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21130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265367.5
申请日:2017-03-19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水联合冲洗的具有节水功能的马桶,主要包括:马桶体、密封圈、放气阀、加压球;密封圈置于马桶盖内,马桶盖上开设有放气阀,加压球与桶体相连。密封圈置于马桶盖内,马桶盖上开设有放气阀,加压球与桶体相连。冲水时,通过向封闭桶内加压,实现空气和水联合冲洗。冲洗完后,等桶体内的压力自然降低,将马桶盖打开,或者开启放气阀,将马桶盖打开二次使用。具有节约用水,不易堵塞,成本低,结构简单,干净卫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720138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271356.3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生植物根系富氧能力的测定装置,主要包括:玻璃容器、密封盖、水生植物培养液、进气管、出气管、待测植物、溶氧仪、石蜡、氮气。将培养液倒入玻璃容器后,用去离子水洗净根部的水生植物插入培养液,用石蜡密封空隙。用氮气吹脱去除氧气。将整个装置放于光照培养箱或室外光照充足处,测定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待测植物的溶氧仪读数减去空白对照,可以得到植物根部所释放的氧气的量。具有材料易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617754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162511.X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滨岸缓冲带的植物群落结构模式,适用于河流、湖泊、水源地滨岸带保护。包括滨岸缓冲带的坡度设计和植物群落结构;所述的河滨岸缓冲带的坡度为3%-5%,最佳为3%;所述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在滨岸缓冲带的近滨带种植水蓼群落植物,前滨带种植扒根草群落植物,后滨带种植茅草群落植物。有益效果是,通过滨岸缓冲带的坡度有效设置及植物群落栽植模式,能够使面源污染中氮、磷的去除效率最佳。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河道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20713112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271847.2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主要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系统、步行栈道、周边广场。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对社区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并在人工湿地前部设置集水池,上方建设木质步行栈道,湿地周边设置广场;人工湿地系统总深度为1.2~1.5m,池体采用混凝土,填料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细砂层、粗砂层、细砾层、粗砾层,池底铺设防渗层,细砂层上种植水生植物,污水在粗砂层以下流动。将人工湿地技术应用于社区的建设,集“中水处理”和“水景绿化”功能于一体,不仅省去灌溉用水、水景补水,还能提供再生水,保证景观用水的水质、水量,而且能减少占地、基建、设备、维护等多项投资,实现真正的“生态型社区”。
-
公开(公告)号:CN206783408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648008.8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氨氮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第一级人工湿地、第二级人工湿地和第三级人工湿地,第一级人工湿地和第二级人工湿地之间设有排污池,排污池两侧分别设有入口及出口,第一级人工湿地的出水口连接排污池的入口,排污池的出口连接第二级人工湿地,第二级人工湿地连接第三级人工湿地,第三级人工湿地的入水口低于排水口;每一级人工湿地中设有不同填料层,第一、二级人工湿地中还设有布水管和曝气管;排污池的内部设有折流板,排污池底部设有排泥斗,排泥斗上方设有排泥管路,排泥管路的一端设有吸泥口,排泥管路的另一端连接鼓风机。本实用新型既能过滤掉大体积污染物,还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206033479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634571.5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复合流组合式人工湿地,主要包括下向流湿地,水平潜流+表流湿地,上向流湿地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内由下向上铺设防渗层、碎石层、细砾层、粗砂层,粗砂层上种植水生植物。经预处理的污水,进入下向流湿地单元,通过穿孔布水墙流入水平潜流+表流湿地单元,再进入上向流湿地单元,上向流湿地单元采用集水管进行集水。该湿地系统综合了人工湿地的三种流态,具有适用范围广、出水水质高、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222791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046082.X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生物接触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床体、弹性填料、布水板、框架、布气装置、进水管、出水管。弹性填料设置于框架内,框架和填料、布水板、布气装置设置于床体内。弹性填料系于框架上,拴接绳下端系紧于框架底部,上端系成环状,不要拉紧,使每根填料能在水流的作用下,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呈流化态。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不容易堵塞,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设备和载体不易磨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958454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445739.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1/32 , C02F1/72 , C02F1/7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玻璃容器,玻璃容器内表面涂有铝箔,玻璃容器内设有紫外灯,紫外灯外设有中空的石英冷阱,石英冷阱内腔流入冷凝水,石英冷阱外设置表面涂有纳米级TiO2膜的螺旋状玻璃管,在玻璃容器的内壁与石英冷阱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内悬浮有颗粒状磁性复合纳米TiO2光催化剂,玻璃容器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和曝气器,玻璃容器的底部外侧设有磁性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TiO2膜及磁性复合纳米TiO2光催化剂,具有光催化剂可重复利用、易回收的优点,同时设有搅拌装置和曝气器使溶液流动并与催化剂充分接触,提高了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644209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18283.4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 Y02W30/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好氧发酵堆肥装置,它包括反应容器(1)、通风系统及尾气处理系统,反应容器(1)上设有进料口(3)、出料口(4)和取样口(5),进料口(3)、出料口(4)和取样口(5)均设有带密封圈的盖板(6);反应容器(1)内设有隔板(7),隔板(7)为透气结构,隔板(7)将反应容器分为上下两层,隔板(7)四周边缘均匀竖直布置曝气管(8),曝气管(8)从隔板(7)通至反应容器(1)顶部,曝气管(8)上均匀设有曝气孔(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容器中设置透气隔板和曝气管,通风曝气均匀,通氧速率和流量可控,提高了污泥的发酵效率;发酵过程产生的废气经过废气处理系统吸收,减少了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3582577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699085.8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2F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水体净化及生态修复的水面漂浮式陶粒填料生物反应器,属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在该生物反应器的空气泵(2)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穿孔管(1)中将冒出大量的气泡,穿孔管(1)周围的水在大量气泡的带动下不断上升,气泡和夹带有污染物的水体从陶粒(3)填料层曲折穿过并从塑料筐体(6)的四周流出,与此同时反应器底部外侧的水体不断补充到反应器中,以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能反复与陶粒(3)填料层上的微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大量微生物通过生物絮凝、生物吸附、生物氧化等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浊度、SS等,实现了污染水体的原位净化及生态修复。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净化及生态修复水体质量高且稳定,易挂膜,启动快,动力消耗小,运行成本低,不占用耕地;对水质浓度、水温、透明度具有更大的适应性;由于反应器的筐口捆扎了一圈浮体(4),所以该反应器可以方便地在水面浮动并移动到需要净化及生态修复水体的水域位置。同时对该反应器上部的浮体(4)和装饰物(5)进行美化,起到景观欣赏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