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35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80038377.7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M50/258
Abstract: 蓄电元件模块(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110)和将多个蓄电元件(10、110)彼此连接的汇流条(30)。在多个蓄电元件(10、110)的一个电极(12)设置有以突出端(20D)的直径比基端(20B)的直径小的形态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20),在汇流条(30)贯通形成有贯通孔(40)。在定位凸起(20)的基端(20B)与突出端(20D)之间的高度位置处,汇流条(30)载置于定位凸起(20)并且贯通孔(40)的孔缘(41)配置于定位凸起(20)的周围,形成有与孔缘(41)及定位凸起(20)相连的接合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14556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80073148.1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3 , H01G11/12 , H01M50/209 , H01M50/258 , H01M50/298 , H01M50/51 , H01M50/548 , H01M50/557 , H01M50/569 , H01M50/593
Abstract: 一种蓄电模块(10),具备:正面和背面分别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面(14)的多个蓄电元件(11)、与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电连接的导电板(12)及与所述导电板(12)电连接的配线模块(13),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以使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相向的方式沿着排列方向排列,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彼此通过配置于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11)的所述电极面(14)之间的所述导电板(12)而电连接,在所述相邻的蓄电元件(11)之间配置有所述配线模块(13),所述导电板(12)及所述配线模块(13)配置于比从所述排列方向观察到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11)的外形靠内侧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55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080017667.2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一种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缆(10),包括电缆(11)和被压接到从电缆(11)露出的电线(13)的阴性端子接头(12)。在阴性端子接头(12)的导线筒(16)中形成凹部(18),将电线(13)设置在导线筒(16)的表面上。每个凹部(18)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开口边缘,并且凹部(18)的开口边缘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开口边缘(19)和一对相互平行且不同于第一开口边缘(19)的第二开口边缘(20)。凹部(18)沿第一开口边缘(19)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并且沿第二开口边缘(20)的延伸方向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80044641.4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能够谋求降低在热传导构件与外壳的界面产生的应力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具备:发热部件(12、14);汇流条(18),连接于发热部件(12、14)的连接部(16);外壳(20),收容发热部件(12、14)和汇流条(18);及热传导构件(24),载置于外壳(20)的被载置面(22),与外壳(20)和汇流条(18)热接触且被夹持在它们之间,外壳(20)具有与热传导构件(24)卡合而限制热传导构件(24)的位移的位移限制部(118)。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32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80047919.X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5K1/0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发热元件的散热的新构造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发热元件(14),通过通电而发热;通电用汇流条(56、72),与发热元件(14)的连接部(42、44)连接;冷却用部件(64、78),与通电用汇流条(56、72)分体形成并和通电用汇流条(56、72)一起连接于发热元件(14)的连接部(42、44);及传热部(68、68),设置于冷却用部件(64、78),并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散热体(12)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80074013.4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519 , H01M50/287
Abstract: 连接模块(1)具备FPC(20)和多个汇流条(10A、10B)。多个汇流条(10A、10B)构成沿着FPC(10L1)和构成沿着另一方长边(21LB)配置的第2汇流条列(10L2)。FPC(20)具备由狭缝(32)和夹着狭缝(32)配置的一对挠曲部(36A、36B)构成的公差吸收部(31A、31B),并且由公差吸收部(31A、31B)分割成多个布线部(22、23、24)。构成第1公差吸收部(31A)的一对挠曲部(36A、36B)能够向夹着第1公差吸收部(31A)相邻的两个布线部(22、23)接近或远离的方向挠曲。关于第2公差吸收部(31B)也是同样。(20)的一方长边(21LA)配置的第1汇流条列
-
公开(公告)号:CN117413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80038715.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H45/12
Abstract: 公开一种能够在抑制继电器的散热性下降的同时实现构件数量的削减、低成本化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具备:继电器(12);壳体(14),收容继电器(12);以及汇流条(42、48),具有紧固部(42a、48a)和传热部(42b、48b),所述紧固部(42a、48a)紧固到继电器(12)的连接部(20、22),所述传热部(42b、48b)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外部的散热对象(84)接触,继电器(12)具有励磁用连接器部(34),所述励磁用连接器部(34)设置于继电器(12)的侧面并向与连接部(20、22)相反的方向开口,汇流条(42、48)的紧固部(42a、48a)从配置于壳体(14)的底壁(56)侧的传热部(42b、48b)以大于90°的角度倾斜地向上方突出,继电器(12)的励磁用连接器部(34)向斜上方开口,且该继电器(12)的连接部(20、22)连接于汇流条(42、48)的紧固部(42a、48a)。
-
公开(公告)号:CN1155530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80032801.4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一种能够快速地减少发热部件的连接部的发热的新构造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发热部件(12),因通电而发热;通电构件(16),连接于发热部件(12)的连接部(14);连结构件(18),将通电构件(16)连结于连接部(14);及热容量增加部件(20),与通电构件(16)和连接部(14)之间的连结部位进行热接触,使发热部件(12)的连接部(14)的热容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80050765.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50/284 , H01M50/569 , H01M50/249 , H01M50/244
Abstract: 一种布线模块(12),配置于具有电极端子(14)的多个蓄电元件(11),布线模块(12)具备:至少一个第一基板(18),与所述电极端子(14)电连接,并且具有挠性;及第二基板(19),与所述第一基板(18)电连接,并且与设备(13)电连接且具有挠性,在所述第一基板(18)形成有与所述电极端子(14)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第一电压检测线(20),所述多个第一电压检测线(20)不按所述多个第一电压检测线(20)各自所连接的所述电极端子(14)的电位顺序排列,在所述第二基板(19)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第一电压检测线(20)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二电压检测线(25),所述第二基板(19)具有与所述设备(13)连接的连接端部(27),在所述连接端部(27),所述多个第二电压检测线(25)按经由所述多个第一电压检测线(20)电连接的所述电极端子(14)的电位顺序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14041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80047919.X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5K1/0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发热元件的散热的新构造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发热元件(14),通过通电而发热;通电用汇流条(56、72),与发热元件(14)的连接部(42、44)连接;冷却用部件(64、78),与通电用汇流条(56、72)分体形成并和通电用汇流条(56、72)一起连接于发热元件(14)的连接部(42、44);及传热部(68、68),设置于冷却用部件(64、78),并以能够导热的方式与散热体(12)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