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色茶树菇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2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60177.4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茶树菇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属于茶树菇领域。本发明以白色茶树菇Ag.c0002和野生型茶树菇‘茶5’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子实体白色,朵形好,具有很好地开发应用前景的白色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BC5。该菌种已于2019年12月0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1017。同时提供了对该菌株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一株毛竹内生解磷解钾固氮产气肠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8795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395344.5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毛竹内生解磷解钾固氮产气肠杆菌及其应用,所述菌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CT‑B09‑2,已于2017年7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77。所述毛竹内生产气肠杆菌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作用,可以在植物体内定殖,提高生物酶活性,对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种长裙竹荪抑菌活性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844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67889.X

    申请日:2014-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472 A23V2002/00 A23V2200/10 A23V230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裙竹荪抑菌活性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发明的长裙竹荪抑菌活性单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长裙竹荪子实体预处理、浸提、萃取、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长裙竹荪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健脾益胃、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凝血、消肿止痛、抗艾滋病、刺激免疫、抗辐射以及较强的抑菌防腐作用,竹荪与肉共煮,肉不易变质,是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剂。从长裙竹荪中分离出具有抑菌活性的单体,它可以开发成一种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草菇的保鲜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1264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3407.X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菇的保鲜方法,包括草菇的预冷处理、安喜布的裁剪、草菇的准备、1-MCP处理、低温贮藏保鲜。经1-MCP处理后的草菇,贮藏保鲜期间的失重、褐变、自溶等情况能得到显著改善,维持较好的外观、风味等感官品质。本发明保鲜方法处理后的草菇可比未经保鲜处理、夏季室温下存放草菇的贮藏期延长7天,比未经保鲜处理、14~16℃低温存放的草菇的贮藏期延长5天,表明本发明方法的保鲜效果极其显著。同时,本发明的保鲜方法无毒无味无污染,是一种健康、高效、绿色环保的保鲜方法,且操作方便,成本低,有效解决了草菇产业发展中一直未解决的保鲜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201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306047.7

    申请日:201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包括白灵菇与杏鲍菇亲本菌株选择、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菌丝的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ITS-PCR扩增、特异酶切片段标记的产生和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在一个泳道上只有同时出现分子量为675~685bp、435~445bp和235~245bp的DNA标记条带,是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种的标记;本发明的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

    公开(公告)号:CN119391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22381.7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白玉菇生产的斑玉蕈菌种。本发明中,所述白玉菇菌种白玉菇87是以真姬菇‘B02’和真姬菇‘B06’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B02’有菌柄粗细均匀,产量高等特点,但是菌柄偏细、偏黄等不足,‘B06’有菇帽厚实、菇柄较粗、颜色白,产量较高的特点,但易出畸形芽、均匀性稍差等缺点,白玉菇菌种‘白玉菇87’分类命名为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白玉菇87,已于2024年11月0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2461,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