裹,形成被动防护措施,高坠事故发生时,幕帘式拦截网拦截坠落体,支撑绳受力启动各级耗能器耗散冲击能量。系统可随模架系统升降,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可有效防治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筒外施工过程中坠人、坠物、坠架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17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798253.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锚式柔性防护系统及其检验评估方法,其包括多个锚固装置和多跨防护网;多个所述锚固装置用于固定在树木上,相邻两根树木之间均设置有一跨所述防护网,每跨防护网均匹配有4个锚固装置,同一棵树上不同跨的锚固位置在高度上保持错位,直径较小的树木底部用支撑件和混凝土平台进行加固,同时提出了一种树锚式柔性防护系统的检验评估方法,从而实现了树锚式柔性防护系统抗冲击性能的评估,特别是实现对支撑绳锚固强度的快速判断本发明适用于复杂坡地的落石拦截防护领域,防护效果良好,易于安装与修复,可随着树木的成长自行调整检测套箍的状态,对树木有良好的保护措施,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445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374126.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30/23 , G06F16/29 , G08B21/10 , G08B25/10 , H04N7/18 , H04W4/80 , H04W4/9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eacon的柔性防护报警和灾情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信号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Beacon发射器,蓝牙信号接收处理器、信号发射器、平台系统和PC终端或者移动终端;Beacon发射器用于发送自己的标号到信号接收处理器;蓝牙信号接收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到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将已触发的Beacon标号和防护系统地理位置信息发送到平台系统;平台系统根据接收的Beacon标号对应的位置信息和防护系统地理位置信息判断致灾体的冲击能量范围和冲击位置,并在PC终端或者移动终端上进行灾情报警。本发明以尽可能少的数据信号实现了对柔性防护系统受到冲击能量、冲击位置的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1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06152.8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地质灾害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泥石流柔性防护的多尺度多介质综合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泥石流物性参数确定;b)泥石流物源数值模型构建:采用SPH建立泥石流浆体模型,采用DEM建立多尺度颗粒物模型,采用FEM建立岩石大块体的实体单元模型,采用FEM建立泥石流冲沟的壳单元模型并分区域设置粗糙度参数;c)采用FEM建立柔性防护系统的纤维梁单元模型,并设置系统结构的内部接触参数;d)建立泥石流浆体‑防护系统耦合作用界面;e)整合建立包含浆体、颗粒物、岩石大块体、柔性防护系统和冲沟的多尺度多介质耦合的综合反演分析模型。本发明能较佳地实现泥石流柔性拦截过程典型物理现象的综合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906152.8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地质灾害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泥石流柔性防护的多尺度多介质综合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泥石流物性参数确定;b)泥石流物源数值模型构建:采用SPH建立泥石流浆体模型,采用DEM建立多尺度颗粒物模型,采用FEM建立岩石大块体的实体单元模型,采用FEM建立泥石流冲沟的壳单元模型并分区域设置粗糙度参数;c)采用FEM建立柔性防护系统的纤维梁单元模型,并设置系统结构的内部接触参数;d)建立泥石流浆体‑防护系统耦合作用界面;e)整合建立包含浆体、颗粒物、岩石大块体、柔性防护系统和冲沟的多尺度多介质耦合的综合反演分析模型。本发明能较佳地实现泥石流柔性拦截过程典型物理现象的综合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1251346.0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柔性防护系统的韧性复合缓冲器,包括:支撑钢管,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基座板和拉锚板上;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开有滑动板孔,所述支撑钢管穿过所述滑动板孔从而将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钢管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支撑钢管上,两端分别与弹簧基座板和滑动板连接;第一钢拉索,所述第一钢拉索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板并用金属绳锚锚固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一钢拉索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支撑绳;当系统冲击能量处于正常工作能级范围内,缓冲弹簧独立工作,产生弹性变形并随着落石的清理而恢复;冲击能量超出正常工作能级时,启动支撑钢柱发生屈曲实现复合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882118.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F7/08 , E04G21/32 , E02D17/20 , E01F7/04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笼形装配式自复位耗能器及设计方法,包括骨架杆、基座板、摩擦板、摩擦夹板和高强螺栓;所述骨架杆连接在两块所述基座板之间形成灯笼形外框架,所述摩擦板伸入所述摩擦夹板的摩擦腔内并通过所述高强螺栓使两者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所述摩擦板和所述摩擦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基座板上并内置于外框架内;在冲击时状态,两个所述基座板相向运动,所述骨架杆发生弹性弯曲变形,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摩擦夹板之间相对运动实现摩擦耗能;在恢复状态,通过释放所述高强螺栓约束,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摩擦夹板复位,所述骨架杆恢复初始形状从而实现无修复持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40316.7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耗能器智能设计方法,包括:S1.数值模型标定;S2.建立数据集;S3.训练PSO‑BP神经网络;S4.建立耗能器结构设计模型。本发明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影响耗能器力学性能的参数分析,结合PSO‑BP神经网络建立从耗能器结构尺寸至力学性能的预测模型,然后基于PSO算法和目标力学性能建立逆向参数寻优的耗能器智能设计模型。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研究方法计算复杂、计算效率低和试验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85286.3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14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柔性防护系统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的柔性防护系统智能快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足尺冲击试验;建立反演数值模型;开展参数分析;提取参数分析结果作为标记空间;确定训练特征作为样本空间并与标记空间一同形成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训练多层感知机模型;使用测试集进行测试并进行误差分析,得到最优模型,然后利用最优模型对柔性防护系统进行计算。本发明方法能够训练出快速计算柔性防护系统内力响应的多层感知机模型,并通过多层感知机模型快速计算柔性防护系统内力响应,可以大幅降低柔性防护系统的计算难度并提高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