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3-羟基烷酸酯)的制造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23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9851.X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在产生聚(3‑羟基烷酸酯)的微生物的培养中,使用油脂A及油脂B作为碳源,在上述培养整体中,油脂B的用量相对于油脂A与油脂B的合计用量为10重量%以上。油脂A:是指上述产生聚(3‑羟基烷酸酯)的微生物中的聚(3‑羟基烷酸酯)蓄积量达到16重量%为止所使用的油脂的总体,在油脂A整体中,作为构成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有比例为25重量%以上且小于75重量%。油脂B:油脂B中的作为构成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有比例该与油脂A整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上述平均含有比例。

    聚羟基烷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体及膜或片

    公开(公告)号:CN1136316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80022584.6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羟基烷酸酯系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羟基烷酸酯系树脂成分,该树脂组合物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中的最高熔融峰温度为130℃以上,并且根据全部熔融峰计算出的总结晶熔融焓为20J/g~65J/g的范围。优选上述聚羟基烷酸酯系树脂成分为结晶熔融焓互不相同的至少两种聚羟基烷酸酯系树脂的混合物。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利用微生物制造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5883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080007732.3

    申请日:2010-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25 C12N1/20 C12N9/1029

    Abstract: 将迄今为止未必被有效产业利用的长链脂肪酸作为碳源来利用,在工业上高效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利用微生物制造物质。在包含下列组成物中任意一种的碳源的存在下,培养微生物;(1)包含从由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以及油酸所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两种脂肪酸的脂肪酸组成物;(2)包含从由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以及油酸所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脂肪酸和油脂、所述脂肪酸的含有率为10重量%以上的混合组成物。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及利用微生物制造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5883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80007732.3

    申请日:2010-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25 C12N1/20 C12N9/1029

    Abstract: 将迄今为止未必被有效产业利用的长链脂肪酸作为碳源来利用,在工业上高效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利用微生物制造物质。在包含下列组成物中任意一种的碳源的存在下,培养微生物;(1)包含从由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以及油酸所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两种脂肪酸的脂肪酸组成物;(2)包含从由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以及油酸所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脂肪酸和油脂、所述脂肪酸的含有率为10重量%以上的混合组成物。

    新质粒载体和稳定保持质粒的转化体

    公开(公告)号:CN10129703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39898.7

    申请日:2006-10-26

    Inventor: 佐藤俊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74 C12N15/52 C12P7/6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新型载体,优选开发下述新型载体:所述新型载体即使没有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也能够在雷尔氏菌属、贪铜菌属和沃特氏菌属中稳定保持,并且没有接合转移性。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载体的聚羟基链烷酸酯稳定生产菌株和使用该菌株生产聚羟基链烷酸酯的方法。本发明是下述新型重组载体,所述重组载体含有在雷尔氏菌属、贪铜菌属和沃特氏菌属中发挥作用的DNA复制起始区域;本发明特别是使用下述重组载体得到的转化体,所述重组载体含有在雷尔氏菌属、贪铜菌属和沃特氏菌属中发挥作用的DNA复制起始区域和稳定化重组载体的区域(par区域),所述载体能够在细菌中稳定保持,并能高效生产聚羟基链烷酸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