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394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886380.3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夹具及测试装置,用于膜电极封装的夹持,该燃料电池夹具包括沿膜电极封装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端板、第一绝缘板、第一集流板、阳极板、阴极板、第二集流板、第二绝缘板、第二端板,膜电极封装可固定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其中:第一端板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阳极气路入口、阳极气路出口、阴极气路入口及阴极气路出口,且阳极气路入口与阴极气路出口相邻;第一绝缘板、第一集流板、阳极板、阴极板、膜电极封装上形成有气路通道,气路通道与阳极气路入口、阳极气路出口、阴极气路入口及阴极气路出口均连通;该燃料电池夹具可降低膜电极性能测试误差,并提高燃料电池夹具的耐久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32644.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202 , H01M8/1213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堆。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阳极集流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阳极集流层、第一单电池、第一阴极集流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阴极集流层和第二单电池;第一单电池和第二单电池各自独立地包括阳极层、电解质层和阴极层;阳极层远离电解质层的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供燃料气体流通的流道;第一单电池的阳极层面向第二阳极集流层,第二单电池的阴极层面向第二阴极集流层;第一阳极集流层与第一阴极集流层形成电连接,第二阳极集流层与第二阴极集流层形成电连接,以串联第一单电池和第二单电池。该对称SOFC的原料利用率高,集流面积大,并易于组装成电池堆。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2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74851.0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析氢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催化析氢电极的一体式NiSe@Ni3Se2/NF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电催化析氢电极的一体式NiSe@Ni3Se2/NF复合电极材料,具有纳米片交错多孔结构特征,这种互连式的纳米片结构有利于电子转移传输,提高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小片层纳米片交错结构能够获得更多的相界面和活性位点,增强材料本征活性,从而得到高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75320.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C25B1/042 , C25B15/08 , C25B15/021 , C25B9/67 ,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中分离气体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的分离方法包括:通过蒸发器将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并在固体氧化物电堆中对水蒸气进行电解,阴极产出产物氢气与未反应水蒸气的混合物,阳极产出氧气;将产物氢气与未反应水蒸气的混合物送入气体分离装置中进行分离;将在电堆阳极产生的氧气通过通入空气来带走排出;分别收集分离出的产物氢气和未反应的水蒸气,并将收集的未反应的水蒸气送回工艺流中进行重复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与装置通过将水蒸气与氢气分离,并将收集的未反应的水蒸气送回工艺流中进行重复利用,既能提高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中水蒸气的利用率,也能降低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的能量消耗,进而提高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4965.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潘军 , 雷金勇 , 陈蔼峻 , 张行 , 卢彦杉 , 何彬彬 , 詹之林 , 黄子娟 , 钟美玲 , 黄旭锐 , 郑海光 , 于丰源 , 杨怡萍 , 江军 , 徐钦 , 王波 , 王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风光氢储耦合系统两阶段优化规划方法、系统及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对风光氢储耦合系统进行电解制氢设备数量和储氢罐容量两个阶段的优化,并且对风光氢储耦合系统中的电解制氢设备进行精确建模,充分考虑地区风电光伏资源特性,有效保障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速度,优化结果可为规划人员判断分析提供最直观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21829.X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C25B11/091 , C25B11/065 , C25B1/04 , C01G51/04 , C01G39/0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能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分散包覆型Co3O4/MoS2/CC异质结构析氢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钴基MOF纳米锥作为前驱体模板,通过离子交换及原位硫化制备高分散性的Co3O4/MoS2/CC异质结构,制备的高分散包覆型Co3O4/MoS2/CC异质结构自立式电极材料用作酸性电析氢反应时,达到10mA·cm‑2电流密度的过电位仅需86.1mV,Tafel斜率为104.4mV·dec‑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析氢催化性能与稳定性。本发明采用常温反应与水热合成相结合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78146.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SOC技术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风电场、光伏阵列、蓄电池、RSOC制氢发电系统、储氢系统,该系统用于风光电的多元消化;此外,在基于RSOC技术的风光‑氢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中,首先采集风电功率、光电功率、蓄电池、RSOC系统、储氢系统及负荷需求的实时状态,采用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方法确定RSOC系统的运行模式、RSOC系统的运行功率和蓄电池的分配功率,从而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性能,使整个风电‑氢综合系统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行,稳定实现系统稳定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4093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87808.9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陈蔼峻 , 潘军 , 雷金勇 , 张行 , 卢彦杉 , 何彬彬 , 詹之林 , 黄子娟 , 钟美玲 , 黄旭锐 , 江军 , 徐钦 , 郑海光 , 于丰源 , 杨怡萍 , 王波 , 王炜
IPC: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24 , H02J3/28 , H02J3/30 , H02J3/32 ,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复合储能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系统中,电网复合储能优化调度装置、氢燃料电站、电解制氢站、储能电站以及储氢站形成控制电网的闭环,进行更科学的电网调峰调频控制。方法中,控制逻辑上,当发现短时平衡无法满足时,区分“电网出现中小幅度的功率调整问题”、“电网需要进行较大幅度且间歇性的功率调整问题”、“电网出现较严重的功率缺额”等情况分别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面向可再生能源的复合储能技术中,没有考虑电力系统在不同尺度的电力电量平衡、导致调峰调频粗糙、电网系统整体的能效不高、能量转移路线不科学导致能耗过高以及电制氢成本高导致方案整体可行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1075.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系统发电技术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燃料电池、负荷预测模块、检测模块、控制器;负荷预测模块用于根据燃料电池的历史负荷数据和预先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燃料电池的供电负荷;燃料电池用于根据预测的供电负荷向目标设备供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设备的实际负荷并发送给负荷预测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实际负荷调整燃料电池的供电负荷;负荷预测模块还用于根据实际负荷对预先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修正。通过根据历史负荷预测燃料电池供电负荷的方式决定燃料电池输出的负荷,然后通过检测目标设备的实际负荷的方式对预测模型进行反馈调节,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的供电准确度,进而提高燃料电池的供电稳定性,保证目标设备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5240.4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1M8/04089 , H01M8/24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SOFC能源系统,本申请通过在SOFC电堆的阳极出料口一侧与阴极出料口一侧设置了尾气排放管道,利用该尾气排放管道将燃料回路与氧化剂回路相连通,由于这两条回路连通位置都是SOFC电堆的直接下游,借助压力势能的作用使得两条回路的压力水平保持相等,通过避免压力差,使得陶瓷密封件上的应力得到了缓解,从而延长了SOFC电堆及其系统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