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元素示踪检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9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43981.X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元素示踪检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纤维的方法,属于元素示踪技术的应用领域,先在玄武岩纤维的浸润阶段添加重金属元素无机盐标识物,得到被标识的玄武岩纤维,再将被标识的玄武岩纤维与沥青混合料混合得到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并成型标准试件;用CT逐层扫描标准试件,并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从而判断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是否均匀。本发明能够准确定位玄武岩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情况,具有灵敏度高、定位定量准确等优势,实现了玄武岩纤维分散性的定量化评价。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6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87546.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再生微粉100~500份,偏高岭土500~900份,碱激发剂700~1000份,高效增活剂5~10份,玄武岩纤维3~18份,纤维分散剂1~5份,去离子水150~200份。本发明利用建筑固废代替水泥,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率,减轻了环境的负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本发明利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解决了地聚合物韧性差、早期收缩率大、易开裂的问题,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地聚合物,有利于地聚合物在我国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

    用于去污的松散颗粒净化层、构建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4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37188.6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1 C02F1/281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污的松散颗粒净化层、构建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需去除的道路径流污染物种类,进而确定道路径流污染物类型;针对道路径流污染物类型,选取适用于去除该类型污染物的松散颗粒的种类;确定适用于去除该类型污染物的松散颗粒的粒径大小,并对其进行筛分;确定松散颗粒构成的净化层的单层厚度;建立对应的松散颗粒净化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在长期污染物去除工作中,可以有效预估松散颗粒净化层的使用寿命,便于定期进行清理维护。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0580396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161603.9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包括薄型吸声板、复合吸声板、槽体、透明树脂板、立柱。薄型吸声板为带有波纹、孔洞的单壁薄板,复合吸声板为带有波纹、孔洞及消音材料的复合板,槽体内侧壁上设有双层卡槽,树脂板嵌插于卡槽上,交错布置于立柱之间,树脂板内表面贴有人造夜光石,树脂板间填充二氧化钛料包,本发明功能多样化,生态价值高,既实现了对道路噪音的阻断与消纳,又实现对汽车尾气的分解,还具有引流导向功能,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路用声屏障隔音效果差、功能单一等问题。

    去污透水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298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81695.0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污能力强、机械强度高的去污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骨料75%~80%;水泥13%~17%;水3%~6%;粉煤灰1%~2%;增强剂0.34%~0.73%;减水剂0.05%~0.09%。作为改进,所述骨料的10%~20%采用陶粒替代。去污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骨料湿润:在搅拌装置中加入包括陶粒的全部骨料和50%量的水,搅拌30s,使骨料表面湿润;(20)混料:将水泥、粉煤灰、增强剂以及减水剂加入表面湿润的骨料中,搅拌60s;(30)出料:把剩下量的水加入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分层装料插捣成型,养护得到去污透水混凝土。

    一种增强透水混凝土净化性能的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2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17401.8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透水混凝土净化性能的改良方法,包括:准备改良净化材料;根据生态透水混凝土的目标空隙率,确定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称取相应的骨料、水泥、水、增强剂和减水剂;称取准备的改良净化材料,将生态透水混凝土的部分成分按比例替换为改良净化材料;将替换后的骨料、总用水量30%—70%的水进行一次搅拌混合;然后将替换后的水泥与增强剂投入,进行二次搅拌;投入减水剂以及剩余的水,进行三次搅拌后获得搅拌料;将获得的搅拌料,分多层装料,每层装料后插捣多次,最后手工抹平,试件成型;取制得的透水混凝土试件,常温下静置后拆模,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通过本方法制得的增强透水混凝土达到更好地净化污水效果。

    一种精确快速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88796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946174.1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精确快速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装置,属于岩土分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机架,还由供水装置、快速饱和装置、土样柱、支座和渗流量测试装置组成;土样柱固定设置在支座上,供水装置和快速饱和装置固定设置在土样柱的上方并与土样柱上端的盖板相接,渗流量测试装置设置在支座的一侧,渗流量测试装置通过测试导水管与土样柱的下端相连接;本发明良好地解决了土壤饱和不充分、渗流量读数误差等问题,提高了装置测定的准确性,还实现了水力梯度的灵活调控,操作方便,精度高,成本投入低,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0580396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61603.9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8/0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声屏障,包括薄型吸声板、复合吸声板、槽体、透明树脂板、立柱。薄型吸声板为带有波纹、孔洞的单壁薄板,复合吸声板为带有波纹、孔洞及消音材料的复合板,槽体内侧壁上设有双层卡槽,树脂板嵌插于卡槽上,交错布置于立柱之间,树脂板内表面贴有人造夜光石,树脂板间填充二氧化钛料包,本发明功能多样化,生态价值高,既实现了对道路噪音的阻断与消纳,又实现对汽车尾气的分解,还具有引流导向功能,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路用声屏障隔音效果差、功能单一等问题。

    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868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04691.9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包括带侧腔槽体、盖板、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设置在侧腔槽体的U型槽中,在软式透水管内部填充部分细滤污料,软式透水管外的U型槽的槽体空间填充粗滤污料;侧腔内的底部填充植生土,上部填充尾气滤料;所述侧腔的外侧为绿化带;在支撑台上铺设连锁式盖板将U型槽封盖。本发明的结构具备强大的排水功能,减少路面雨水积存,保证交通、行人安全;内部填有粗滤污料、细滤污料及尾气滤料,具有良好的路表径流雨水净化、尾气处置功能;侧腔连通孔设计可有效排水,并使过滤后的水及时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干岛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