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合成四氢嘧啶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822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96222.1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合成四氢嘧啶的应用,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是将大肠杆菌E.coli MG1655的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lysA基因敲出,并导入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四氢嘧啶合成基因簇ectABC获得的。所述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lysA基因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诱导表达后的菌体以L-天冬氨酸钠为底物,生物转化制备四氢嘧啶。转化20-30h后,四氢嘧啶产量达到2.5-3.5g/L,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26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180122.2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以式(Ⅰ)所示的苯乙酮类化合物、式(Ⅱ)所示的溴代试剂为原料,以式(Ⅲ)所示的有机酸为催化剂,以硅胶为助磨剂,加入直径6‑12mm的不锈钢研磨球,以10~30Hz的研磨频率研磨1~45min,研磨结束后,将反应物刮出,加入有机溶剂A溶解反应物,过滤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和,取上层有机相水洗,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经浓缩、柱层析纯化制得式(Ⅳ)所示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污染少,能有效实现α‑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其反应式如下:#imgabs0#

    一种Cenobamate药物中间体的机械球磨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9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27577.8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nobamate药物中间体的机械球磨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溴‑2‑氯苯乙酮、四氮唑、碱催化剂和助溶剂混匀后,加入助磨剂形成球磨原料混合物;所述球磨原料混合物置于不锈钢球磨罐中,并在球磨罐中加入不锈钢球作为球磨介质进行机械球磨,球磨结束后将反应物刮出,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过滤,滤液分别经过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最后经柱层析纯化得到Cenobamate药物中间体。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环境友好,目标产物的产率高。

    一种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机械球磨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86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16723.2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机械球磨合成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为:将芳香酮类化合物、溴代试剂、酸催化剂混匀后,加入助磨剂进行机械球磨,球磨结束后将反应物刮出,加入溶剂,过滤,滤液经过后处理得到a‑单溴代酮,a‑单溴代酮、硫脲类化合物混匀后,加入助磨剂进行机械球磨,球磨结束后将反应物刮出,加入溶剂,过滤,滤液经过后处理得到氨基噻唑类化合物。本发明实现了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污染少,适用范围广。

    一种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79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1088195.9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其氨基酸序列以及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2以及SEQ ID NO.3所示。其根据桃蚜(Myzus persicae)基因组中编码半胱氨酸亚磺酸脱羧酶的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后,体外合成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构建成高表达工程菌。将该工程菌培养诱导后,检测发现该酶具有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活性,该酶在合适条件下能将L‑天冬氨酸转化为β‑丙氨酸,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原核来源的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易失活的缺陷,因而可在酶用量较小以及较低成本的条件下用于β‑丙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一种从酶法生产丙酮酸钠的转化液中分离提取丙酮酸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16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8695.1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酶法生产丙酮酸钠的转化液中分离提取丙酮酸钠的方法,它用乳酸氧化酶催化乳酸生产丙酮酸钠得到的含有丙酮酸钠的酶转化液为原料,对酶转化液进行除菌体、浓缩、喷雾干燥、有机溶剂萃取,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有丙酮酸钠的酶转化液通过陶瓷膜过滤,去除菌体;2)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3)之后减压蒸馏进行浓缩,使酶转化液中丙酮酸钠的含量浓缩至500‑700g/L;4)喷雾干燥;5)加入有机溶剂,加热搅拌回流萃取后,降温至室温,离心,烘干,即得丙酮酸钠纯品。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且可以完全回收,生产的丙酮酸钠颜色洁白,含量超过99.6%,一次收率在96%左右,能耗低、收率高且产品纯度高,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吡喃-2-酮类化合物的无溶剂球磨-氨基酸耦合合成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17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57199.X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吡喃‑2‑酮类化合物合成领域,为解决现有现有技术下合成吡喃‑2‑酮类化合物的反应时间长、催化剂制备繁琐、产物与催化剂难以分离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吡喃‑2‑酮类化合物的无溶剂球磨‑氨基酸耦合合成法,所述合成步骤如下:将醛、双甲酮或1,3‑环己二酮、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混匀后,加入小分子生物催化剂和助磨剂进行机械球磨;球磨结束后将反应物刮出,加入溶剂,过滤分离并回收小分子生物催化剂,将滤液浓缩、重结晶后即得吡喃‑2‑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实现了吡喃‑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合成步骤简便,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并且污染少,反应结束后小分子生物催化剂可回收套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