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污染控制的复合湿地生态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446759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21947.0

    申请日:2003-04-18

    Abstract: 氮磷污染控制的复合湿地生态方法及其系统,属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方法与工艺的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氮、磷去除效果差,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污染控制的复合湿地生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引导暴雨径流或污废水依次流入沉砂池;一级自由表面人工湿地,停留时间≥1.5h;含有沸石和炉渣的沸石潜流湿地,停留时间≥1.0h;二级自由表面人工湿地,停留时间≥8h。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个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该系统依次包括串联的沉砂池、一级自由表面人工湿地、沸石潜流湿地和二级自由表面人工湿地。本发明所述系统具有用地面积少、氮磷去除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费用低、易管理的特点。

    多功能复合型固-液旋流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410167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2153487.X

    申请日:2002-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多功能复合型固-液旋流分离器,包括由螺线形筒体和锥形筒体组成的壳体、切向进水管、切向出水管、底流口、溢流管以及设置在螺线形筒体内的圆柱形导流板。该导流板是由多个与径向成锐角的导流片排列而成。本发明具有导流、阻隔分离与旋流分离的多重功能,对于粒径在30μm以上的固体颗粒有很高的去除效率,达65%左右;对于粒径在10~30μm的固体颗粒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单机处理能力大、能耗低,底流量小于20%。与现有分离器相比,对于细颗粒的去除效果及性价比有明显提高。可用于暴雨径流固体悬浮物或固态氮磷的净化处理,雨污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暴雨期前置预处理以及石油泥沙分离等场合。

    利用固相载体从生物粒子中分离核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55319A

    公开(公告)日:2002-06-26

    申请号:CN01140445.0

    申请日:2001-12-07

    Abstract: 利用固相载体从生物粒子中分离核酸的方法属于生物粒子快速分离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用纳米磁性微球悬浮液或经特别处理的纤维膜作固相吸附介质来分离生物粒子中的细胞,再用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结构,通过固相吸附和解吸附以便直接从全血、血浆、唾液、尿液、细胞和组织培养液等生物样品中富集含有核酸的白细胞、病毒粒子、上皮细胞、培养细胞等的生物粒子,并获取核酸。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各种不同规模和品种的样品制备,而且易于实现自动化、微型化装置的构建。

    一种河流、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毒性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571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364910.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毒性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河流、湖泊等底泥环境进行污染风险评估。本发明步骤如下:确定河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同时获取对应样品氮磷营养指标;根据底泥重金属含量使用公式计算样品环境污染富集指数和毒理熵,初价底泥重金属毒性特征;利用氮磷营养数据集,计算有机污染负荷指数,结合样品重金属毒理熵,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有机污染对重金属毒理的叠加指数,计算样品重金属生态毒性综合风险指数,对比风险级别标准综合评价重金属毒性风险。本发明基于生态学统计方法,克服重金属单一评价局限性,充分考虑有机污染对重金属生态毒性的影响,可综合评价河湖底泥重金属生态毒性风险。

    地下水原位缓释修复装置和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2767.0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原位缓释修复装置,设置于待修复区的修复井中,包括多级串联式井下缓释修复系统和井下投放控制系统,所述多级串联式井下缓释修复系统用于向地下水污染羽持续释放降解污染物的活性组分,所述多级串联式井下缓释修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缓释单元,每个所述缓释单元包括缓释容器、置于所述缓释容器内的缓释材料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串联多个所述缓释单元;所述井下投放控制系统置于所述多级串联式井下缓释修复系统上方,用于原位调节所述多级串联式井下缓释修复系统在修复井中的位置,并监测所述缓释材料释放情况和地下水理化指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地下水原位缓释修复方法。

    风电场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8126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458370.3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谢小荣 张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及系统,所述风电场至少包括:多台风机,多台变压器和风电场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风电场线路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多台风机电阻和电感、多台变压器电阻和电感、风电场线路电阻和电感、次同步抑制系统向电网实际输出电流信号;对所述风电场线路的电压信号和风电场线路的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获取次同步频率信号,并根据所述次同步频率信号、多台风机电阻和电感、多台变压器电阻和电感、风电场线路电阻和电感,得到风电场闭环传递函数,并根据所述次同步抑制系统向电网实际输出电流信号,通过优化参数使得闭环传递函数不同零点下的衰减率最优。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场的稳定性。

    地下水修复模拟实验系统及模拟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5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58245.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修复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地下水储箱;生化反应罐,通过进水管体和出水管体分别与地下水储箱连通,进水管体和出水管体上分别设有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通过进水管体和出水管体实现污染地下水在底下水储箱与生物反应罐内的循环,进水管体上设有自吸泵,能够将地下水储箱中的污染地下水吸入生化反应罐中,生化反应罐内设置有复合修复试剂,复合修复试剂能够将污染地下降解,复合修复试剂包括生物炭以及吸附在生物炭上的有机物降解微生物和过氧化物;气体吸附罐,通过气体连接管体与生化反应罐连通,用于吸附生化反应罐内降解污染地下水产生的气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模拟修复方法。

    土壤修复模拟老化设备和土壤修复长期有效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081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18864.7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模拟老化设备和土壤修复长期有效性评价方法,实验时,可模拟自然界中的降雨-日照循环,满足不同场景模拟自然侵蚀场景需求,实现不同自然条件下加速模拟侵蚀处理,有效避免目前实验室手动加速模拟侵蚀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大,与自然环境条件差别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为后续修复材料长期有效的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土壤修复长期有效性评价方法,真实模拟自然环境条件,有效降低误差,实验结果更准确科学,同时,本发明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对操作员专业水平要求低,方便一线实验人员操作,便于使用,实验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