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45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7990.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装置,包括身体稳固主体、支撑限位板、固定支撑座和尾部固定主体,所述支撑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座上,所述身体稳固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限位板上,所述尾部固定主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座的末端,所述尾部固定主体包括固定安装板、夹持固定部和辅助定位部,所述夹持固定部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两端上部,所述辅助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末端中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身体稳固主体可以将不同大小的老鼠身体部位限位固定,从而方便将老鼠的尾部固定,并且使得在穿刺注射的过程中方便,老鼠不会进行移动和位移,使得穿刺注射精准方便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8117.3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明胶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明胶溶液和纳米纤维素溶液混合,凝胶化,得到明胶泡沫;将明胶泡沫冷冻干燥成型,得到粗制海绵;将粗制海绵氧化交联,得到明胶海绵;将地塞米松、bFGF、rhGH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敏感抗生素和混合液混合,再与聚合物混合,得到敏感抗生素乳化液;将敏感抗生素乳化液和明胶溶液混合,搅拌,得到乳化后的药物微胶囊/明胶混合液;将明胶海绵热压成型,得到成型后的明胶海绵;采用乳化或凝胶化的方法,将乳化后的药物微胶囊/明胶混合液涂覆在成型后的明胶海绵表面,而后热交联固化,即得。本发明的明胶海绵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可用于治疗创伤和手术后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266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28958.X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窥镜保护套,包括,主体部件,其包括探测组件,以及套接设于探测组件上的护头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护头组件上的触头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护头组件上的弯折组件;固定部件,其包括固定设于探测组件上的连接组件,以及套接设于连接组件上的暂定组件,暂定组件和弯折组件相连接,还包括固定设于连接组件上的弹力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弹力组件上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和连接组件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触头组件和护头组件保护探测组件,以此在探测组件探测褶皱处时,可利用触头拨开褶皱进行查看,并且在探测时可通过弹力组件、加固组件和暂定组件,使其加固保护套固定在探测组件上的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48503.9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超氧化物歧化酶3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转化和/或转染软骨细胞,获得转染后的细胞;S2: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离心,收集上清,过滤,获得细胞上清液;S3:提前所述细胞上清液的外泌体,纯化,获得所述外泌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细胞外微环境抗氧化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并证实了该外泌体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强大的细胞外抗氧化调控效应、有效的体内骨关节炎结构和功能改善作用。本发明提示该细胞外微环境抗氧化外泌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载体,为骨关节炎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547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38375.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9/127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31/506 , A61P19/08 , A61P37/02 , A61P3/10 , A61L27/18 , A61L27/24 , A61L27/50 , A61L27/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响应脂质体、用于糖尿病环境下骨再生的取向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取向电纺膜包括取向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复合的自组装物质,所述自组装物质由胶原蛋白和糖响应脂质体制剂形成。本申请实施例的PCLA等取向电纺膜通过阻断IREα/NOD‑like/NFκB信号通路,将病理性糖尿病微环境重塑为再生微环境,同时重新编程巨噬细胞从M1向M2表型的转变,增强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总的来说,获得的发现表明,PCLA调节免疫微环境并增强糖尿病患者骨膜缺陷的骨整合。此外,本研究为设计用于糖尿病患者骨再生治疗的功能化生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1558462.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锂的三维微孔磺化聚醚醚酮、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负载锂的三维微孔磺化聚醚醚酮经过磺化、锂化处理后制备而成,通过表面化学改性技术将可刺激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增强骨再生、软骨生成和保护的锂离子负载到磺化处理的三维微孔磺化聚醚醚酮。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PEEK基体经过改性后,对材料本身性质没有很大改变,也没有引入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使得PEEK优良的机械性能得以保留;制备的SPEEK‑Li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及促骨长入能力显著提高,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03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09569.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病毒修饰的微溶胶电纺支架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原位重编程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表面修饰有聚多巴胺涂层并接枝有shPTB慢病毒载体的微溶胶电纺支架;其基质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聚左旋乳酸和透明质酸制得。并提供了该支架的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微溶胶电纺支架体系与传统的神经损伤生物材料疗法相比,其可以针对损伤后微环境炎症因子大量生成、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瘢痕组织增生等多个特点予以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30280.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8/14 , A61K31/445 , A61K31/222 , A61K31/485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骨内注射鸡尾酒镇痛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罗哌卡因、氟比洛芬酯、吗啡和万古霉素的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镇痛和抗感染的产品,所述产品中还包括生理盐水。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镇痛和抗感染的产品用于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感染风险,避免了术后口服过多的止痛药,同时也避免一次性药物给药量过大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835504.X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L27/52 , A61L27/22 , A61L27/10 , A61L27/50 , A61L27/54 , C08J3/075 , C08L89/00 , C08K9/12 , C08K3/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注射掺锂生物活性玻璃‑GelM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GM/M‑Li水凝胶,所述GM/M‑Li水凝胶通过将锂负载到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并包裹在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中制备得到。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注射GM/M‑Li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原位注射光固化,使得离子得以持续释放以调节和控制炎症,从而增强成骨和成血管的能力,实现骨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6243.1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L27/22 , A61L27/04 , A61L27/20 , A61L27/50 , A61L27/52 , A61L27/54 , C08J3/075 , C08J3/24 , C08L89/00 , C08L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金属配位动态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和自愈合性能的金属配位动态蛋白水凝胶。该金属配位动态蛋白水凝胶能够缓释释放KGN,可有效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沉积,提高软骨缺损修复潜能。本发明通过Au3+与巯基明胶的金属配位交联,并通过S‑β‑CD包裹小分子KGN并与明胶交联,制备出了一种能够促进软骨生长的多功能水凝胶。本发明为当前动态自愈合水凝胶用于修复软骨损伤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载药型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