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1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87211.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1/00 , A01G22/60 , A01G7/06 , A01N61/00 , A01N43/38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37/44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观赏石斛附树生根的方法,涉及植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有萌生芽的石斛植株的根部浸泡生根液5‑30min,随后将根部紧贴于附着树干向阳处,捆绑固定;(2)移栽管理:每1‑5天喷施一次生根液。经该方法移植的石斛生根快、附着快、移栽成活率高,本方法操作简单,可在石斛专类园景观营造、林下经济种植、庭院兰花种植上应用,对石斛属植物在林业和园林上推广应用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756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1348525.9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爪哇棒束孢防治蚧壳虫的应用。本发明首次研究发现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对埃及吹绵蚧和扶桑绵粉蚧等蚧壳虫类昆虫具有很好的致病防治效果,可作为一种对蚧壳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活体生物农药,在蚧壳虫类昆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广阔应用前景。而且爪哇棒束孢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其分生孢子悬浮液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较目前的化学防治药剂相比,具有高效、绿色、对环境友好、环保、持效性强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在被开发为生防制剂用于蚧壳虫类昆虫的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83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58940.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9/02 , A01G27/00 , A01C23/04 , A01C23/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绿化管理系统,尤指一种天桥绿化实时监测与远程灌溉操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操控系统主要包括:灌溉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和种植装置;所述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箱、种植支撑架、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土壤pH值分析计;灌溉设备包括滴灌装置、供水装置、供料装置、智能调节装置和污水蓄水箱;远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的线路供电装置与控制终端;本发明通过土壤数据监测的反馈,能够在指定阈值进行指定时间灌溉,在常规天气运作节省人力、下雨天气运作节省用水,通过对植物根部土壤进行直接监测,克服灌溉误判问题,并且通过网络云平台配置,根据天桥绿化植物特定的土壤限制阈值设定灌溉策略,灵活灌溉。
-
公开(公告)号:CN1092756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48525.9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爪哇棒束孢防治蚧壳虫的应用。本发明首次研究发现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对埃及吹绵蚧和扶桑绵粉蚧等蚧壳虫类昆虫具有很好的致病防治效果,可作为一种对蚧壳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活体生物农药,在蚧壳虫类昆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广阔应用前景。而且爪哇棒束孢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其分生孢子悬浮液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较目前的化学防治药剂相比,具有高效、绿色、对环境友好、环保、持效性强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在被开发为生防制剂用于蚧壳虫类昆虫的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350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23550.X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蛀干害虫捕捉防治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害虫捕捉防治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用于对准害虫洞口的捕虫筒、用于对害虫进行捕捉的智能捕虫笼、用于收纳捕捉的害虫设有诱饵的收虫筒,所述智能捕虫笼设有用于感应害虫是否到达指定区域的感应装置、用于接受感应装置感应信号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堵住害虫出口的自锁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自锁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使得能够智能化的捕捉害虫,从而实现了幼虫或成虫活体的实验对象的获得,并且防止害虫对植物的钻蛀,实现了植物的健康上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73637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060132.3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尤其是本发明人从万寿菊中分离筛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SY3,对褐根病菌、美人蕉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白蝴蝶炭疽病菌、黑松叶斑病菌以及香蕉枯萎病菌等常见植物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在防治这些病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具有显著的生防作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而且,解淀粉芽孢杆菌是来源于植物体内的内生细菌,相比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法,对真菌性病害具有更加安全的生防效果;且其长期在植物体内,可与植物建立和谐共处、稳定发展的生存关系,与化学药剂相比,可以更加有效、稳定地发挥其生物防治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65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72629.0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绿化栽培基质智控混配生产线,其包括智控主机,以及均与智控主机连接的若干条物料筛选线、泥土粉碎线、混配线;泥土粉碎线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上料机、粉碎机以及第二上料机;物料筛选线包括依次相连接第三上料机、筛选机以及第四上料机;混配线包括与第二上料机的出料口相连接的第一储料斗、若干个与各第四上料机的出料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的第二储料斗;混配线还包括依次相连接的集料上料机、搅拌机、第五上料机及第三储料斗;第一储料斗和各第二储料斗分别通过皮带秤与集料上料机相连接。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将各物料均匀混合,形成合格的绿化栽培基质,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497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17011.5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6 , C12N1/14 , A01N63/00 , A01N63/02 , A01P3/00 , C12R1/465 , C12R1/01 , C12R1/065 , C12R1/125 , C12R1/11 , C12R1/885 , C12R1/865 , C12R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主要由以下菌体制成:细黄链霉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本发明的一种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通过选取细黄链霉菌作为拮抗菌,选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固氮菌、解磷菌以及解钾菌作为营养功能菌,使得其对烟草疫霉病病原菌形成一定的拮抗作用,能较有效的预防烟草疫霉病的伤害。本发明的一种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可以直接植物种植使用,也可以应用于接种堆肥,生产生物有机肥。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82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82171.7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施肥的时花种植方法。其基质的配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泥炭土、椰糠和珍珠岩混合均匀,在基质中加入过磷酸钙、复合肥,缓释肥以及生石灰,将以上各种原料混合均匀,适时喷洒水分,最后用薄膜覆盖基质3~5天,得到免施肥的时花种植基质。本发明的基质,肥料丰富,透气,透水又保湿,有利于时花根系生长,其营养全面,肥效长,时花生产整个过程不需追施肥料。利用本基质种植时花,可使花卉生产过程中省去施肥环节,大幅度减轻劳动用工数量,降低成本,还能获得优良品质的时花花卉。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50070.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尺度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城市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数据集,进行学习训练,分析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生物种群趋势分析,得到生物种群趋势预测模型。本发明中,通过集成高斯过程回归分析及增量学习策略,进行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的管理和动态预测,高斯过程回归分析提升了数据分析的精确度,使模型在维持高度灵活性的同时,捕捉生物活动的季节性变化和长期趋势,增量学习策略对模型进行实时更新,提供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提高监测方法的预测准确性、响应速度和系统匹配能力,为城市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