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811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253983.1
申请日:2010-08-12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处理方法将包含有关键代码的DLL文件作为资源(具体为二进制资源)嵌入到应用程序中,所述DLL文件不再作为独立文件存在,而令破解者不能轻易定位所述关键代码及所述DLL文件的位置;同时,本发明不再直接使用LoadLibrary API函数加载所述DLL文件,整个加载过程以动态加载的方式进行,通过重定位DLL文件实际虚拟地址,并修改IAT表中的导入函数的入口地址,使得所述DLL文件中的导入函数的关键代码与所述导入函数实际所处的地址联系起来,建立动态链接,而令破解者难于判断实际加载所述DLL文件的时机和地址,实现了安全加载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5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5017.8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先验知识混合模型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方法。本发明充分发掘利用聚丙烯工业现场先验知识,将各种先验知识有机融合,并以非线性等式约束的形式嵌入到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中,同时基于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约束处理机制,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权值。在多重先验知识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与聚丙烯熔融指数简化机理模型有机结合为调和平均混合软测量模型。本发明提出的多重先验知识混合软测量建模方法,不仅有很好的拟合预测能力,而且增强了模型外推能力,可以实现模型外推性和对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测精度的良好统一。同时能避免零增益和增益反转,确保在实际聚丙烯熔融指数质量闭环控制应用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9973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55059.3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域的场景变化实时检测方法。首先设置检测区域,然后直接从熵解码后的符号流中提取特征,接着场景变化判别单元针对当前图像和背景参考图像以及变化记录图像对应位置上变换域系数的特征变化情况进行联合移动侦测,并根据移动侦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场景变化,同时动态更新背景参考图像和变化记录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不需要完全的解码过程,大大减少了计算量;第二,在压缩域内直接利用各个颜色分量的统计特征和科学的判断机制实现移动侦测,算法复杂性低;第三,结合了时域差分法和背景差分法的优点,对光线变化鲁棒性好。本发明方法高效可靠,适合普通嵌入式工业级芯片的实时处理,在视觉监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61764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10018393.5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软测量模型的离线化验值的双重校正方法。它利用过程指标的离线化验值,分别以可调的周期校正软测量模型参数和校正软测量计算输出值,使软测量模型预测输出具有良好的精度和趋势。本发明的优点:1)根据在线滚动模型校正和化验值偏差校正技术各自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2)本发明中的化验室偏差校正充分利用了历史偏差信息,对当前的偏差进行加权处理,真实地反映了实际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平缓效果;3)本发明提出的在线模型校正很好地借鉴了预测控制技术中的思想,为在线模型校正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进一步保证了在线模型校正技术能在实际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570627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8393.5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软测量模型的离线化验值的双重校正方法。它利用过程指标的离线化验值,分别以可调的周期校正软测量模型参数和校正软测量计算输出值,使软测量模型预测输出具有良好的精度和趋势。本发明的优点:1)根据在线滚动模型校正和化验值偏差校正技术各自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2)本发明中的化验室偏差校正充分利用了历史偏差信息,对当前的偏差进行加权处理,真实地反映了实际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平缓效果;3)本发明提出的在线模型校正很好地借鉴了预测控制技术中的思想,为在线模型校正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进一步保证了在线模型校正技术能在实际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66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18588.X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4L69/08 , H04L69/18 , H04L69/30 , H04L69/321 , H04L41/022 , H04L41/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式的多通讯协议组件,包括协议层、调度层、数据层、接口层和全局管理模块;协议层部署经过对象化封装的通讯协议库,编译为LINUX系统的SO库文件,每个SO库封装若干通讯协议接口;调度层运行多协议调度器,并设计调度器的工作流程;数据层接收调度层提交的格式化协议数据,存入内存数据库;数据层建立写请求命令通道,对接口层开放数据下写接口;本发明采用SO库封装方法实现统一的对象化封装;采用嵌入式结构分层设计,层间接口清晰,对迭代开发友好;支持协议功能热装载,现场无扰;基于LINUX系统,可移植性好,泛用性强;具有应用层接口设计,与业务融合能力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77367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611081528.1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化工过程的激励信号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属于自动化控制领域。包括获取控制回路类型,确定阶跃信号参数,结合阶跃信号参数生成初始激励信号;将初始激励信号输入至控制回路中,采集控制回路运行过程中的过程数据;提取过程数据中的幅值信息,确定面积比值,将面积比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初始激励信号进行调整,确定调整后的激励信号的步骤。通过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根据输出结果对激励信号进行即时调整,一方面结合输出结果实现了跟踪性调整,另一方面仅使用回路类型和安全范围便可以设计出合理的阶跃激励信号,并能得到较好的激励效果,最大限度降低重复测试与测试时长,简化了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60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05895.5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生产过程多牌号调度切换混合优化方法。本发明包括建立双环管工艺聚丙烯生产过程多牌号切换的从系统轨迹优化模型和主系统调度序列优化模型,并采用双层递阶混合整数迭代动态优化法优化主从系统模型,其中基于控制向量参数化法优化多牌号切换操作轨迹以及基于CPLEX混合整数优化器求解多牌号切换调度序列,这种混合优化方法能减小优化规模,减少多牌号总切换时间和过渡料总耗费。本发明通过寻找聚丙烯多牌号生产的最优调度序列及各牌号切换过程中操作变量和产品性能指标变化的最优轨迹来指导生产,从而使聚丙烯企业生产不仅灵活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保证聚丙烯生产装置在最少能耗和物耗下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59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10055017.8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先验知识混合模型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方法。本发明充分发掘利用聚丙烯工业现场先验知识,将各种先验知识有机融合,并以非线性等式约束的形式嵌入到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中,同时基于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约束处理机制,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权值。在多重先验知识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与聚丙烯熔融指数简化机理模型有机结合为调和平均混合软测量模型。本发明提出的多重先验知识混合软测量建模方法,不仅有很好的拟合预测能力,而且增强了模型外推能力,可以实现模型外推性和对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测精度的良好统一。同时能避免零增益和增益反转,确保在实际聚丙烯熔融指数质量闭环控制应用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764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46220.3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递阶结构的聚丙烯生产过程牌号切换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上层聚丙烯牌号切换轨迹动态优化、下层轨迹跟踪预测控制及轨迹偏差检测与在线更新机制。本发明在双层递阶结构下结合聚丙烯牌号切换轨迹动态优化和轨迹跟踪预测控制设计了聚丙烯生产牌号切换控制策略,其中切换轨迹动态优化采用控制向量参数化方法,而轨迹跟踪控制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器对过程实现快速跟踪控制,同时引入偏差检测机制以便在线更新最优轨迹。本发明可以克服聚丙烯生产牌号切换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扰动影响,实现牌号切换闭环控制,并提高最优轨迹的在线跟踪精度,从而节约聚丙烯牌号切换过程的经济成本,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