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966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088986.8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18 , H01G11/44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酚醛树脂基吡咯氮掺杂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3‑氨基苯酚‑3‑卤代苯酚‑甲醛树脂的制备;B、3‑氨基苯酚‑3‑卤代苯酚‑甲醛树脂的低温碳化;C、碳化后3‑氨基苯酚‑3‑卤代苯酚‑甲醛树脂的低温活化,本发明通过低温热处理实现了单一吡咯氮构型在碳材料中的掺杂,提高了氮掺杂活性位点在赝电容反应中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制备氮掺杂碳材料时的能源消耗,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应用时,氨基酚醛树脂基吡咯氮掺杂碳电极材料表现出高容量,典型的赝电容特征,良好的倍率性能和高循环稳定性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1223685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88840.3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吡啶酚醛树脂基氮掺杂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A、3‑氟苯酚‑羟基吡啶‑甲醛树脂纳米球的水热合成,B、3‑氟苯酚‑羟基吡啶‑甲醛树脂的碳化,C、碳化后3‑氟苯酚‑羟基吡啶‑甲醛树脂的活化过程,本发明碳化脱氟反应使吡啶酚醛树脂基氮掺杂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时表现出高倍率性能;同时,较低的碳化温度和活化温度使吡啶酚醛树脂基氮掺杂碳材料保留了更多的含氮官能团作为赝电容活性位点,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时表现赝电容特性和高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68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371023.6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36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陷光增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该陷光增效结构包括顺排碳纳米管膜和附着在顺排碳纳米管膜表面的二氧化钛膜或者银膜。二氧化钛膜可降低碳纳米管膜的光吸收,避免太阳光能量的损耗,使太阳能最大限度的被利用,而银膜中的银颗粒受到入射光的辐射后会激发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局域共振效应,使纵向入射的太阳光耦合成横向传播的光,延长了光子的传播长度;二氧化钛膜和银膜均使该陷光增效结构具有更好的陷光性能,且该陷光增效结构为纳米级尺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陷光增效结构的陷光效果不明显,且厚度较大难以应用在超薄晶硅太阳能电池或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09906.8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性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小尺寸铂基磁性空间限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聚丙烯酸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团簇为模板,通过控制盐酸加入速率来控制Fe3O4纳米团簇中部分小尺寸Fe3O4纳米粒子溶解释放Fe3+的速率,使释放出的Fe3+和K2PtCl4作为双氧化剂与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匹配,得到了小尺寸Fe3O4纳米粒子与超小尺寸铂纳米粒子同时弥散分布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球形结构中的催化剂,增加了铂纳米粒子表面活性位点数量,提高了贵金属的利用率,增强其催化活性;通过热处理提高了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9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803929.1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富氮聚合物的功能化方法,其主要是采用亲水性Fe3O4纳米颗粒作核,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定厚度的SiO2壳层,然后通过质子化4-乙烯吡啶(4-VP)单体辅助原位表面聚合的方法,得到一种高交联P4VP功能化的Fe3O4@SiO2核-壳-壳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无需对SiO2表面进行复杂的修饰,只需通过调节体系的pH,得到质子化4-VP单体,通过其与SiO2表面硅羟基的强静电相互作用,在SiO2表面直接发生聚合,简化了二氧化硅表面功能化的工艺;通过加入交联剂DVB,可以在SiO2表面包覆一层高度交联的P(4VP-DVB),大大提高了其表面功能化材料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9590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83091.5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01J31/28
Abstract: 一种“摇铃”型铂基磁性空间限域催化剂,它是一种以Fe3O4纳米粒子为内核,以热交联聚3,4-乙烯二氧噻吩/铂复合材料为中空壳层,小尺寸铂纳米粒子弥散分布于中空壳层结构中的铂基磁性空间限域催化剂;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导电聚合物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与贵金属源氯亚铂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在Fe3O4@SiO2纳米粒子表面同步构建聚3,4-乙烯二氧噻吩/铂复合壳层,合成三层核壳结构铂基磁性复合材料,通过热处理使聚3,4-乙烯二氧噻吩链发生交联,强碱刻蚀去除二氧化硅中间壳层,制得“摇铃”型铂基磁性空间限域催化剂。本发明简化了合成工艺,有效避免了贵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过程中的团聚流失现象,强化了铂纳米粒子在催化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出高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74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742978.X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01J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模板辅助合成磁性限域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亲水性高分子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其次在Fe3O4表面修饰两亲性高分子,调节溶剂比例使两亲性高分子形成无规线团;还原性功能单体与贵金属源在高分子无规线团模板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Fe3O4表面一步沉积贵金属纳米粒子和功能聚合物,合成催化剂。本发明一步形成贵金属纳米粒子限域于聚合物结构同时沉积于Fe3O4表面,形成具有core‑satellites结构的磁性限域贵金属催化剂,不仅避免了贵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过程中的迁移团聚现象,而且大幅简化了磁性限域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工艺,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74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42978.X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01J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模板辅助合成磁性限域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亲水性高分子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其次在Fe3O4表面修饰两亲性高分子,调节溶剂比例使两亲性高分子形成无规线团;还原性功能单体与贵金属源在高分子无规线团模板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Fe3O4表面一步沉积贵金属纳米粒子和功能聚合物,合成催化剂。本发明一步形成贵金属纳米粒子限域于聚合物结构同时沉积于Fe3O4表面,形成具有core-satellites结构的磁性限域贵金属催化剂,不仅避免了贵金属纳米粒子在催化过程中的迁移团聚现象,而且大幅简化了磁性限域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工艺,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7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462539.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胶囊自修复领域的一种含碳量子点的光引发自修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SiO2为壁材,以环氧树脂、光引发剂和碳量子点为芯材的光引发自修复微胶囊,本发明以柠檬酸作为碳源制备油溶性碳量子点,将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引入环氧树脂、光引发剂及硅源前驱体正硅酸四乙酯的混合物中,通过界面与原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含碳量子的点光引发自修复微胶囊,其中碳量子点良好的荧光特性赋予了微胶囊损伤示踪的能力,即负载微胶囊的复合材料不仅可以通过微胶囊中的修复物质对裂纹进行自修复,还可以通过紫外辐照显示损伤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62311.9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36 , G02B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斜入射的双特征面减反膜,包括减反层和工作层,所述减反层位于工作层之上,所述减反层的上表面设周期性排列的凸起结构,相邻两个凸起结构存在间隙,凸起结构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凸起结构的两个斜面分为透射面和内反射面。本发明提出的面向斜入射的双特征面减反膜,可提升斜入射下的透光率,从而提升系统对光的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