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646753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667853.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共沟敷设电缆的管廊,特别是一种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单墩支撑构件和综合管廊,单墩支撑构件一端支撑安装在地面基础或者支撑面上,综合管廊包括有多个管廊段,每个管廊段均包括有侧壁、顶盖和底板,侧壁包括左、右两侧壁,垂直立于底板的两侧边上,位于顶盖和底板之间,顶盖呈人字型构造,底板则与单墩支撑构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架设各种管线的悬臂式支架,所述管廊段为预制钢构件,在现场基础浇筑后,进行现场安装拼接,将前后管廊段的开口面进行连接,最终组成整体综合管廊。优点在于,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建设周期短、成本低、便于检修和维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38671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307889.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H02G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附加荷载作用下场地沉降的电缆排管结构,包括设置在电缆排管外侧的矩形箱梁,电缆排管采用排管管枕固定并穿设矩形箱梁,矩形箱梁与排管工井的侧壁固定连接,矩形箱梁的内净宽和净高尺寸均大于复数根电缆排管矩形排列所组成的外轮廓;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箱梁环向刚度和纵向刚度,避免电缆排管环向破坏并减小纵向变形,又在箱梁内采用柔性材料填充空隙,当箱梁出现不均匀沉降错断时,电缆排管具备缓冲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2534232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949986.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IPC: E02D31/00 , E02D29/045 ,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管廊施工中下穿刚性箱涵时的保护构造,特别是一种电力管廊下穿大型刚性箱涵施工用保护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支撑组件、顶升组件和管棚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四根钢管桩以及安装于每根钢管桩顶端面的支撑钢板;顶升组件包括并与支撑钢板螺栓连接的带轴力计的千斤顶、位于支撑钢板上端面边缘的多个钢制圆形拉杆以及安装在圆形拉杆上的承载钢板;管棚组件包括两组双拼工字型的钢主梁和搭设在两组钢主梁上端面上的多根钢花管。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箱涵下方较大范围的脱空,减小了对箱涵地基的扰动,确保了回填质量;施工便捷,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8347835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813480.7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隧道中变形缝渗漏处的引水槽,特别是一种矩形明挖隧道变形缝引水槽,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槽体和固定装置,槽体的截面呈C型构造,槽体沿着隧道周向从隧道的一侧壁、隧道顶面到隧道的另一侧壁环向分布,位于两侧壁的端部为开口端,开口端朝向隧道内排水沟方向;槽体的C型构造开口方向扣贴在隧道内壁上,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连接到隧道内壁上,将隧道上的变形缝含围在其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接引水槽的方案,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对于变形缝滴漏或线漏水的治理效果直接、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0834658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20814400.X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E01C15/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工程中大口径顶管内的人行步道结构,特别是一种大口径顶管内预制拼装式人行步道,其结构要点在于,由复数个预制的人行步道板依序拼接而成;每个人行步道板的板体上表面为板面,板面为长方形构造,板体两侧分别为斜面构造,两斜面构造的形状和其与大口径顶管相连的管壁弧度相适配,板体下端面与板面平行,板体铺装到大口径顶管底部位置时,板体下端面与大口径顶管的底部弧形之间形成一道纵向贯通的排水盲沟。优点在于:实现了找平、人行步道及散水盲沟三合一效果;施工便捷、施工效率高,整洁美观、排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7117133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900666.1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电线路上铺设的电缆沟架构,特别是一种送电线路一型装配式电缆沟,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电缆沟由复数节沟体首尾依序通过榫接连接组成,榫接缝隙处压装遇水膨胀橡胶条;每节沟体包括有三个预制构件:两块侧壁构件和一块底板构件,每个预制构件均呈“一”字板型,底板构件在长度方向的两侧沿上设置有焊接预埋件,而两块侧壁构件的下方侧边沿上也设置有焊接预埋件,两块侧壁构件分别安装在底板构件在长度方向的两测沿上,并通过各自的焊接预埋件进行焊接连接,焊接后,两块侧壁构件与底板构件呈U型构造。优点在于:降低施工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远程运输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装配式电缆沟在送电线路工程中应用的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282133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183999.4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塔系统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高压电缆上塔布置结构利用在铁塔杆体外壁中部上下间隔设置有现役安装法兰和备用安装法兰,其中现役安装法兰在本期使用,另外备用安装法兰在导线终端出现故障需要重新制作使用,当导线终端故障时能够快速抢修,并避免盘缆区占用地下空间、节约投资;此外,通过设置不同朝向的支撑绝缘子实现铝包钢芯裸导线满足放电间隙要求前提下,托臂传力机理更简单,空间利用更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21540773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058847.7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输电塔塔身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220kV窄基钢管塔塔身主材加固装置,包括构成钢管塔塔节的若干塔身主材,相邻两个所述塔身主管之间呈交叉状连接有塔身斜材,所述塔身主材趋近中点位置均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水平正向和侧向均连接有加固角钢,所述加固角钢的另一端通过由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组合构成的连接结构与所述塔身斜材连接构成一体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不拆除现有已建窄基钢管塔前提下,通过增加固定支座和角钢,有效地减小主管的长细比,提升了原窄基钢管塔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822398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800004.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B1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终端塔上支撑绝缘子,特别是一种电缆终端塔角钢主材处可调节式支撑绝缘子底座,其结构要点在于,一字型槽钢一端的两侧各自分布有两个L型钢板,同侧的两个L型钢板为一组连接板,所述L型钢板短边一面与一字型槽钢的侧边焊接,长边一面上开具有#1孔;每组连接板对应连接1个V型螺栓,每个V型螺栓一侧为竖直边,另一侧为斜边,两个边的自由端部为螺纹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同组连接板的两个L型钢板的#1孔中;绝缘子连接钢板焊接安装在一字型槽钢的另一端,该绝缘子连接钢板上开具有#2孔,该#2孔用于连接绝缘子。优点在于:可拆卸和调整,操作简单,调整更改方便,施工效率高,安装灵活,不影响角钢主材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41878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20340148.8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隧道中的接地装置,特别是一种明挖电缆隧道环向接地网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环状矩形接地体、连接钢板、通长预埋钢板和多个水平接地极;环状矩形接地体为沿着隧道结构体的外周向并环围隧道结构体的矩形钢板框架,包括有顶面接地钢板、底面接地钢板和左右两个侧面接地钢板;连接钢板埋置于隧道结构体的侧面,一端与安装于隧道结构体内的通长预埋钢板连接,另一端与环状矩形接地体的底面接地钢板连接;左右两个侧面接地钢板各连接有多个水平接地极,该多个水平接地极垂直于侧面接地钢板并由上而下分布,向远离隧道结构体的方向延伸。其技术效果为: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保障了接地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