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688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14981.4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凸轮和连杆的复合式舱门展收装置,展收装置能够控制舱门不与周边结构发生干涉,用于完成较大厚度舱门的开合动作。本发明的舱门展收装置通过凸轮和连杆的运动配合,实现了舱门平动和转动的复合运动,通过舱门平动改变舱门转动位置,避免了展开过程舱门和周边结构发生干涉;本发明的舱门展收装置通过一组直齿轮带动凸轮和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利用一个动力源完成舱门的平动和转动;通过调整齿轮的减速比,可以调整凸轮和连杆件的运动关系,能够增大凸轮的行程,同时减小凸轮的压力角,使运动更加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60054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2723.6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7/00
Abstract: 一种准零刚度气浮式卸载装置,其屈曲梁支撑杆一端与转接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铰接块A活动连接;屈曲梁一端插入铰接块A的中空孔中,另一端插入铰接块B的中空孔中;屈曲调节顶丝与铰接块A固定连接,且屈曲调节顶丝对屈曲梁施加轴向压载荷;铰接块B与负载平台活动连接;负载平台的圆柱导向部分依次穿过轴承端盖A、转接平台、轴承端盖B的孔,直线轴承位于负载平台的圆柱导向部分与转接平台的孔壁之间,弹簧锁紧螺母位于转接平台的底面,且与负载平台上的圆柱导向部分固定连接,螺旋弹簧套在转接平台与负载平台之间的负载平台的圆柱导向部分上,螺旋弹簧一端与负载平台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端盖A上表面连接,且螺旋弹簧呈压缩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5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945183.9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标定与融合的六自由度位姿确定方法,其步骤包括:将n个传感器安装在基座刚体上,将相应的n个传感器合作目标安装在目标刚体上;将基座刚体与目标刚体置于m个不同的标定相对位置,进行标定数据采集;根据标定数据求解各传感器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和各传感器合作目标相对于目标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根据各传感器位姿标定结果和各传感器测量结果分别计算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对冗余位姿计算结果进行融合,确定目标刚体相对于基座刚体的相对位姿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多传感器测量六自由度位姿时,基座刚体、目标刚体、各传感器及合作目标坐标系不统一,以及冗余测量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716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609698.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2
Abstract: 一种二折式半刚性机械展开减速机构,它包含驱动单元、刚性头锥、柔性防热蒙皮、主体和多组运动杆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含绞车和缆绳;绞车安装在主体上,绞车通过缆绳与刚性头锥相连,以驱动刚性头锥可在轴向上朝着主体运动,刚性头锥与主体之间布置有与二者铰接并支撑刚性头锥的多组运动杆件单元,每组运动杆件单元为双折辐条同步翻折机构,以实现随刚性头锥运动而作折展运动,柔性防热蒙皮覆盖于多组运动杆件单元上并随运动杆件单元的展开而张紧。本发明采用双折辐条同步翻折机构,双折式辐条同步机构同步展开,收拢高度较低,展开后具有足够高的刚性,相比于同包络体积的刚性减速机构,具有更大的减速面积,从而具有更强的减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838674.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朴真 , 庄原 , 王波 , 满剑锋 , 杨建中 , 苏周 , 袁丁 , 邱慧 , 倪彦硕 , 黎彪 , 李林 , 张书洋 , 刘寅 , 邸高雷 , 梁东平 , 徐燕菱 , 丁锋 , 冀巍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摆动臂组件、柔性捕获组件、压紧座、释放装置及转轴组件;摆动臂组件通过夹持与负载固定连接,同时摆动臂组件和压紧座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压紧座用于与外部星体固定连接;压紧座中心设有释放装置,用于释放摆动臂组件;压紧座两侧设有柔性捕获组件,当摆动臂组件释放后,通过柔性捕获组件的柔性变形实现对摆动臂组件的捕获。本发明通过对负载的对称夹持,实现了比传统锁定关节更好的负载适应性,并降低了解锁冲击;通过摆动臂组件大间隙主动摆开,实现了不依赖于负载运动的分离动作,增加了分离可靠性;通过柔性捕获组件,实现了活动部件的轻量化可重复收纳,提升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74.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张朴真 , 庄原 , 王波 , 满剑锋 , 杨建中 , 苏周 , 袁丁 , 邱慧 , 倪彦硕 , 黎彪 , 李林 , 张书洋 , 刘寅 , 邸高雷 , 梁东平 , 徐燕菱 , 丁锋 , 冀巍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摆动式压紧释放装置,包括摆动臂组件、柔性捕获组件、压紧座、释放装置及转轴组件;摆动臂组件通过夹持与负载固定连接,同时摆动臂组件和压紧座通过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压紧座用于与外部星体固定连接;压紧座中心设有释放装置,用于释放摆动臂组件;压紧座两侧设有柔性捕获组件,当摆动臂组件释放后,通过柔性捕获组件的柔性变形实现对摆动臂组件的捕获。本发明通过对负载的对称夹持,实现了比传统锁定关节更好的负载适应性,并降低了解锁冲击;通过摆动臂组件大间隙主动摆开,实现了不依赖于负载运动的分离动作,增加了分离可靠性;通过柔性捕获组件,实现了活动部件的轻量化可重复收纳,提升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5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057876.1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3B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展开式薄膜遮光罩,能够满足星载大型载荷对大型化、轻量化、大收纳比可展开式薄膜遮光罩的需求。所述的可展开式薄膜遮光罩包括:可展开骨架、遮光薄膜和压紧释放装置;可展开骨架整体为斜切式六棱柱结构,具备沿高度方向折叠和展开的功能;遮光薄膜为斜切式六棱柱结构,覆盖在所述可展开骨架的外表面;当所述可展开骨架沿高度方向折叠或展开时,带动所述遮光薄膜展开或折叠。联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大连杆展开机构和小连杆展开机构同步展开或折叠;压紧释放装置用于所述可展开骨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压紧可展开骨架,使其保持在折叠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328314.X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大伸缩比自展开机构的动作辅助装置,属于空间展开机构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基座、弹簧拉杆、支架、拉伸弹簧、滚轮、连杆及紧实辊,基座上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连杆用于支撑紧实辊,连杆上设置滚轮及拉伸弹簧,弹簧拉杆通过弹簧与连杆连接,该装置利用四个滚轮联动,实现同步夹紧与松弛,使空间大伸缩比自展开机构径向约束精度得到保障,利用四个紧实辊与机构之间的滚动摩擦加大层与层之间的抱紧力,提高其展开后的刚度。本发明为空间大伸缩比自展开机构提供了动作辅助装置,解决了机构径向刚度差、承载能力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57876.1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3B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展开式薄膜遮光罩,能够满足星载大型载荷对大型化、轻量化、大收纳比可展开式薄膜遮光罩的需求。所述的可展开式薄膜遮光罩包括:可展开骨架、遮光薄膜和压紧释放装置;可展开骨架整体为斜切式六棱柱结构,具备沿高度方向折叠和展开的功能;遮光薄膜为斜切式六棱柱结构,覆盖在所述可展开骨架的外表面;当所述可展开骨架沿高度方向折叠或展开时,带动所述遮光薄膜展开或折叠。联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大连杆展开机构和小连杆展开机构同步展开或折叠;压紧释放装置用于所述可展开骨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压紧可展开骨架,使其保持在折叠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645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280086.3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异形结构航天器密封舱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监测方法,利用空间碎片撞击密封舱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和密封舱内气压下降速率进行撞击事件感知、定位以及密封舱是否被空间碎片击穿判断,能够满足异形结构航天器密封舱的在轨状态监测需求,属于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本发明通过声发射信号的频谱特征判断撞击是否为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事件,通过基于样本的区域定位算法,确定撞击位置,并结合密封舱内气压下降速率判断密封舱是否被空间碎片击穿,从而实现对异形结构航天器密封舱遭受空间碎片撞击事件的三级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