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5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80092662.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J8/06 , B01D53/22 , C07C29/152 , C07C31/04
Abstract: 反应器组件(2)具备壳体(3)和在壳体(3)内绕中心轴(AX)配置的多个反应器(1)。在沿着与中心轴(AX)垂直的径向的截面中,壳体(3)与各反应器(1)的最短距离(D1)彼此等同。
-
公开(公告)号:CN118613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80019071.3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53/22 , B01D61/58 , C07C29/152 , C07C31/04 , C07B6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器模块(15),其具备预反应器(20)和配置于预反应器(20)的下游且具有分离膜(34)的膜反应器(30)。预反应器(20)中,由原料气体生成中间气体。中间气体含有液体燃料、水蒸气和残余原料气体。膜反应器(30)中,由残余原料气体生成液体燃料和水蒸气。分离膜(34)使中间气体所含有的水蒸气和作为由残余原料气体生成的生成物之一的水蒸气透过。
-
公开(公告)号:CN116867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80011553.X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7C1/04
Abstract: 甲烷制造系统(1)具备:共电解/重整单元(32)、以及对共电解/重整单元(32)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的控制部(60)。共电解/重整单元(32)以在第一电极(2)由CO2及H2O生成H2及CO的共电解模式和在第一电极(2)由共电解模式中生成的H2及CO生成CH4的重整模式中的任一者进行工作。控制部(60)使重整模式中的共电解/重整单元(32)的工作温度低于共电解模式中的共电解/重整单元(32)的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80001969.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1226 , H01M8/241 , H01M8/2484 , H01M8/12 , H01M8/2418 , H01M8/243
Abstract: 燃料电池单电池(10)具备:支撑基板(4)、至少1个发电元件部(5)、至少1个第一气体流路(43)、以及至少1个第二气体流路(44)。发电元件部(5)配置于支撑基板(4)上。第一及第二气体流路(43、44)在支撑基板(4)内从基端部(101)朝向前端部(102)延伸,并在前端部(102)彼此连通。至少1个第一气体流路(43)的截面积的合计值小于至少1个第二气体流路(44)的截面积的合计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52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80002263.7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2484 , H01M8/1226 , H01M8/2483 , H01M8/12
Abstract: 电池堆装置(100)具有:多个电化学单电池(10)、分流器(2)、气体供给部(12)、以及气体回收部(13)。分流器(2)具有:在电化学单电池(10)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的气体供给室(21)及气体回收室(22)。电化学单电池(10)的支撑基板具有第一气体流路及第二气体流路。第一气体流路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二气体流路在电化学单电池(10)的前端部彼此连通。气体供给部(12)在比分流器(2)的中心更靠排列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侧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气体回收部(13)在比分流器(2)的中心更靠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部侧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
-
-
公开(公告)号:CN119855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80058630.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10G2/00 , C07C29/151 , C07C31/04 ,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从含有碳氧化物以及氢气的原料气体向液体燃料转化的转化反应中的反应器的气体流入口附近处的反应效率降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体燃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使至少含有碳氧化物以及氢气的原料气体流入收容催化剂的反应器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转化反应由所述原料气体生成液体燃料的工序,所述原料气体还含有氧气,所述碳氧化物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相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比率为0.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730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59125.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氧化劣化及由挥发造成的磨损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依次包括:吸附工序、脱离工序、以及冷却工序。吸附工序中,向包含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供给含有酸性气体的待处理气体,使酸性气体吸附于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工序中,对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进行加热,使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冷却工序中,利用低于外部气温的冷却用媒体,对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9698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80059128.2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的脱离量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的回收方法包括吸附工序和脱离工序。吸附工序中,向包含酸性气体吸附材料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供给含有酸性气体的待处理气体,使酸性气体吸附于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工序中,对酸性气体吸附装置进行加热,使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脱离工序包括第一脱离工序,且至少在第一脱离工序之后包括第二脱离工序。第一脱离工序中,将第一脱离气体供给到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从而将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的酸性气体与第一脱离气体一同回收。第二脱离工序中,将湿度比第一脱离气体低的第二脱离气体供给到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从而将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的酸性气体与第二脱离气体一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365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39298.4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53/04 , B01D53/14 , B01J20/04 , B01J20/18 , B01J20/20 , B01J20/22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2 ,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酸性气体回收性能顺利恢复且能够减少运行成本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的再生方法及酸性气体吸附装置的运转方法、以及能够制造出具有优异的酸性气体回收性能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以与酸性气体吸附层接触的方式向酸性气体吸附装置供给酸性气体,使酸性气体吸附于酸性气体吸附材料;使酸性气体自酸性气体吸附材料脱离;以及向被实施了使酸性气体吸附的工序及使酸性气体脱离的工序的酸性气体吸附装置的酸性气体吸附层供给酸性气体吸附材料并使其附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