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71548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80056591.6

    申请日:2017-09-28

    Inventor: 井口贵正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结构,其能够确保联动制动线缆中的弯曲部的挠曲的自由度,同时抑制弯曲部的过度移位。弯曲部(112a)具备:前方延伸部(112e),其从所述弯曲部(112a)后端的弯曲部顶部(112c)向前方延伸;以及后方延伸部(112d),其从均衡器(111)侧向后方延伸。在弯曲部(112a)与副车架(26)之间设置有前侧挡泥板(78),在前侧挡泥板(78)设置有引导后方延伸部(112d)的下部立起部(78m)和引导前方延伸部(112e)的上部保持部(78q)。

    车身框架结构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14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80047353.3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井口贵正

    Abstract: 该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所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所述主框架(22)的后方延伸的多个座椅轨道(30)、将所述多个座椅轨道(30)之间连结的多个横梁(31、32),所述多个横梁(31、32)隔着相对于所述座椅轨道(30)的非接合区域(R1)而分离,并经由配置于所述非接合区域(R1)的连结部(40)而相互一体化。

    车身框架结构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9185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80047321.3

    申请日:2018-07-20

    Inventor: 井口贵正

    Abstract: 该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所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23),在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之间具有将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7),所述连接部(47)使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一者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摩托车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2308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510929194.8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支持制动踏板的托架周边的组装性能优异的摩托车。摩托车(10)包括:制动踏板(54);托架(49),可转动地支持制动踏板(54);以及复位弹簧(56),一端部(56a)支持在制动踏板(54),同时,将制动踏板(54)朝初始位置侧赋能。在托架(49),一体地形成由复位弹簧(56)赋能的制动踏板(54)的一部分抵接的初始位置限制部(57),同时,形成保持复位弹簧(56)的另一端部(56b)的弹簧保持部(49f)。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5453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857213.5

    申请日:2016-09-27

    Inventor: 井口贵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提高框架板部件的外观及实现车辆轻量化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车体框架包括:下行框架,从前管朝下方延伸;以及主框架(6L),从该下行框架的下部向车体后方侧延伸。主框架(6L)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两端部具有接合法兰(20f)的一对框架板部件(20i,20o)从车宽方向的左右互相接合,形成闭合截面形状。在至少一方的框架板部件(20o)的位于上下的接合法兰(20f)之间的大致平坦的侧壁部(20s),接合有在车辆侧视图中横贯侧壁部(20s)的串列踏板托架(30)等的横贯部件。

    两轮摩托车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1788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480048113.7

    申请日:2014-05-27

    Inventor: 井口贵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L3/04 B62K19/38

    Abstract: 一种两轮摩托车,其在固定于车身架踏板支架上安装有后座踏板,并且能够转动地支承有制动踏板,在枢轴架的前方配置有内燃机主体,其中,踏板支架(49)使得固定于枢轴架(17)的支承部(49a)、以及在侧视下延伸至摆臂(27)的下方且从支承部向下方延伸的上下伸出部(49c)设为一体,在侧视下与排气装置(40)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配置有踏板轴(55)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下在摆臂的下方以能够经由踏板轴转动的方式支承于上下伸出部(49c)的制动踏板(54)具有纵臂部(54d),该纵臂部(54d)配置于摆臂(27)与踏板支架之间且沿上下延伸。由此,即使在制动踏板的车宽方向侧方配设有排气装置,也能够以充足的支承力将制动踏板支承于踏板支架。

    鞍骑型车辆的车体框架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4378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107884.5

    申请日:2015-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车体框架。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易确保后框架的焊接部的截面惯性矩、且能易抑制朝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鞍骑型车辆的车体框架。支承框架部的前端部(57F)包括与主框架(41)的侧面焊接的凸缘部(57G、57H),以及从凸缘部(57G、57H)朝车宽方向内侧膨出的膨出部(57J),主框架(41)的侧面在与膨出部(57J)对应的位置,设有收纳膨出部(57J)的第二凹部(72)。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54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0857213.5

    申请日:2016-09-27

    Inventor: 井口贵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B62K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提高框架板部件的外观及实现车辆轻量化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车体框架包括:下行框架,从前管朝下方延伸;以及主框架(6L),从该下行框架的下部向车体后方侧延伸。主框架(6L)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两端部具有接合法兰(20f)的一对框架板部件(20i,20o)从车宽方向的左右互相接合,形成闭合截面形状。在至少一方的框架板部件(20o)的位于上下的接合法兰(20f)之间的大致平坦的侧壁部(20s),接合有在车辆侧视图中在上下方向横贯侧壁部(20s)的串列踏板托架(30)等的纵贯部件。

    节气门装置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7456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566998.2

    申请日:2012-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气门装置,该节气门装置具备通过向具有进气通道的本体配设节流阀而构成的节气门体、安装于本体的燃料喷射阀和安装于本体的燃料泵,其能够容易地改变节气门体及燃料泵的组合以提高通用性。在该节气门装置中,燃料泵(49)收纳于泵壳(64),设于泵壳(64)的被安装部(70、71、72)与设于本体(52)的侧面的安装座(67、68、69)联结。

    跨骑型车辆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539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148180.4

    申请日:2011-05-25

    Inventor: 井口贵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不使横梁大型化就能够实现防止对座椅锁闩机构的破坏以及座椅锁闩机构紧凑化。在横梁(201)的前壁部(202)的前方固定有座椅锁闩机构(211)的座椅锁闩板(221),所述横梁(201)在座椅导轨(15)后部将左右的座椅导轨(15)连结起来,在座椅锁闩板(221)的下端形成有向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部(223),该前方伸出部(223)从下方覆盖配置于座椅锁闩板(221)上的机构部(21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