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764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477903.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逆变器A、B、C三相上、下工作桥臂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本体及其对应的反并联二极管;为逆变器A、B、C三相中点钳位支路上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逆变器A、B、C三相中点钳位支路上的二极管;逆变器上、下工作桥臂附加分流支路上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动态模式切换开关;直流侧串联分压电容。本发明对于三相T型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电网电流发生骤升时,利用附加动态分流支路对逆变器工作桥臂上的开关器件进行分流,降低逆变器工作桥臂开关器件过流风险,提升可靠并网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249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474981.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艺颖 , 张晓丽 , 吴娅妮 , 刘琳 , 刘浩芳 , 郭强 , 贺静波 , 张怡 , 周莹坤 , 李跃婷 , 刘翀 , 杨立敏 , 王薇薇 , 王晶芳 , 庞广恒 , 林少伯 , 刘世成 , 李潇潇 , 许锐文 , 杨尚瑾 , 赵志华 , 雷霄 , 谢国平 , 李新年 , 胡涛 , 贺郁文 , 付小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双高电力系统新能源出力比例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磁暂态仿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预设的仿真模型对双高电力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运行,获取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的响应特性,并根据所述响应特性确定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的失稳现象;确定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的失稳现象的引起因素;根据所述预设方案生成调相机接入方案;根据所述调相机接入方案,将调相机接入所述双高电力系统,用以提升双高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出力比例。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双高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出力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071194.3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光伏电站电压控制能力的多电源无功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光伏电站的拓扑结构,并根据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的节点类型进行节点分类,以获取多个节点集;对于每个节点集中的节点,分别确定交流线路的基于无功功率的等式约束条件;确定光伏电场并网点的基于有功功率和电压的等式约束条件;根据光伏逆变器及无无功补偿装置SVG的运行需求,分别确定光伏电站内各节点电压的上下限约束条件和各发电单元无功功率的上下限约束条件;确定光伏电站内多电源最优无功出力的目标函数,并确定每台光伏逆变器和SVG的无功出力。本发明能够减小SVG的有功损耗以及光伏电站内输电线路的有功网损,提升新能源场站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0106635.2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响应特征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检测到监控的交流母线的电压特征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压门槛值时,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响应于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控制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网中退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隔离后,及时将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力系统中退出,使得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0740.3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4 , H02J3/16 , H02P9/10 , H02P21/14 , H02P21/22 , H02P101/15 , H02P103/20
Abstract: 一种构网型双馈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新能源并网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电网频率、参考频率及有功功率指令值,得到虚拟机械功率;基于虚拟机械功率,得到风机输出内电势虚拟相位角;基于风机输出端电压和端电流、前馈控制量,得到风机输出内电势幅值;基于风机输出端电压、内电势幅值及内电势虚拟相位角,得到定子输出参考电流;基于定子输出参考电流、定子及转子侧实测电流,得到励磁电压参考波;将励磁电压参考波进行派克反变换,得到变流器的PWM调制信号。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双馈风机无法提供电压、频率与惯量的自主性支撑问题,使其可提供瞬时惯量响应及具有调压调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4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0106634.8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过流保护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过流保护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在第一时间获取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中的第一电流,和/或在第二时间获取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中的第二电流,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响应于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控制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网中退出;其中,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为一并联于母线的分流支路,可控地投入或退出所述电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隔离后,及时将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力系统中退出,使得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46435.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二阶系统不同阻尼比的频率偏差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系统的机组参数进行参数聚合,确定聚合后得到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的模型参数;基于所述模型参数和负荷频率调节系数确定阻尼比;基于所述阻尼比和预设阈值确定频率偏差计算公式,并基于与所述阻尼比对应的频率偏差计算公式确定当前时刻的频率偏差。本发明基于阻尼比和预设阈值的大小选取计算公式,能够适用于各种阻尼比情况下频率响应的计算,同时能够计算频率偏差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和频率偏差最大值,为制定相应的频率稳定控制措施,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1175177.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电网电压强度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多个目标新能源场站接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时,使得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多个目标新能源场站的短路比临界值;计算多个目标新能源场站中每个新能源场站短路比;依次将每个新能源场站短路比与所述短路比临界值进行比较;当存在新能源场站短路比小于所述短路比临界值时,基于预先确定的调相机优化配置目标确定调相机的配置数量,使得多个目标新能源场站中每个新能源场站短路比大于所述短路比临界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714492.5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昱 , 穆清 , 张星 , 孙华东 , 贺静波 , 郭强 , 张怡 , 李亚楼 , 田鹏飞 , 王跃 , 彭丽 , 乔小敏 , 庞润甜 , 彭红英 , 刘敏 , 杨冬月 , 郑伟杰 , 王祥旭 , 李小龙
IPC: G06F30/20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磁暂态封装模型统一接口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统一接口函数格式,嵌入预先编写的实现新能源控制器内部逻辑的用户代码以生成统一接口函数文件;将用户代码和统一接口函数文件编译成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的统一接口静态库;根据新能源控制器的基本信息生成对应不同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的转换接口文件,并对所述统一接口静态库和转换接口文件进行封装生成新能源电磁暂态封装模型。所述方法和系统使厂家只需要按照统一接口方法完成一次封装工作,通过转换即可实现不同电磁暂态仿真软件的调用,避免了对不同软件的重复封装,大大降低了新能源控制器封装建模的工作量,提高了封装建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267134.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网侧,通过进行扰动试验,基于电网响应确定电网暂态稳定主导发电机,在发电机侧,通过在实际机组上进行扰动试验,计算基于主导发电机响应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根据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计算发电机稳定量化指标对参数灵敏度,并根据所述指标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对参数进行差异化优化,从发电机侧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本发明从网源协调的角度研究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性能优化方法,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提出提升暂态稳定性能优化技术,解决了如何针对不同电网的不同主导稳定问题进行差异化控制的现有技术难点,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