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4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12190.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B23K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脉冲处理提高焊接质量的方法,包括:确定焊接热源在待焊工件上的焊接路径;在焊接热源沿焊接路径对待焊工件进行焊接的同时,对位于焊接热源在焊接方向前端的待焊区域进行电脉冲预热,同时对位于焊接热源在焊接方向后端的已焊区域进行电脉冲处理。本发明的电脉冲处理提高焊接质量的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高度集中的瞬时热输入导致焊后工件焊缝出现成分偏析、热裂纹、较大残余应力甚至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396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29833.1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3D打印冷热裂纹的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多主元合金包括高熵合金粉末和价电子数大于7的单质粉末,所述高熵合金粉末的粒径为30‑38μm,所述单质粉末的粒径为27‑36μm;所述高熵合金粉末中加入所述单质粉末后,在3D打印快速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反应而形成细小等轴晶粒及软硬相交替排列的纳米结构。本发明通过控制粉末粒径、粉末成分配比及激光能量密度,确保多主元合金在3D打印快速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反应,形成软硬两相交替排列的纳米结构和细小等轴晶粒。当冷裂纹遇到软硬相交替排列的纳米结构时,冷裂纹终止(56)对比文件Shuncun Luo et al.Selective lasermelting of dual phase AlCrCuFeNix highentropy alloys: Formability,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es anddeformation mechanisms《.AdditiveManufacturing》.2019,第第31卷卷第1-10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475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90786.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B23K35/04 , B23K35/40 ,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锌铝合金焊丝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强铝合金板的焊接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Al使用熔炼炉加热至770℃~780℃,待其充分熔化之后降温至710~720℃,再依次加入Al‑Si合金、Al‑Cu合金、Al‑Fe合金、Al‑Mn合金和Al‑Ti‑B合金,待完全熔化之后依次加入Zn、Mg;2)待所有原材料充分熔化之后,进行精炼、除渣,静置,等待熔体温度稳定到690~720℃,将熔体浇注到水冷铜模中凝固;3)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锌铝合金加热至500‑540℃,保温,然后对锌铝合金在400‑440℃之间进行软化退火,再通过热挤压方式制备高锌铝合金焊丝。该高强铝合金板的焊接方法,提高了室温下α‑Al中的锌元素固溶含量,通过固溶强化有效解决焊缝软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43027.6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1/84 , G01N23/203 ,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观组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微观组织表征的处理方法。研磨铝合金样品的表面,得到待腐蚀样品;将所述待腐蚀样品浸入腐蚀剂中进行腐蚀处理后用醇类物质喷洗,干燥,得到处理样品;所述腐蚀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和镓盐的混合水溶液;将所述处理样品的表面抛光后用醇类物质喷洗,干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耗时较短,效率高;腐蚀剂无有害、强腐蚀性化学药品,使用较为安全;无需使用其他昂贵电器设备,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部分铝合金;微观组织呈现效果好,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解析率高,利于数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85410.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魏桥轻量化(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 山东宏和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铸造铝合金/铝合金铸件耐蚀性的方法,在铸造铝合金或铝合金铸件上取圆形截面或者矩形截面拉伸试样,同时取相同规格和数量的对照试样;将所取的拉伸试样的加持端以及等直段与加持端的过渡圆弧部位采用绝缘层覆盖,仅露出拉伸试样的等直段;以拉伸试样的等直段表面为对象进行全浸腐蚀试验,测定失重腐蚀速率;对完成腐蚀试验的拉伸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另外对未进行腐蚀试验的对照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计算拉伸性能的损失率;以失重腐蚀速率和拉伸性能的损失率的数据组合来定量评价铸造铝合金或铝合金铸件耐蚀性。本发明方法可快捷、精确的评价铝合金铸锭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85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0255779.4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壁压铸件用高强韧散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包括如下组分:Si:8.0wt%‑12.6wt%;Mg:1.0wt%‑2.5wt%;Cu:0.2wt%‑0.5wt%;Fe:0.2wt%‑0.4wt%;B:0.001wt%‑0.02wt%,Sr:0.005wt%‑0.1wt%,其余杂质元素控制在0.01wt%以下,余量为Al。制备上述组分的铝熔体后,进行压铸生产时,铝熔体温度为680~720℃,模具温度为150~200℃,铸件取出后,风冷10~50s将铸件温度降至30~50℃。通过薄壁压铸件快速冷却的方法,将Mg、Si、Cu等元素大量固溶在Al基体中,从而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延伸率,所得材料(压铸态)的抗拉强度为308~339MPa,屈服强度为253~271MPa,延伸率为3.1~4.2%,热导率为115~126W/m·k。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4904.4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铝合金废料中Fe元素的分离方法,其通过向铝合金熔体中加入一定量的Mn和Cr元素,熔解后再向熔体中添加一定量的V,然后使熔体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恒温保持一段时间,在保温完成之后使用交流磁场施加电磁力分离熔体中的含Fe相,并对含Fe相在分离后进行吸附隔离。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铝合金熔体Fe杂质元素难以有效分离的问题,增强了Fe杂质元素在铝熔体中的可分离性,提高了Fe元素从铝合金熔体中的分离和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02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01751.1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连铸坯组合压下方法,通过对连铸坯实施压下前建立凝固模型,确定铸坯凝固终点位置及中心固相率,预测出铸坯中心宏观偏析最终形成位置的临界固相率和中心疏松开始形成位置的临界固相率,在铸坯凝固末端,中心固相率小于宏观偏析最终形成位置的临界固相率的区域进行动态轻压下,在中心固相率大于中心疏松开始形成位置的临界固相率的区域进行重压下。并且采用压下模型预测不同压下量对中心偏析和疏松的改善效果,以确定最佳压下位置和压下量。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铸坯中心偏析及疏松,同时可以预先确定最佳压下参数,实现最佳压下效果,降低实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68058.9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化6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均匀化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6系铝合金铸锭于550~580℃保温8-12小时,然后冷却,冷却方式采用先风冷到300℃,冷却速率为3℃-6℃/min,之后采取水雾冷却至室温,冷却速率为5-7℃/min,得到均匀化6系铝合金。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均匀化6系铝合金组织中残余的Mg2Si共晶相的相对面积以及长宽比和Al(Mn,Fe)Si相的平均面积以及长宽比都在最优范围,使铝合金性能更加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9402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22339.2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华劲新材料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亚共晶铝硅合金材料的方法,采用多元微合金复合变质与半固态挤压相结合的制备工艺,首先运用多元变质使共晶Si变质并细化同时细化共晶团,然后在半固态工艺下破碎并球化α-Al枝晶同时进一步细化共晶Si且均匀分布在基体上,细化了合金组织,增加了合金致密度,从而使得合金的强度、韧性、导电率、导热率大幅度提高,制得的半固态多元微合金化亚共晶铝硅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为330~480Mpa,屈服强度为280~420Mpa,延伸率为7~14%,导电率为43.7~59.2%IACS,热导率为168.2~198.8W·m-1·K-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