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同轴双锭绕卷机构及其收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0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8228.3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同轴双锭绕卷机构及其收卷控制方法,其中,收卷轴上设置有两锭卷筒,实现两根碳纤维纱线的同步收卷,通过直线模组上的两个导纱架配合压辊机构实现两卷筒的均匀收卷,通过张力机构中的张力轮张紧纱线,并由第二气缸提供恒定的拉力,确保收卷质量。当纱线出现松动情况时,第二气缸通过摆动架驱动张力轮移动并再次将纱线张紧,同时张力轮的移动将松动的纱线存储在张力机构的导轮之间,通过储纱的方式实现对松动纱线的张紧。张力轮的移动会改变纱线上的张力,通过对应摆动架设置的限位机构避免张力异常情况下摆动架在第二气缸作用下损坏,使纱线在张力允许范围内进行持续收卷。

    一种同轴双锭收卷设备及其收卷张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75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8292.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双锭收卷设备及其收卷张力控制方法,其中,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轴和沿其轴向依次套设其上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收卷机构中的同一收卷轴上设置有两锭卷筒,实现两根碳纤维纱线的同步收卷,提高收卷效率;在直线模组上设置有第一导纱架和第二导纱架且分别与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对应设置,分别实现两卷筒轴向的均匀排纱,张力机构中对应两收卷卷筒设置有第一张力组件和第二张力组件,用于分别调节两根碳纤维纱线的张力,其中,第一张力组件和第二张力组件通过连杆相连,第二张力组件与气缸相连,通过一个气缸实现整体张力机构的调控,维持碳纤维纱线的恒张力收卷过程,确保收卷质量。

    一种碳纤维收卷系统及其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7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49244.2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收卷系统及其布设方法,导纱辊和牵引辊的主要作用是牵引纱线,导纱辊上的限位环槽起到纱线定位作用;通过分纱梳上的一排竖直圆辊对牵引辊导出的纱线进行分纱,并将分配纱线带送至对应收卷机位置,通过收卷机对分配纱线进行收卷。通过沿纱线输送方向设置的若干分纱梳,对输送至匹配收卷机处的纱线进行限位支撑,避免纱线悬空输送过程中出现堆叠扭曲现象,规范纱线在导向收卷机的输送工序。上纱时将分纱梳全部集中滑动到靠近牵引辊一侧,按照纱线排布顺序与分纱梳一一对应统一集中上纱,上完纱后将各分纱梳沿第一方向依次移动至匹配收卷机位置,优化了收卷机收卷效果。

    一种碳纤维展纤放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5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51163.6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材料预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展纤放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碳纤维展纤放卷系统包括沿纱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纱架、集纱架和展纤收卷机构;放卷纱架包括设置其上的多个涨紧轴,涨紧轴通过放纱电机驱动转动,对应涨紧轴的旋转轴心设置有传感器;收卷机构包括牵拉辊,牵拉辊通过牵拉电机驱动转动。启动放纱电机对套设于涨紧轴上的卷筒进行放卷,启动牵拉电机对放卷出的纱线进行牵拉输送;通过传感器监测涨紧轴处放卷卷径,并根据设定张力值调节放纱电机扭矩;采集放纱电机的温度变化量,并对放纱电机进行扭矩补偿。实现展纤机放纱电机高精度控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温度补偿功能,保证了纱线张力的高精度控制。

    一种碳纤维双工位双锭收卷机及其割纱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5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53915.2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收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双工位双锭收卷机及其割纱控制方法,其中,将纱线依次绕卷通过排纱机构和压辊机构至收卷轴上的卷筒,收卷机构配合排纱机构实现纱线沿卷筒轴向的均匀收卷,当卷筒上纱线收卷至满卷状态时,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转盘转动,使满卷卷筒远离导纱架,且空卷卷筒靠近导纱架,使纱线开始在空卷卷筒上进行收卷,完成换卷操作,在开始进行下一空卷卷筒时通过割纱机构将两收卷轴之间的纱线割断,便于满卷卷筒的自动下料操作;割纱机构中第二气缸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摆臂上的割刀进行割纱操作,在通过自动换卷实现连续收卷过程中,实现自动割纱操作,提高收卷效率。

    一种电机触发角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20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134522.5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触发角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长力臂下若干触发角对应的电机拉纱张力值;在获取的电机拉纱张力值中选取所需张力M所在的张力区间;对所需张力值M所在的张力区间的触发角区间使用插值法,以设定间隔扩充触发角区间;在扩充后的触发角区间中选中所述所需张力值M的邻近两张力值X1和X2;在X1和X2之间按照设定间隔继续使用插值法扩充X1和X2之间的数据;从X1和X2扩充之后的数值中选取并输出所需张力值M对应的触发角。本发明通过测出触发角对应的电机拉纱张力值,再通过两次插值法对数据进行扩充,从而找到所需张力值对应的触发角,提高了触发角计算的效率。

    一种降低3D投影承载面误差的铺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6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1422238.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3D投影承载面误差的铺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铺设的顺序对纤维织物布片的标准形状进行设计;取其中一层作为基准层;以基准层为基准,对位于基准层之上层级的标准图形根据距离基准层的层数差进行等比例的缩小,对位于基准层之下层级的标准图形根据距离基准层的层数差进行等比例的放大;将经过放大和/或缩小后的形状按照铺设顺序逐一的通过投影仪进行显示,并投影至铺布平台;在铺布平台上根据投影范围进行铺布。本发明中通过基准层的选择,使得各层之间的投影图形获得比例变化的基准,通过相对于基准的变化对投影过程中自上而下投影距离的缩短进行弥补,保证最终的投影范围。

    一种恒张力放卷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9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02236.3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展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张力放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设置有转轴,纱筒固定在转轴上并跟随转轴转动以实现放卷;摩擦盘,固定在转轴上,摩擦盘与转轴同轴心设置,并且设置在转轴上靠近固定板的一侧,摩擦盘与转轴同步转动;驱动件,固定在固定板上,且朝向摩擦盘设置,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有摩擦带,驱动件驱动摩擦带与摩擦盘接触,使得转轴转动时受到反向的摩擦力;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在纱架上,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控制器,与驱动件以及力传感器电连接,通过调整驱动件施加在摩擦盘上的压力来控制力传感器的上的数值稳定,从而实现恒张力放卷。

    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13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220356.1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在喷墨装置的前端设置主动辊,在喷墨装置的后端设置被动辊,且根据以下公式对主动辊的转动速度进行设定:V主动辊=kV,其中,V主动辊为对纤维织物进行传送的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V为纤维织物裁切处的传送线速度;k为大于1的系数,且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的表面材质而设定。本发明中,在喷墨装置的前后端分别设置主动辊和被动辊,且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通过大于1的系数k而放大,可使得主动辊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代替原本裁切处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使得织物获得稳定的速度且不会在主动辊的前端形成不可控的储线情况,纤维织物因主动辊的转动而引起的位移与裁切处带动纤维织物的位移一致。

    织物标记喷绘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73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66944.5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织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喷枪和比例阀,比例阀调节喷枪中墨水的喷出压力,喷枪中的墨水成圆锥状喷射,喷射范围的直径D的计算模型如下:其中,H为喷枪的喷墨点到织物之间的距离,单位与直径D相同;K1和K2均为常数;P1为实际喷射过程中喷枪的喷射气压;Δα为理论上喷枪中心线与喷墨边界的最小夹角;ΔP1为与Δα所对应的最小气压。本发明中,通过建立喷射范围的直径的计算模型,可根据喷枪的喷墨点到织物之间的距离、实际喷射过程中喷枪的喷射气压和理论上喷枪中心线与喷墨边界的最小夹角和对应的最小气压共同对字体宽度进行调节,定量和变量的控制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