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8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74923.5
申请日:2019-12-12
发明人: 宋亚凯 , 张一茗 , 张文涛 , 王子驰 , 程宝改 , 李少华 , 李得祥 , 何莉鹏 , 张琳 , 王增刚 , 张旭 , 井琼琼 , 李琼可 , 左琪 , 刘亚培 , 杜丽平 , 李良权
IPC分类号: G06K9/6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于合闸识别来说:采集标准分闸图像,进而得到触头合位置图像Ic;提取触头合位置图像Ic中面积最大的前三个图像块轮廓并计算面积,记录其面积为a1、a2、a3;进而得到合闸对比灰度图Ic1;采集隔离开关的状态图像,得到状态灰度图Im;用所述合闸对比灰度图Ic1减去所述状态灰度图Im得到合闸差值图像Ic2;相应的,也进行提取、计算,并且将提取、计算的结果与上述a1、a2、a3分别进行比较,以确定合闸匹配度;根据所述合闸匹配度、分闸匹配度判断是否分合闸到位。分闸识别类似。本发明的方法算法实现简单、实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83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57787.X
申请日:2018-09-11
申请人: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分类号: B08B6/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GIL装置及微粒捕捉器。其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微粒捕捉器,微粒捕捉器在使用时靠近筒体内中心导体一侧的表面为绝缘面,在筒体的轴向上,筒体具有位于微粒捕捉器的至少一侧且内壁面为导电壁面的壁面导电段,微粒捕捉器与筒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用于收集微粒的屏蔽区。本发明的GIL管道的筒体内壁面与微粒捕捉器相邻的部位为壁面导电段,使得金属微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筒体的轴向和径向跳动,微粒运动到壁面导电段时受到的电场力较大,微粒运动较快,微粒捕捉器一侧的表面为绝缘面,与微粒捕捉器接触到的金属微粒不会再次带电,使金属微粒可以被微粒捕捉器捕捉。
-
公开(公告)号:CN10953414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1210826.5
申请日:2017-02-10
申请人: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式断路器灭弧室吊运工装,罐式断路器灭弧室吊运工装包括连接架和安装在连接架上的配重,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用于与灭弧室盖板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架上还设有用于与起吊机构相连的起吊吊装结构。采用本发明罐式断路器灭弧室吊运工装,通过配重代替体积庞大的连接架来平衡灭弧室的重量,结构简单、体积小、吊运过程十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8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366762.8
申请日:2018-11-16
发明人: 郭东方 , 程宝改 , 贺永明 , 王刚 , 芦阳 , 彭涛 , 李琼可 , 徐钢 , 陈康康 , 杨琼 , 苑国旗 , 李全和 , 张新建 , 刘贯伟 , 雷建召 , 张磊 , 黄广烨 , 王涛 , 李英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动弧触头装卸工装,包括用于围挡动弧触头的触指的外护套和用于向上穿入所述外护套并与外护套同轴连接的顶杆,外护套下端设有供动弧触头向上插入的开口,所述顶杆伸入外护套的一端连接有下大上小的锥状的抵顶头,所述顶杆上于抵顶头的周围位置套装有外胀套,所述外胀套包括间隔设置有开缝的圆周侧壁,所述开缝自上而下沿外胀套轴向延伸,所述开缝将外胀套的侧壁分割为上端一体相接的触片,通过外护套内侧壁和触片均匀胀紧触指,防止触指发生严重变形;断路器动弧触头装卸工装本身结构和结构间的配合关系非常的简单,使动弧触头的拆装过程都很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153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07457.7
申请日:2019-05-16
IPC分类号: B23K37/05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体法兰焊接定位工装,筒体法兰焊接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分别设有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分别用于与待焊接壳体的上法兰外周面和下法兰外周面以点接触的形式沿筒体法兰径向定位配合或者以线接触的形式沿筒体法兰径向定位配合,所述线接触是以平行于筒体法兰轴线的直线接触;支撑架上还设有竖直定位面,竖直定位面用于与待焊接壳体的侧支管的法兰端面沿侧支管轴向定位配合;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支撑放置到待焊接壳体的水平放置平台上的支撑结构,提高壳体的焊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25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7459.6
申请日:2019-05-16
IPC分类号: B23K37/053
摘要: 本发明涉及筒体法兰焊接定位工装,筒体法兰焊接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外周面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分别设有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分别用于与待焊接壳体的上法兰外周面和下法兰外周面定位配合,使得上法兰和下法兰的轴线重合;支撑架上还设有竖直定位面,竖直定位面用于与待焊接壳体的侧支管的法兰端面沿侧支管轴向定位配合;上定位部、下定位部和竖直定位面水平居中布置;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于与待焊接壳体的水平放置平台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使上定位件、下定位件沿竖直方向排列,提高壳体的焊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367693.2
申请日:2018-11-16
IPC分类号: G05B19/042
CPC分类号: G05B19/0423 , G05B2219/252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智能开关及其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层和执行层;主控层包括控制主机、状态监测主机和合并单元;执行层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至少一个开关操动机构;开关操动机构包括控制单元、执行单元、传动结构和位置传感器;控制单元连接相应开关设备的控制端,以及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主机和状态监测主机与各开关操动机构的控制单元连接,控制主机向各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各控制单元将相应开关的状态信号发送给状态监测主机;合并单元连接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各开关操动机构处设置控制单元,采用光纤连接,提高了智能高压开关设备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932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69499.0
申请日:2018-10-29
发明人: 宋亚凯 , 张一茗 , 张文涛 , 姚永其 , 金光耀 , 李少华 , 高群伟 , 张博 , 王子驰 , 郭煜敬 , 李得祥 , 王春艳 , 李琼可 , 张琳 , 程宝改 , 刘力 , 郝相羽
IPC分类号: G06T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力设备红外测温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和装置,属于红外测温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得电力设备的红外测温灰度图像;然后根据红外测温灰度图像的灰度值点阵,统计各灰度值所包含的像素点数量;之后计算红外测温灰度图像的感兴趣区域灰度值的下限值;最后对红外测温灰度图像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本发明首先确定出感兴趣区域的灰度值范围,对重点发热部位进行图像增强算法处理并显示,提高了图像增强的效果,为故障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533969.0
申请日:2023-11-16
申请人: 西安平高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友鹏 , 李皓然 , 杨欣可 , 程艳杰 , 王俊 , 马明乐 , 张永辉 , 闫振靖 , 李琼可 , 吴雪龙 , 赵军 , 王佳维 , 任柯毓 , 董逸涵 , 姬彤 , 王静韬 , 徐文清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直流制氢变流器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BUCK电路组和第二BUCK电路组,所述第一BUCK电路组和第二BUCK电路组的输入侧并联构成用于连接光伏侧的输入端,输出侧也并联构成用于连接制氢电解槽的输出端;所述第一BUCK电路组包括若干个输入侧并联、输出侧也并联的第一BUCK电路,所述第二BUCK电路组包括若干个输入侧并联、输出侧也并联的第二BUCK电路,所述第一BUCK电路开关的容量大于第二BUCK电路开关的容量。相比现有技术增加额定电流较大的BUCK电路组的开关频率并增设BUCK电路的数量来提高响应速度并保证制氢功率的方式,本发明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31050.2
申请日:2023-02-17
申请人: 西安平高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德信东源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智能接线装置与太阳能发电装置。该接线装置包括盒体,在盒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器公头以及连接器母头,在盒体上还引出有用于与其他光伏组件智能接线装置串联或接入逆变器的两根长度不等引线;两根引线的且满足在两个相邻的光伏组件智能接线装置安装使用时,其中一个的长引线与另一个的短引线的长度总和不小于两个接线装置之间的间距而能够对接,其中一个的短引线与另一个的短引线的长度总和小于两个接线装置之间的间距而无法对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接线装置引线不易辨别,存在对插错误风险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