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585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0400890.0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涉及卫星导航领域。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包括接地板,以及固定在接地板上的螺旋天线主体,所述螺旋天线主体包括沿接地板边缘环绕封闭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外表面设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上镂空开槽后凹槽形成缝隙螺旋天线,所述缝隙螺旋天线数量为八条,所有缝隙螺旋天线均匀环绕整个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内表面设有微带馈线,所述微带馈线通过同轴探针与接地板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螺旋天线馈电方式复杂,增益带宽的范围提高也不够大,无法满足更高的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小型化的情况极大提高了增益带宽范围,且通过简单的馈电方式实现有效辐射和圆极化的可应用在卫星导航系统终端设备中的螺旋天线。

    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0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80915.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优化问题求解方法,包括:基于鲸鱼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准反射学习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基于准反射学习的种群初始化;2)采用非线性收敛因子对种群中的鲸鱼个体进行寻优,更新个体位置;3)采用基于随机个体的位置更新策略对种群个体的位置进行二次更新;利用得到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工程领域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该方法有利于提高优化的精度和速度。

    基于相位校正超构材料的非谐振部分反射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5693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43440.8

    申请日:2022-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校正超构材料的非谐振部分反射面天线,包括金属地平面、馈电矩形波导及悬置于金属地平面正上方的一层部分反射面、一层相位校正超构材料;由具有高介电常数介质板组成的部分反射表面与金属地平面组合构成天线腔体,腔体高度大于传统Fabry‑Perot谐振天线的谐振高度。部分反射面上方加载一层具有相位校正功能的超构材料。通过在非谐振腔体高度下的部分反射面天线上加载相位校正超构材料,使加载相位校正超构材料下非谐振腔体高度的部分反射面天线具有比传统谐振腔体高度下的部分反射面天线更好的峰值增益性能,解决了传统部分反射面天线腔体高度限制在谐振高度,以及传统部分反射面天线增益及增益带宽有限的问题。

    一种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宽带MIMO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451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57017.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宽带MIMO天线,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印刷在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贴片,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金属贴片包括四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去耦结构,印刷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金属贴片为金属接地面,四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为MIMO天线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介质基板四周,每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主辐射贴片、共面波导微带馈线、带圆形槽的金属结构以及金属接地面上的两个竖直矩形缝隙和一个水平矩形缝隙,去耦结构包括设置于相邻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四个平面紧凑型电磁带隙结构和设置于介质基板中部的“X”型金属贴片。该天线不仅具有宽频带、高增益和良好的定向辐射特性,而且结构紧凑并保持高隔离度。

    一种复位信号和采样时钟信号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655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622998.1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阴亚东 陈志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位信号和采样时钟信号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鉴相器、第一时钟信号发生器、第二时钟信号发生器、复位信号发生器以及初始化单元;包括三个输入信号,分别为输入信号A、输入信号B以及输入信号C;包括六个输出信号,分别为时钟输出信号A、时钟输出信号B、时钟输出信号C、时钟输出信号D、复位输出信号A以及复位输出信号B。本发明可用于数字锁相环电路中作为采样电路的驱动装置。

    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15850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0890.0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涉及卫星导航领域。微带线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八臂缝隙螺旋天线,包括接地板,以及固定在接地板上的螺旋天线主体,所述螺旋天线主体包括沿接地板边缘环绕封闭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外表面设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上镂空开槽后凹槽形成缝隙螺旋天线,所述缝隙螺旋天线数量为八条,所有缝隙螺旋天线均匀环绕整个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内表面设有微带馈线,所述微带馈线通过同轴探针与接地板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螺旋天线馈电方式复杂,增益带宽的范围提高也不够大,无法满足更高的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小型化的情况极大提高了增益带宽范围,且通过简单的馈电方式实现有效辐射和圆极化的可应用在卫星导航系统终端设备中的螺旋天线。

    一种基于时间寄存器的锁相环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144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94899.4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阴亚东 陈志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间寄存器的锁相环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鉴频器、时间寄存器控制电路、相位电压转换器、采样保持电路、压控振荡器以及分频器;本发明具有可移植性强,可耐受极低工作电压,受工艺影响小,占用更低的功耗、更少的芯片的优点。与传统数字锁相环相比,本发明的锁相环电路不存在量化误差导致的杂散问题。

    基于超材料透镜的大间距阵列天线栅瓣抑制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586398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006884.0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超材料透镜的大间距阵列天线栅瓣抑制方法,所述抑制方法是在天线的大间距馈源阵列(2)的辐射面上方设置可透射天线电波的超材料透镜(1);所述超材料透镜由均匀间隔密集设置的亚波长超材料透镜单元(4)组成;所述透镜单元通过调节其电波透射相位来为透镜单元所在区域提供天线电波的补偿相位;所述大间距阵列馈源的电波入射至超材料透镜时,超材料透镜以各透镜单元提供所需的补偿相位,使超材料透镜上表面通过的波同相以抑制栅瓣的产生;本发明能基于相位校正超表面来抑制天线栅瓣,并增强大间距阵列天线增益性能。

    一种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宽带MIMO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4517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0857017.9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宽带MIMO天线,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印刷在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贴片,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的金属贴片包括四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去耦结构,印刷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金属贴片为金属接地面,四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为MIMO天线的主体部分,分别设置于介质基板四周,每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包括主辐射贴片、共面波导微带馈线、带圆形槽的金属结构以及金属接地面上的两个竖直矩形缝隙和一个水平矩形缝隙,去耦结构包括设置于相邻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四个平面紧凑型电磁带隙结构和设置于介质基板中部的“X”型金属贴片。该天线不仅具有宽频带、高增益和良好的定向辐射特性,而且结构紧凑并保持高隔离度。

    基于极化转换和相位调制超表面的双层结构隐身斗篷

    公开(公告)号:CN1189130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15010.1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极化转换和相位调制超表面的双层结构隐身斗篷,包括外部的透射层和内部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围挡的空间为隐身区域;所述透射层由若干块平面透射超表面拼接而成,所述反射层由若干块平面反射超表面拼接而成;所述平面透射超表面和平面反射超表面均具有极化转换和相位调制功能,以使入射波在透射层和反射层之间区域多次反射而不进入隐身区域,最后回到原传播路径出射,从而使隐身区域内物体隐身;所述平面透射超表面和平面反射超表面通过相位调制来补偿多次反射造成的波程差。该隐身斗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隐身性能好,应用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