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705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15521.3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汞检测铵试纸的制备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本发明铵试纸是在每平方厘米滤纸中由浸渍了苯酚0.5~1.4mg,亚硝基铁氰化钠0.003~0.03mg,磷酸氢二钠0.35~2.2mg,磷酸钠3.0~5.0mg,次氯酸钠0.3~3.0mg,氢氧化钠0.15~0.2mg所构成。本发明铵试纸上的试剂的含量仅为其它测铵离子方法所用试剂量的几百分之一,本发明试纸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直观,选择性好,通过目视比较显色后的试纸与标准色卡的颜色便可判断样品中铵离子的含量。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都是普通的化学试剂无毒、安全可靠,可用于测定各种氮肥、土壤、农作物水栽培营养液、各种含铵溶液及污水中铵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000549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93776.9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瓜络表面三聚氰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应用。该方法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瓜络为支持体,在其表面修饰上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主要技术特征是: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碱化丝瓜络、三聚氰胺、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在乙醇介质中,氩气除去氧,于55~65℃恒温水浴中反应20~30h,过滤洗涤。以10~15%(体积分数)乙酸甲醇溶液索氏萃取18~30h,以除去模板三聚氰胺分子,洗涤干燥既得该材料。对三聚氰胺具有特异的识别能力,选择性高,吸附速度快,解吸性能好,最大吸附容量为126mg/g,可生物降解,具有再生能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171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13693.2
申请日:2008-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8J7/04 , C08L101/14 , C09K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的方法,这是一种利用温敏性材料对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进行表面处理,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吸水性能的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熔点的温敏性物质对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进行表面处理,从而在不同温度下控制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的吸水,从而达到利用温度变化来调控其吸水性能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可用于油田堵漏剂,较好的解决了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在油田堵漏方面封堵效率低和影响携带流体流变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1184874Y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20021746.0
申请日:2008-05-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真菌毒素检测的分子印迹膜电极,包括电极基片、电极基体,所述两个电极基体一个由接线端子通过电极连线和工作电极相连成一体,另一个电极基体由接线端子通过电极连线和对电极相连成一体;所述电极连线表面涂覆一层聚碳酸酯,所述工作电极上涂覆有反应层。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极基片上的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还涂覆有一层用于纳米增效的碳纳米管。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真菌毒素的快速在线检测,检测时间可控制在10min左右,检出限为0.1ng/g;反应层加入了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所制得的电极的反应灵敏性和检测精度;所述电极基片上固定有参比电极,使检测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201188095Y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20021748.X
申请日:2008-05-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分子印迹膜电极,包括电极基片、两个电极基体,所述两个电极基体一个由接线端子通过电极连线和工作电极相连成一体,另一个电极基体由接线端子通过电极连线和对电极相连成一体;所述电极连线表面涂覆一层聚碳酸脂,所述工作电极上涂覆有反应层。所述工作电极涂覆有一层用于纳米增效的碳纳米管。所述工作电极的形状为实心六边形,所述对电极的形状为围绕在工作电极外面的缺少与接线端子相邻的一边的空心六边形。所述工作电极中间部分设有凹陷。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快速在线检测,检测时间可控制在10min左右,检出限为0.1ng/g;反应层加入了碳纳米管,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