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5283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61237.8
申请日:2007-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与仓康文
Abstract: 一种用于鞍形座骑乘式车辆的空气滤清器布置结构和电池支撑结构。空气滤清器箱包括具有管道的盖部分、具有连接管的箱部分、以及设置在盖部分和箱部分之间的元件。空气滤清器箱具有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参照元件以横跨车体框架的方式相对于连接管向车体横侧凸出。设置了通过多个紧固件紧固到电池箱并具有向内突出的电池邻接部分的电池盖,其中连接成对的紧固位置的直线横过电池。最终结构能够使空气滤清器箱固定,同时抑制空气滤清器箱的凸出量,并使电池能够获得支撑,而无需使用电池卡箍。
-
公开(公告)号:CN1754747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093542.9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与仓康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其可以减少组装工时而提高生产率,使结构简化而降低成本。一对主体罩(34L、34R)分别具有设置于前部的前部卡定片(58、58)和设置于内侧的罩安装片(45L、45R),护腿板(33)具有:将前部卡定片(58、58)卡定的卡定孔(51);后部安装片(49),其在主体罩(34L、34R)的内侧向后方延伸出来,并且与一对罩安装片(45L、45R)一起被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205081C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01124463.1
申请日:2001-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4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其中:由本体部10和枢支部11构成经过发动机3上方朝前后方向配置的主构架5,将枢支部11的后端部连接到朝车座轨6下方倾斜配置的下构架7,将下构架7的前端部进一步朝下方伸出,形成下方伸出部12。在下方伸出部12设置支承片43和侧支脚安装部47。支承片43兼作发动机悬挂部44和主支脚安装部45,利用刚性大的下构架7承受发动机3、侧支脚28、主支脚29的大负荷。这样,可使车架小型化、轻量化,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579870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70056.0
申请日:2004-08-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其中具有向前倾斜的气缸体(29)的发动机(E)设置在主框架部件(11)的下方,该主框架部件(11)从车体框架(F)的头管(10)向后向下延伸,并且连接到与气缸体(29)结合的气缸盖(40)上的进气系统(6、7、41)从发动机(E)向上向前延伸。进气系统中的化油器(6)从气缸盖(40)向上向前设置。空气过滤器(7)设在冷却器(8)的上方并连接到副框架(Fs)上。该冷却器以向后向上倾斜的姿态设置,从而其上端部分暴露在气缸盖(40)和进气量控制装置(6)之间。这样可以在摩托车的气缸盖和前轮之间的窄小空间中安装冷却器,从而能够抑制该摩托车总长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336309A
公开(公告)日:2002-02-20
申请号:CN01124463.1
申请日:2001-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4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其中:由本体部10和枢支部11构成经过发动机3上方朝前后方向配置的主构架5,将枢支部11的后端部连接到朝车座轨6下方倾斜配置的下构架7,将下构架7的前端部进一步朝下方伸出,形成下方伸出部12。在下方伸出部12设置支承片43和侧支脚安装部47。支承片43兼作发动机悬挂部44和主支脚安装部45,利用刚性大的下构架7承受发动机3、侧支脚28、主支脚29的大负荷。这样,可使车架小型化、轻量化,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017153.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踏脚台由杆状芯零件和使得芯零件的至少顶端部的下面露出、覆盖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构成的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中,能减少零件数及组装工时,将弹性体安装在芯零件。弹性体(26)一体地设有覆盖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状部(26a),及盖部(26b),盖部(26b)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横截面呈倒U字状,且一方面使得筒状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对芯零件(25)的顶端侧,一方面从上方覆盖芯零件(25),与筒状部(26a)连设成一体,芯零件(25)的位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28)与设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盖部(26b)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对卡定部(27)卡合,弹性体(26)安装在芯零件(25),使得弹性体(26)沿芯零件(25)的纵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17153.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踏脚台由杆状芯零件和使得芯零件的至少顶端部的下面露出、覆盖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构成的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中,能减少零件数及组装工时,将弹性体安装在芯零件。弹性体(26)一体地设有覆盖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状部(26a),及盖部(26b),盖部(26b)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横截面呈倒U字状,且一方面使得筒状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对芯零件(25)的顶端侧,一方面从上方覆盖芯零件(25),与筒状部(26a)连设成一体,芯零件(25)的位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28)与设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盖部(26b)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对卡定部(27)卡合,弹性体(26)安装在芯零件(25),使得弹性体(26)沿芯零件(25)的纵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5125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490692.2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在燃料箱的后部内置燃料泵时,避免缓冲单元的安装或座椅轨道成为阻碍。在沿着车身中心(CT)的一根主框架(50)的后端部焊接缓冲托架(58)。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的前端部(62a)以前方倾斜下降的方式弯曲而焊接于缓冲托架(58)的侧面。在缓冲托架(58)的比座椅轨道的前端部(62a)靠下方的后端部安装缓冲单元(60)。该安装部成为比燃料泵(76)的泵中心(PC)靠后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7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10029437.4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不进行繁杂的对准位置作业并能够提高尾灯周围的外观性。在两轮机动车(10)的后部安装有后挡泥板(47),该后挡泥板(47)包括:安装有把尾灯(48)的上方覆盖的后罩(46)的第一挡泥板(53)和配置在该第一挡泥板(53)后方的第二挡泥板(54),第一挡泥板(53)具备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覆盖尾灯下方的延伸部(57),第二挡泥板(54)具备延伸到第一挡泥板(53)上方的突出部(64),在该突出部(64)设置有尾灯支承部(68),在该尾灯支承部(68)安装有尾灯(48)。
-
公开(公告)号:CN101835679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2731.8
申请日:2008-10-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4 , B60K2015/03381 , B60Y2200/12 , B62J35/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燃料箱的供油口装置,在储存作为发动机用燃料的乙醇燃料的车辆用燃料箱(3)的上壁(3a)设有供油口(15a)及从该供油口(15a)向燃料箱(3)内延伸并收容供油枪(G)的供油引导筒(15),该车辆用燃料箱的供油口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供油引导筒(15)上安装有将供油引导筒(15)的下方开口部覆盖并容许燃料的流通且防止火的侵入的火焰防止装置(21)和阻止插入供油引导筒(15)中的供油枪(G)向火焰防止装置(21)抵接的油枪止动器(20)。由此,能够不使用长的供油引导筒,并且能够防止插入供油口中的供油枪所导致的火焰防止装置的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