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器衬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159889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78890.3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油器衬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油器衬套包括第一衬套部和第二衬套部,第二衬套部位于第一衬套部的端部并与第一衬套部相连通,第二衬套部与第一衬套部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设有第一环形槽,其中,第一衬套部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衬套部的外径尺寸,第一凸台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的高度。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喷油器衬套,第一凸台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的高度,可以使得第一凸台的平面和第二凸台的平面不重合,使得冷却水与位于第一环形槽的密封件接触,进而降低第一环形槽内密封件的温度,防止密封件受热变形,从而防止漏水的情况发生。

    一种旁通阀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57929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22648.2

    申请日:2014-12-23

    Inventor: 张德联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旁通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前腔和与前腔连通的后腔,所述前腔与滤清器滤清前油腔相通,后腔与滤清器滤清后油腔相通,所述后腔上设有多个与滤清器滤清后油腔连通的泄油孔,所述前腔和后腔之间安装有使前后腔分隔的密封活塞,密封活塞的端部固接有穿过后腔且伸出阀体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位于后腔内的部分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指示杆的后部设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为指示滤芯阻力的刻度,便于观察滤清器滤芯的脏污程度,避免未过滤机油进入发动机。

    中冷器冷凝水自动放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94719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89514.5

    申请日:2011-08-10

    Inventor: 佟德辉 张德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冷器冷凝水自动放水装置,伸入于内燃机进气管的最低位置,其包括:具有中空结构且上端具有开口的活塞外套,活塞外套的外周面下部设有用于与内燃机进气管相连接的连接凸起,连接凸起的相邻位置设有由厚度方向将活塞外套贯穿的若干进水孔,且进水孔位于连接凸起的上方,活塞外套的下端面设有由厚度方向将其贯穿的若干出水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活塞外套的内部的活塞体;设置于活塞体与活塞外套之间的弹性装置,且弹性装置处于常态时,活塞体位于活塞外套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冷器冷凝水自动放水装置,能够可靠地保证内燃机停机后或启动前进行放水。

    一种扳手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98096U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20685486.4

    申请日:2010-12-29

    Inventor: 张德联 薛振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与扳臂固接的套环,套环设有与螺母外周卡装配合的卡位槽,套环上设有长度小于套环内直径的插入口。套环内外壁厚从插入口处向扳臂处逐渐加厚。套环与扳臂的衔接处固设有沿套环外周延伸的加强筋。在套环和扳臂衔接处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强套环与扳臂的连接强度,有助于提高本扳手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所述插入口位于远离扳臂的套环半周上。扳臂上均布有凸点。在扳臂上设置凸点,可以增强扳臂表面摩擦力,使操作者把持时更可靠,防止出现打滑现象。采用这种结构的扳手,结构合理,夹持方便,操作省力,且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各种拧紧或拆卸螺母场合使用,尤其适合在可操作空间狭小及拧紧连接有管路、管线或电线的螺母时使用。

    八缸柴油机排气增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0999652Y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20017638.1

    申请日:2007-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缸柴油机排气增压装置,包括与直列柴油机气缸连接的排气管,排气管上带有依次连接到直列柴油机各气缸上的进气口,直列柴油机上设有增压器,所述的排气管分为结构相同的两段,每段排气管具有四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每段排气管内并行设有两个流道,其中中间相邻的两个进气口共用一个流道和一个出气口,处于相对两边的两个进气口共用一个流道和一个出气口;所述的增压器为两组,在每组增压器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出气口之间设有连接管。该排气增压装置制造及装配工艺简单,装置整体体积小,成本低,解决了各缸排气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改善了八缸直列柴油机的进、排气,降低了油耗、烟度,提高了柴油机的整机性能。

    柴油机油底壳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44445Y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520124750.6

    申请日:2005-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油底壳,它包括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上部是一个可与机座连接的开口,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侧壁设有油路,所述油路的出口与设置于机座的润滑油路相通。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壁设有油池,所述油池的侧壁向上延伸并具有上部开口,所述油池的上部开口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设置于油底壳本体侧壁的油路的进口与所述油池相通。该柴油机油底壳与公知技术相比,省去了油管,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减小了柴油机的空间尺寸,并且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供油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冷凝水自动放出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61954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10959.8

    申请日:2014-07-24

    Inventor: 张德联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自动放出装置,包括集水筒,集水筒内设有浮体,浮体的下部固装有放水管,放水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放水孔,放水孔与浮体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集水筒的高度,集水筒的下部开设有穿装孔,放水管的下端穿过穿装孔伸出集水筒的底部,放水管的伸出段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放水管的外表面与穿装孔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浮体所受的气体压力、浮体的重力、放水管的重力、放水管上行时与集水筒之间的阻力以及复位弹簧的弹力之和小于当集水筒内水的量使浮体上行并使放水管的放水孔位于集水筒内时浮体所受的浮力。本实用新型有效消除冷凝水对机油的破坏,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具有使用、保养方便,可靠性高的优点。

    柴油机喷油器回油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15909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587001.1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喷油器回油装置,包括连接套、安装在连接套中的回油短管和安装在回油短管后部的回油管,连接套与回油短管之间通过压帽固定,所述回油管插装在回油短管的后部并通过密封装置密封、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回油短管与喷油器的密封面为球面,因此回油短管与连接套的连接处具有自动找正功能,压帽与凸缘的连接处为锥面,两端球面定位锁紧,受振动后不会产生连接装置松动,出现漏油现象,回油短管后部安装有密封装置,可增强连接装置的密封性,回油管与回油短管之间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利用轴向固定夹、轴向定位槽及定位孔定位,方便拆装,而且连接密封更加可靠。

    中冷器水流量控制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55170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465465.5

    申请日:2013-07-31

    Inventor: 张德联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冷器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连接水源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流主管路依次连通柴油机的中冷器和热交换器,所述中冷器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水泵与中冷器之间的水流主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之间设有水流支管路,所述水流支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所述水流支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该中冷器水流量控制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柴油机冷却的情况下完成中冷后进气温度极限试验和不同水量中冷器效率试验,为更好的匹配水泵的流量和中冷器的冷却面积提供试验数据,使之匹配更趋合理。

    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油箱

    公开(公告)号:CN202348494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524153.8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供给加热装置,该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包括外接箱体,在所述外接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外接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进油管和溢油管,以及用于与柴油发动机连通的供油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单独设置有外接箱体,在外接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外接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进油管和溢油管,以及用于与柴油发动机连通的供油管。通过进油管将油箱中的柴油先输送至外接箱体中,进入外接箱体的柴油经过加热并达到规定的温度后再经供油管向柴油发动机输送,这样就避免了反复对油箱中的柴油进行加热而导致柴油变质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