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31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048023.X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判断外壳体与内壳体是否已完全卡合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外壳体(2),其具有筒状的插入部(22),且在插入部被插入到壁部(100)的孔部(101)的状态下相对于壁部的第一面(100a)固定;以及内壳体(6),其具有:主体(60),该主体从第二面(100b)的一侧插入到孔部并与外壳体卡合;和突出部(81),该突出部从主体突出,突出部被构成为:从主体向相对于孔部的插入方向(Zin)的后方突出,且在主体与外壳体已完全卡合时突出部的后端面(86a)与第二面(100b)位于同一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43339.7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46 , H01R13/506 , H01R13/502 , H01R1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1 , H01R13/6272 , H01R13/6397 , H01R13/46 , H01R13/502 , H01R13/506 , H01R13/669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括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安装在第1壳体的卡止部件不会干扰嵌合检测部件从正式卡止位置到临时卡止位置的移动而使该移动成为可能,并通过与嵌合检测部件的干扰而使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从所述临时卡止位置更向嵌合解除方向的移动成为不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4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39402.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 H01R13/506 , H01R31/08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其容纳多个第一端子;第二壳体,其能够嵌合于第一壳体,并且容纳能够连接于各个第一端子的多个第二端子;短路端子,其容纳在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与互相相邻的各个第一端子接触的接触片;和释放部,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并且使接触片移位,以释放第一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的外周面上可偏转地设置有锁定臂,锁定臂保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嵌合在一起的状态。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嵌合方向上,释放部在锁定臂的前方布置于第二壳体的外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79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642317.9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3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括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与第2锁定部卡合的第2被锁定部能够解除位于在检测用突出部与所述第2锁定部抵接且防止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向第1方向移动的临时卡止位置的所述检测用突出部与所述第2锁定部的抵接,使所述嵌合检测部件向所述第1方向移动。位于在所述第1锁定部卡合有第1被锁定部的正式卡止位置的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弯曲限制部将嵌合用锁定臂的弯曲量限制在如下范围内:能够解除所述第1锁定部与所述第1被锁定部的卡合,且不能解除所述第2锁定部与所述第2被锁定部的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247741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29052.X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33 , H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31/08 , H01R13/113 , H01R13/405 , H01R13/533 , H01R13/6272 , H01R2107/00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汇流条(7),其具有多个接触部(3)和将该多个接触部(3)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5);第1壳体(1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将汇流条(7)的连结部(5)压入在内部且在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3)的第1嵌合部(11);多个端子(17),其分别具有与汇流条(7)的接触部(3)接触的被接触部(15);以及第2壳体(2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第2嵌合部(19)和多个端子收容室(21),该第2嵌合部(19)能够与第1壳体(13)的第1嵌合部(11)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21)设置在该第2嵌合部(19)的内部并分别收容多个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与端子收容室(21)的内壁的间隙(C)被设定为因汇流条(7)与第2壳体(23)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的移动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9101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5533.3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
Abstract: 具备:接合端子(20),其从平板状的支承板部(22)起延伸有与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即树脂制的壳体(30),其形成有压入孔(33),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被压入到该压入孔(33),其中,在压入孔(33)中,在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对置的对置面(33a)上,在与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所述压入方向的多个肋(41)。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2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048023.X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判断外壳体与内壳体是否已完全卡合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外壳体(2),其具有筒状的插入部(22),且在插入部被插入到壁部(100)的孔部(101)的状态下相对于壁部的第一面(100a)固定;以及内壳体(6),其具有:主体(60),该主体从第二面(100b)的一侧插入到孔部并与外壳体卡合;和突出部(81),该突出部从主体突出,突出部被构成为:从主体向相对于孔部的插入方向(Zin)的后方突出,且在主体与外壳体已完全卡合时突出部的后端面(86a)与第二面(100b)位于同一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643339.7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46 , H01R13/506 , H01R13/502 , H01R13/6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括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安装在第1壳体的卡止部件不会干扰嵌合检测部件从正式卡止位置到临时卡止位置的移动而使该移动成为可能,并通过与嵌合检测部件的干扰而使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从所述临时卡止位置更向嵌合解除方向的移动成为不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6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632471.8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7 , H01R13/64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括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在嵌合检测部件位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安装在第1壳体的卡止部件在端子正常容纳在所述第1壳体的情况下配置在正常位置,在所述端子未正常容纳在所述第1壳体的情况下配置在异常位置。位于所述正常位置的所述卡止部件能够不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相干扰,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所述正式卡止位置向临时卡止位置移动。位于所述异常位置的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相干扰,而不能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所述正式卡止位置向所述临时卡止位置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6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32471.8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7 , H01R13/6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 , H01R13/4362 , H01R13/4368 , H01R13/502 , H01R13/6272 , H01R13/641 , H01R24/28 , H01R210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包括嵌合检测部件的连接器。在嵌合检测部件位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安装在第1壳体的卡止部件在端子正常容纳在所述第1壳体的情况下配置在正常位置,在所述端子未正常容纳在所述第1壳体的情况下配置在异常位置。位于所述正常位置的所述卡止部件能够不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相干扰,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所述正式卡止位置向临时卡止位置移动。位于所述异常位置的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相干扰,而不能从所述嵌合检测部件的所述正式卡止位置向所述临时卡止位置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