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513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135724.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1/38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船艏导流式气泡减阻装置及减阻方法,属于船舶节能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利用进气口进气方式产生气泡的方式效率比较低,而且气泡排出船外的速率不能保证稳定的问题。它包括气体生产机构、气体传导机构、气体释放机构和水流导流机构,气体生产机构设置在船体的艏部位置,气体释放机构设置于船艏底部,水流导流机构设置两组,气体生产机构和气体传导机构设置在船体中心线上,两组水流导流机构对称分布在船艏左右两侧,气体生产机构和气体传导机构连通,气体传导机构与气体释放机构连通,两组水流导流机构均与气体释放机构连通,且两组水流导流机构对称布置在气体释放机构的左右两侧。本发明适用于船舶行驶过程中减阻。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52314.8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一种基于CNN‑BiLSTM的海上风氢系统机舱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海上风氢系统运行指标信号和故障标签并构建对应的时序序列数据集;对所述时序序列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建立基于CNN‑Bi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所述时序序列数据集训练所述故障诊断模型;使用训练好的所述故障诊断模型对海上风氢系统机舱故障进行诊断;该方法充分利用CNN网络自动学习数据特征表示的优势以及BiLSTM网络计算长时依赖关系的能力,实现了复合神经网络的异构融合,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从而实现了智能化的海上风氢系统机舱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42447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91501.8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 , 招商局邮轮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减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体气泡减阻装置,技术方案为:包括压缩机、气体分流器和气体释放器,气体释放器设置为多个,呈几字形对称分布在船底,压缩机通过进气管路依次与气体分流器和气体释放器相连,气体释放器包括内嵌于船底的腔室主体,腔室主体内分为水流汇入区、气液混合区和气液射流区,所述气液混合区两端分别经进口喉道和出口喉道与水流汇入区和气液射流区相连通;水流汇入区靠近进口喉管的一端顶部开设有与进气管路相连的进气通道,所述气液混合区内经流道隔板分为中央通道、位于中央通道两侧并与中央通道连通的两个反馈通道。本发明具有能耗低,出泡均匀且出泡覆盖范围广的优点,可更好的对船舶进行减阻。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91077.3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E21C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采矿系统,包括海上采矿船体、与所述海上采矿船体连通的扬矿机构、与所述扬矿机构连通的中继站以及与所述中继站连通的集矿机。其中,扬矿采用管道水力提升方式,硬管组包括矿浆提升管道和矿物颗粒处理后的污水下放管道。为了有效处理扬矿提升管道的堵塞问题,在下放管道与提升管道之间布置等间距的多个二位二通阀门,通过二位二通阀门进行下放管道与提升管道之间的连通、闭合及管道内颗粒流的增减压操作。当提升管道发生堵塞时,二位二通阀门会感应到提升管道的压力变化,打开阀门,使下放管道与提升管道连通,进而使下放管道的下排水流进入提升管道,以对提升管道堵塞位置进行疏通,提升扬矿硬管组的矿物运输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51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1080992.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由站立式立管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边界条件下海洋柔性结构动力响应实验装置。本发明通过顶部运动模块设定立管顶部激励的幅值和频率,通过预张力调节装置设定立管顶部的张力,通过顶部多管相对位置调节模块和底部多管相对位置调节模块设定立管之间的间距,以此实现模拟真实海洋环境中立管和顶部浮体的连接状态。本发明可根据实验的需要,设定外部条件参数,通过立管周围的电阻应变计和测量分析模块采集到立管各观测点的应变信息,经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即可得到立管的振动位移、频率和模态等相关信息。本发明相对于其它同类装置,更加简化,拆卸方便,工况转化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7459.X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E02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清除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积的装置和方法,包括安装台架、滑移机构、折叠机构、伸缩作业机构、锁紧固定机构、碎冰清除机构;所述安装台架包括水平安装钢架和垂直导向钢架,垂直导向钢架通过折叠机构实现垂直展开作业和水平折叠回收;滑移机构通过滑移楔块和滑移轨道,连接于安装台架,锁紧机构通过锁紧液压油缸驱动锁紧臂和锁紧垫片,实现垂直导向钢架和伸缩套管之间的锁紧固定;伸缩作业机构和碎冰清除机构分别连接于垂直导向钢架,通过液压油缸和电机驱动钻杆、钻头和桨叶之间的联合作业,实现平台井口区碎冰堆的破碎和清除作业。本发明可安全、快速、有效的清除导管架平台井口区碎冰堆,且具有便携、经济和环保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80992.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由站立式立管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边界条件下海洋柔性结构动力响应实验装置。本发明通过顶部运动模块设定立管顶部激励的幅值和频率,通过预张力调节装置设定立管顶部的张力,通过顶部多管相对位置调节模块和底部多管相对位置调节模块设定立管之间的间距,以此实现模拟真实海洋环境中立管和顶部浮体的连接状态。本发明可根据实验的需要,设定外部条件参数,通过立管周围的电阻应变计和测量分析模块采集到立管各观测点的应变信息,经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即可得到立管的振动位移、频率和模态等相关信息。本发明相对于其它同类装置,更加简化,拆卸方便,工况转化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624617.X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不同水深系泊系统的系锚柱,包括系锚柱、系锚柱底座和设置在系锚柱上的系锚点调节器,系锚点调节器上设置系锚孔,系锚孔与系泊线连接,在系锚柱与系锚柱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加强杆。本发明通过调节系锚柱上系锚点的位置实现不同水深系泊系统的布置,可以不受水池限制,能够在任意一个水池中开展模型试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可以极大地降低试验成本和难度,同时也不会影响海洋工程水池试验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05315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147264.9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节点管领式J型铺设系统,包括铺设塔、液压角度调节系统、装载臂、水平传送系统、移动平台,铺设塔底部铰接在船体甲板上,铺设塔的顶部安装绞车和提升机,移动平台安装铺设塔下方,液压角度调节系统包括上段支撑杆、下段支撑杆和液压缸,上段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连接轴连接铺设塔,下段支撑杆的下端与船体甲板铰接,液压缸的缸体与上段支撑杆的下端相连,液压缸的活塞与下段支撑杆的下端相连,装载臂的下端铰接在船体甲板上,装载臂的上端部设置液压夹具,液压夹具通过连接转轴与装载臂连接,装载臂的两侧设置有吊耳,吊耳通过钢索与绞车连接。本发明既具有较高的铺设能力,又能完成一些关键设备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575734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00898.3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四节点J型?卷筒集成铺设系统,主要包括铺设塔、卷筒、铺设塔角度调节系统、矫直系统、管道铺设传送系统和管道铺设的关键设备。铺设塔角度调节系统包括A字架、角度调节器、液压缸、角度调节器连接轴;矫直系统包括校准轮、矫直器和矫直滚轮;管道铺设管道传送系统包括水平传送系统、装载臂、提升机;管道铺设关键设备包括张紧器、移动平台。本发明可以完成各种水深下多种尺寸、多种材质、多种直径管道铺设工作,不仅能够减少设备使用总量,而且可根据实际铺设需要适时切换铺设方式,在减小管道所受应力情况下,提高管道铺设质量与效率,提高经济性,具有很强的综合作业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