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1480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28880.2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电离辐射防护材料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粒径为20nm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以质量比0.5%-2%的比例与水混合;然后磁力搅拌并加热到90℃,保持恒温2.5-3.5小时,直至得到均一透明的氧化铒纳米颗粒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浓度为8-12%;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不高于40%的条件下,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溶液进行气泡静电纺丝,根据纺丝时间长短即可得到厚度不同且均匀的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本发明过程操作简便,原材料易得,制备的电离辐射防护材料性能稳定,能有效防护β、X、γ等射线并且轻薄、透气,在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11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204011.2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高压静电发生器、气泵和接收极板,所述储液池设置为双层,分别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设有循环通道,所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通过一加热管连通于所述循环通道的一端,所述温控装置通过一回流管连通于所述循环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温控装置以控制纺丝液体的温度,可以降低温度因素对气泡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和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纳米纤维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67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17884.0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 , D01D5/0007
Abstract: 一种制备平行纤维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第一吹气导管、电极、气泵、高压供电装置、硬纸辊筒、包裹硬纸辊筒的若干铜丝导线、与铜丝导线连接的接地电极、设于料桶外围的圆环柱状气筒以及一端延伸入圆环柱状气筒内的第二吹气导管,铜丝导线包裹硬纸辊筒构成圆栅状辊筒,第二吹气导管的另一端与气泵连接。本发明采用铜线包裹纸筒构成的圆栅状导线辊筒作为接收装置,每两根铜丝构成平行电极,诱导纤维平行排列,并在气泡外侧添加圆环柱状气筒,在射流底部形成环绕一圈的底吹风,可以对射流喷射方向进行收敛,缩小射流角度,辊筒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纤维卷绕在辊筒上,并对纤维产生牵伸作用,底部环吹风对纤维进行进一步牵伸。
-
公开(公告)号:CN103638561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628920.3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纳米生物活性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PLGA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四氢呋喃与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3:1的溶剂中配成浓度为8-12%w/v的溶液;将硅片用异丙醇超声15分钟,取出放入氨水:双氧水:蒸馏水体积比为1:1:5的溶液中加热到70℃,停止加热后冷却,洗净硅片;量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悬浮液铺于硅片上;对硅片用PLGA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纺丝结束后干燥纳米纤维毡;将已干燥纺有纳米纤维毡的硅片浸入PH=1的盐酸,0.5-2小时后,MF微球溶解,硅片和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完全脱离,洗净纤维毡后真空干燥得到多孔材料。本发明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容易控制,孔隙的连通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3856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28920.3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纳米生物活性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PLGA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四氢呋喃与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3:1的溶剂中配成浓度为8-12%w/v的溶液;将硅片用异丙醇超声15分钟,取出放入氨水:双氧水:蒸馏水体积比为1:1:5的溶液中加热到70℃,停止加热后冷却,洗净硅片;量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悬浮液铺于硅片上;对硅片用PLGA溶液进行静电纺丝,纺丝结束后干燥纳米纤维毡;将已干燥纺有纳米纤维毡的硅片浸入pH=1的盐酸,0.5-2小时后,MF微球溶解,硅片和静电纺纳米纤维毡完全脱离,洗净纤维毡后真空干燥得到多孔材料。本发明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容易控制,孔隙的连通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90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45532.2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活塞、喷丝头、连接在喷丝头上的高压供电装置、对应喷丝头位置设置的接收板以及给接收板接地的接地电源线,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罩在喷丝头外围以形成一片密闭纺丝区域的双层玻璃罩、位于双层玻璃罩之间的夹层空间以及探测密闭纺丝区域内温度的温度探测装置,夹层空间与一冷热源装置连接,冷热源装置根据温度探测装置的温度指示有选择的向夹层空间内输送冷源或热源。本发明通过将纺丝区域设计为由双层玻璃罩密闭的空间,夹层空间可通入不同的冷热源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同时,设置的温度探测装置,可以简单快捷的反馈纺丝温度,以便于冷热源装置变换的朝夹层空间内通入冷源或热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115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4011.2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高压静电发生器、气泵和接收极板,所述储液池设置为双层,分别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设有循环通道,所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通过一加热管连通于所述循环通道的一端,所述温控装置通过一回流管连通于所述循环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温控装置以控制纺丝液体的温度,可以降低温度因素对气泡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和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纳米纤维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44453.5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F8/18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D01D5/34 , D01D5/00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自支撑硅碳复合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高温煅烧和同轴静电纺丝制备了一种双层保护的硅碳负极材料,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氧化亚硅保护壳和皮芯双重结构设计可有效缓解硅纳米颗粒的体积膨胀应力,有效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扩散迁移路径长,纳米硅颗粒因体积膨胀效应而导致材料粉化,结构坍塌,与电极片脱离,进而引起电极导电性变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27084.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负载的具有双金属尖晶石结构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酰丙酮钴和乙酰丙酮铁溶解在乙醇中,搅拌得到清澈透明的溶胶。将钛酸正四丁酯(TBT)溶解在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溶液。两者混合后进行静电纺丝制成纳米纤维膜,经过高温退火得到双金属尖晶石催化剂。催化剂材料内部具有大量孔结构和纳米通道,有利于电子传导,尖晶石结构的双金属存在形式使得催化剂在氧电催化中表现出高起始电位、低过电位、高极限电流密度以及低过电位间隙。该催化剂材料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在锌空气电池阴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93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066436.5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海岛纤维的湿法纺丝设备及制备工艺,该纺丝设备包括:注射单元,其包括注射器、及针头组件;凝固单元,其包括凝固浴;收集单元,其包括收集辊,注射器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海相纺丝液和岛相纺丝液分别填充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针头组件包括连通第一腔体的第一针头、及连通第二腔体的第二针头,其中第二针头有多个并间隔分布在第一针头的内部,自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同步挤出的海相纺丝液将多股岛相纺丝液包裹并注入凝固浴。本发明采用湿法纺丝制备海岛纤维,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这样一来,制备过程安全性高,成本低;同时,能够稳定把控纺丝液在凝固浴中的凝固过程,保证生成的海岛纤维满足制备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