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97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246700.5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12)具有:阳极排出连通孔(38b),其连通于燃料气体流路(58)的水平方向一端,使燃料气体沿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a)与隔板(30、32)的层叠方向排出;以及阴极排出连通孔(34b),其连通于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水平方向另一端,使氧化剂气体沿层叠方向排出,在燃料电池(12)及燃料电池堆(10)中,将最下侧的阴极排出连通孔(34b2)的底部(68a)设置在比最下侧的阳极排出连通孔(38b2)的底部(70a)靠下方。

    隔板构件及燃料电池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68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861725.X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板构件及燃料电池。形成燃料电池即发电单电池(12)的第一隔板构件(30)具有第一隔板主体(52)。在第一隔板主体(52)中的第一密封部(60)的外侧设置第一支承凸起部(74),该第一支承凸起部形成为高度低于第一密封凸起部(66)并且限制第一密封凸起部(66)的倒斜。根据第一支承凸起部(74)的延伸方向的位置而第一支承凸起部(74)的宽度有所不同。

    凸起密封结构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5560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284757.2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凸起密封结构,该凸起密封结构具备:防止流体泄漏的外周侧凸起部(54)、即凸起密封件;以及相对于外周侧凸起部(54)交叉的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即交叉要素部。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具有:从底板部(30s)立起的立起起点、即根基部(84r);以及从底板部(30s)立起的侧壁(84s)。根基部(84r)的与外周侧凸起部(54)的连接部位(102)的曲率半径(R1)比侧壁(84s)的与外周侧凸起部(54)的连接部位(104)的曲率半径(r1)大。

    燃料电池堆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9686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050926.1

    申请日:2014-02-14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可以不需要空单元,以紧凑且经济的结构确保最佳的冷却条件。燃料电池堆(10)具备发电单元(12)。在发电单元(12)的层叠方向一端配置有通过朝外侧依次层叠第三金属隔板(20)、第二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b)以及第二金属隔板(18)而成的第一端部发电单元(12a)。在发电单元(12)的层叠方向另一端配置有通过朝外侧依次层叠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a)以及第二金属隔板(18)而成的第二端部发电单元(12b)。

    燃料电池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2969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020243.2

    申请日:201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从反应气体连通孔经由缓冲部均匀且可靠地向反应气体流路整体供给反应气体、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保持良好的发电性能的燃料电池。构成燃料电池(10)的第二隔板(18)在表背设有第一入口缓冲部(52)以及第二入口缓冲部(60)。第一入口缓冲部(52)具有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相邻而使氧化剂气体流通并在第二入口缓冲部(60)侧限制燃料气体流通的第一专用缓冲区域(52a)、以及与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相接近的共通缓冲区域(52b)。并且,第一专用缓冲区域(52a)被设定为比共通缓冲区域(52b)深的深槽。

    燃料电池堆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28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980121852.3

    申请日:2009-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作为一个例子的燃料电池堆10通过沿水平方向交替层叠第一发电单元(12a)和第二发电单元(12b)而构成。第一发电单元(12a)具备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6)、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第二燃料气体流路(58)以及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66),它们被设定为沿层叠方向相位彼此相同。第二发电单元(12b)具备被设定为沿层叠方向相位彼此相同的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6)、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第二燃料气体流路(58)以及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66),它们被设定为与第一发电单元(12a)相位不同。

    燃料电池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9721.3

    申请日:201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的电池单元(12),包括:第1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第1金属隔板(16)、第2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8)和第2金属隔板(20)。在第1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的外周,一体地设置树脂框部件(28a),在所述树脂框部件(28a)上分别形成了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2a)、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4a)、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2b)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4b)。在树脂框部件(28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了在短边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9a1,29a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