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45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01208.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魏建荣 , 李飞伟 , 梁永昌 , 卢迪勇 , 刘树安 , 言宇 , 杨悦群 , 张文冰 , 谢树和 , 张柳斌 , 袁志聪 , 尹浩扬 , 刘灵蛟 , 刘雪敏 , 卢嘉恩 , 温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保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保护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及电路结构。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的基础上,增加综合继电保护装置、电流互感器和零序电流互感器,当负荷正常运行时,综合继电保护装置不动作;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对出线柜实现定时限过流、速断、零序、温度、瓦斯保护以及电压监测多功能保护;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电流突然增大数倍,熔断器快速熔断,切除短路故障,达到速断效果。本发明的投资成本小,运行成本低,克服了断路器保护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和传统组合电器不能精准确定过负荷电流动作值和每次保护动作后须更换熔断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4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901206.5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梁永昌 , 魏建荣 , 叶学时 , 何海生 , 何德良 , 刘访 , 尹志航 , 谢树和 , 袁志聪 , 张文冰 , 莫国驹 , 周国华 , 万志恒 , 甘向锋 , 彭国斌 , 邹小辉 , 江春潮 , 陈裕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保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保护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及电路结构。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的基础上,增加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和电流互感器,通过电流互感器的设置对电路电流进行监测:当负荷正常运行时,综合继电保护装置不动作;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对出线柜实现定时限过流保护;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电路电流突然增大数倍,熔断器快速熔断,切除短路故障,达到速断效果。本发明的投资成本小,运行成本低,克服了断路器保护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和传统组合电器不能精准确定过负荷电流动作值和每次保护动作后须更换熔断器的问题,实现对出线柜的定时限过流保护与速断保护的双重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450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14991.6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绞磨机作业的安全监控系统,用于解决绞磨机的操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绞磨机的实时作业情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预先设置于绞磨机作业路线上的监测点、安装于绞磨机上的实时视频监控单元以及设置于监测点上的摄像单元;其中,摄像单元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实时监控单元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摄像单元能够对绞磨机作业路线上的监测点进行实时摄像,并且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以将实时视频传输至实时视频监控单元,操作人员通过实时视频监控单元便能实时获取监测点的绞绳、导线、电缆的拉动位移情况,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危险,防止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67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286953.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保护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配电网环境监测设备、配电网智能保护终端,其中,所述配电网环境监测设备,用于采集目标监测位置的环境数据,如果所述环境数据达到所述配电网环境监测设备的预设预警条件,则确定所述预设预警条件对应的预警级别,将所述预警级别发送给所述配电网智能保护终端;所述配电网智能保护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预警级别,确定与所述预警级别对应的预设保护策略,基于所述预设保护策略对所述配电网执行相应的保护措施。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更加快速、有效及自动化的对配电网进行保护,从而降低对配电网保护的人工成本以及提升对配电网进行保护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0797536.3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1R11/03 , H01R11/09 , H01R4/38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沟线夹,包括并沟夹座和夹紧件,所述并沟夹座包括水平设置的基片以及连接在基片两端的夹片,所述夹片向内弯曲并形成用于固定导线的U型夹槽,所述夹紧件包括平放在基片上表面的锁止块以及滑动安装在锁止块两端的导电夹块,所述锁止块的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两端导电夹块并驱动导电夹块夹紧导线的驱动件,所述夹片的侧边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穿设有电表线,所述夹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电表线与导电夹块连接的紧定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驱动件带动导电夹块夹紧导线,并利用紧定件将电表线和导电夹块压紧,操作简单易行,既可以完成两条导线的并线作业,也可以实现电表线与导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79825.5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线制作工具及方法,其中拉线制作工具包括支撑座、楔子和折弯组件,支撑座上凹陷设置有定位槽,且定位槽沿第一方向贯穿支撑座的两个侧面,定位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件,钢绞线沿第一方向穿过定位槽,楔子沿钢绞线上表面插设于定位槽内并抵紧于限位件,折弯组件包括折弯件,折弯件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摆动折弯件以压紧钢绞线沿楔子的折弯面弯曲。通过转动摆杆以带动折弯件绕支撑座转动,将钢绞线压紧至楔子上并沿楔子的折弯面弯曲,以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手动掰弯钢绞线,安全可靠,且弯曲时能够借助支撑座对折弯件的支撑力推动折弯件,减少作业人员主动力气的输出,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效提升拉线制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55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111495961.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视化智能锁的防误操作智能管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工作人员将操作配网箱柜的站点信息通过手机APP上传至管控主机;步骤二、管控主机根据配网箱柜的站点信息生成防误操作票以及智能锁控关联数据下发至工作人员手机APP;步骤三、工作人员手机APP接收下发的防误操作票以及智能锁控关联数据并存储于本地。本发明设计了动态安全防误系统,结合逻辑操作、远程授权和实时记录功能,同时为满足配网箱柜频繁操作的特性,将开票流程简单化,在实现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便捷性,在操作开始前中后进行把控和录像,有效起到安全管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7701.6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负荷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接入配变台区所关联的各用户的待使用历史日负荷数据,并对待使用历史日负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待使用特征曲线集合;基于预先确定的日负荷曲线预测集合和待接入负荷的用电参数,确定与待接入负荷相对应的第二待使用曲线集合;基于所述第二待使用曲线集合以及所述第一待使用特征曲线集合,确定所述待接入负荷接入各待接入相后的至少一个待使用评估值;基于各待接入相所关联的至少一个待使用评估值,确定所述待接入负荷所对应的目标接入相,以将所述待使用负荷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相,达到三相电压平衡,进而提高供电质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9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038712.9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表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安装底座及电表箱。电能表安装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多个固连于所述底板的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多个二次接线固定装置与待安装电能表的多个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且间隔相同,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弹性绝缘外皮、导电块和绝缘固定块,导电块部分穿设于所述绝缘固定块中,弹性绝缘外皮套设在导电块外并固定连接于绝缘固定块,所述导电块和所述绝缘固定块分别固连于底板,所述弹性绝缘外皮能够沿所述二次接线固定装置安装方向压缩。实现了电能表更换工作的高效安全,同时有效避免错误接线对电能表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6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727488.0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量自动化终端维护装置及维护系统,所述维护装置包括USB接口、存储部件、线束和数据转换器,以及连接在数据转换器一端的若干个终端接口,通过将上述部件整合,避免了接口多而导致操作繁杂,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