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23883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058349.4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汇流条(7),其具有多个接触部(3)和将该多个接触部(3)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5);第1壳体(1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将汇流条(7)的连结部(5)压入在内部且在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3)的第1嵌合部(11);多个端子(17),其分别具有与汇流条(7)的接触部(3)接触的被接触部(15);以及第2壳体(2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第2嵌合部(19)和多个端子收容室(21),该第2嵌合部(19)能够与第1壳体(13)的第1嵌合部(11)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21)设置在该第2嵌合部(19)的内部并分别收容多个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与端子收容室(21)的内壁的间隙(C)被设定为因汇流条(7)与第2壳体(23)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的移动量以上。

    车辆遮阳板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0962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48829.0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一种车辆遮阳板,具有:遮阳板本体,其包括电气组件;臂,其包括筒状端部,筒状端部带有一对导体的接触部分,并且臂可旋转地保持遮阳板本体;安装支架,其用于将臂安装至车辆;以及连接器,其包括与一对导体的相应接触部分接触的一对端子。在露出到安装支架的臂支撑部外部的筒状端部的上侧和下侧上,设置有小直径筒状端部和大直径筒状端部。小直径筒状端部和大直径筒状端部设置有在交错的位置处设置的切除部。第一弓形板状接触部分布置在小直径筒状端部的外周表面上,并且第二弓形板状接触部分布置在大直径筒状端部的外周表面上。

    连接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6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32879.5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第1壳体,具有第1嵌合部;第2壳体,具有能与第1嵌合部嵌合的第2嵌合部;嵌合检测部件,能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移动地组装在第2壳体的外周;被卡止部,设置在第2嵌合部;以及卡止部,能与第1嵌合部抵接地设置在嵌合检测部件上,被被卡止部卡止并保持嵌合检测部件相对于第2壳体的临时卡止位置和正式卡止位置,第2嵌合部和卡止部被容纳在第1嵌合部的内部。

    连接器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3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058349.4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汇流条(7),其具有多个接触部(3)和将该多个接触部(3)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5);第1壳体(1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将汇流条(7)的连结部(5)压入在内部且在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3)的第1嵌合部(11);多个端子(17),其分别具有与汇流条(7)的接触部(3)接触的被接触部(15);以及第2壳体(2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第2嵌合部(19)和多个端子收容室(21),该第2嵌合部(19)能够与第1壳体(13)的第1嵌合部(11)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21)设置在该第2嵌合部(19)的内部并分别收容多个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与端子收容室(21)的内壁的间隙(C)被设定为因汇流条(7)与第2壳体(23)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的移动量以上。

    连接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6305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331.8

    申请日:2015-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H01R13/6273 H01R13/639

    Abstract: 该连接器(1)设置有:第一连接器部分(10),其固定于连接器安装部(2、3),并且其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端子(11)的第一壳体(12);和第二连接器部分(20),其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二端子(21)的内壳体(30)和用于将内壳体(30)容纳在其中的外装壳体(40)。当第二连接器部分(20)在连接器嵌合方向(G)上朝着第一连接器部分(10)移动时,在第一壳体(12)与内壳体(30)之间的嵌合位置处,第一锁定部(18)与第二锁定部(34)互相接合。随后外装壳体(40)朝着内壳体(30)移动到外装嵌合位置。内壳体(30)和外装壳体(40)设置有按压装置(50),当处于外装嵌合位置时,按压装置(50)在内壳体(30)嵌合于第一壳体(12)的方向上推动内壳体(3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