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46074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96249.6
申请日:2004-06-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0215 , F04C27/005 , F04C29/023
Abstract: 环形密封件(11)将形成于绕转涡盘(5)背面侧的背压室(12)分隔成内部区域(12a)和外部区域(12b)。该环形密封件(11)的直径(d)被设定为大于等于绕转镜面板(5a)直径(D)的0.5倍。这样的设计能实现这样的效果:不论作用于内部区域(12a)的排出压强(Pd)为何值,都能在绕转涡盘(5)上作用有正推力,从而,可以通过排出压强的背压将绕转涡盘(5)顶压到固定涡盘(4)上。外部区域(12b)中的设定压强(Pm)被减小为接近于吸入压强(Ps)的数值,在涡旋式压缩机起动之后,压强调节机构(20)被迅速地开启。因而,可无迟滞地从外部区域(12b)将润滑油供送到抽吸空间(9)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00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52649.1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用以提高涡旋膨胀机的可靠性和性能。将由吸入压力所保持的润滑油(6)供给到动涡旋(13)的涡卷背部侧的端板背面(13d)上,在端板(13a)上设置了对端板背面(13d)和动涡旋中心部的涡卷部底面(13b)进行联通的通路(30)。借助于该结构,将润滑油(6)供应到膨胀室的吸入部,随着膨胀过程,按顺序对定涡旋(12)和动涡旋(13)的滑动部进行润滑。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膨胀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299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52648.7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用以提高涡旋膨胀机的可靠性和性能。将由吸入压力所保持的润滑油(6)供给到动涡旋(13)的涡卷背部侧的端板背面(13d)上,在端板(13a)上设置了对端板背面(13d)和动涡旋中心部的涡卷部底面(13b)进行联通的通路(30)。借助于该结构,将润滑油(6)供应到膨胀室的吸入部,随着膨胀过程,按顺序对定涡旋(12)和动涡旋(13)的滑动部进行润滑。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膨胀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35403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45191.5
申请日:2004-06-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将固定镜板(2b)的齿底与旋转卷体部(4a)的齿尖之间的推力方向的第一间隙(15)和旋转镜板(4b)的齿底与固定卷体部(2a)的齿尖之间的推力方向的第二间隙(16)形成为从外周侧向内周侧逐渐增大的形状,并且将第一间隙(15)形成为大于第二间隙(16),因为相对于热应变,可以较低地确保各卷体部(2a)、(4a)的接触面压,同时相对于压力变形,可以均等地保持固定涡旋部件(2)的齿尖和旋转涡旋部件(4)的齿底的接触压力,所以可以在推力面上均等地承受施加在各涡旋部件(2)、(4)上的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1354033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45190.0
申请日:2004-06-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将固定镜板(2b)的齿底与旋转卷体部(4a)的齿尖之间的推力方向的第一间隙(15)和旋转镜板(4b)的齿底与固定卷体部(2a)的齿尖之间的推力方向的第二间隙(16)形成为从外周侧向内周侧逐渐增大的形状,并且将第一间隙(15)形成为大于第二间隙(16),因为相对于热应变,可以较低地确保各卷体部(2a)、(4a)的接触面压,同时相对于压力变形,可以均等地保持固定涡旋部件(2)的齿尖和旋转涡旋部件(4)的齿底的接触压力,所以可以在推力面上均等地承受施加在各涡旋部件(2)、(4)上的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386982A
公开(公告)日:2002-12-25
申请号:CN02119982.5
申请日:2002-05-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涡轮压缩机及其驱动方法,使压缩机构部(14)的回转涡轮(2)相对固定涡轮(1)进行圆轨道运动而同时进行流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通过以一端侧驱动回转涡轮(2)的轴(8)内,从其另一端侧的贮液部(25)向压缩机构部(14)供给而获得润滑后,向回转涡轮(2)的背部供给而具有向固定涡轮(1)侧推压的背压的作用,使在液体供给路径(100)上的2处的间歇连通,或在液体的放出路径(103)的1处的间歇连通与液体供给路径(100)的1处的间歇连通随着轴(8)的回转而进行,通过调整对于背压作用区域(32)的液体的供给量及液体的放出量而在将背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的同时进行驱动,来达到以简单而低成本的结构发挥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目的。
-
-
公开(公告)号:CN10238408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10193678.2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涡旋式压缩机,其动涡盘(13)的涡卷(132)的基圆中心(13Y)形成于与动涡盘(13)的端板(131)中心不同的位置,槽部(90)形成于定涡盘(12)的滑动面(123),槽部(90)的一端为与吸入室(17)连通的连通部(91),槽部(90)的另一端为比动涡盘(13)的端板(131)中心更位于动涡盘(13)的基圆中心(13Y)一侧的滑动面(123)的终端部(92),由此能在低压缩比运转下背压力有降低倾向的运转条件下抑制动涡盘(13)的倾覆现象,并在发生频率最高的通常的压缩性运转下降低在推力部(123)的滑动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90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80012308.7
申请日:2012-0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8/26 ,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04C28/08 , F04C2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压缩机构(3)、电机(2)、吸入路径(14)、背压室(18)、返回路径(16)、逆变器(42)和控制部(44)。在背压室(18)内,配置有开闭压缩机构(3)的返回口(3c)的簧片阀型的单向阀(73)。返回路径(16)具有使工作流体从背压室(18)向吸入路径(14)返回的功能。在返回路径(16)设置有容积变更阀(17),该容积变更阀(17)在要使压缩机构(3)的吸入容积相对变小时允许通过返回路径(16)的工作流体的流通,在要使吸入容积相对变大时禁止通过返回路径(16)的工作流体的流通,使背压室(18)内的压力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299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910252648.7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用以提高涡旋膨胀机的可靠性和性能。将由吸入压力所保持的润滑油(6)供给到动涡旋(13)的涡卷背部侧的端板背面(13d)上,在端板(13a)上设置了对端板背面(13d)和动涡旋中心部的涡卷部底面(13b)进行联通的通路(30)。借助于该结构,将润滑油(6)供应到膨胀室的吸入部,随着膨胀过程,按顺序对定涡旋(12)和动涡旋(13)的滑动部进行润滑。从而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涡旋膨胀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