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25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261087.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方法及应用。所述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包含引物XdCOIF、XdCOIR、Xd16SF和Xd16SR,其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具有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引物和双重PCR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小圆胸小蠹鉴定的高准确率,减少DNA样本量的消耗,而且可以明显缩短鉴定时间,克服了以往依据形态特征鉴定小圆胸小蠹的局限性问题,适用于小圆胸小蠹昆虫的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438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49106.X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1/6851 , C12Q2600/158 , C12Q2600/166 , C12Q25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色瓢虫在不同因子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组合及其应用。具体地,异色瓢虫在不同因子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组合方案为:不同温度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组合为18S、28S和GAPDH,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组合为18S、28S和HSP90,不同龄期组合为18S、28S和HSP70,不同组织组合为18S、28S和RP49。本发明首次确定了异色瓢虫在四种因子下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组合,为研究异色瓢虫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龄期和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水平提供了内参基因的选择依据,为研究异色瓢虫的基因功能以及RNAi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6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09220.X
申请日:2024-10-10
IPC: A01M2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驱虫装置及超声波驱虫机器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驱虫装置的驱虫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用于带动第一超声波组件和第二超声波组件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组件用于带动第一调节组件运动,以调节第一超声波组件和第二超声波组件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可将超声波组件的范围扩大,在针对害虫处在农作物的多个位置时以及在针对不同农作物时,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驱虫效果,应用范围更广,更灵活;另一方面两个调节组件实现三个运动,减少了一个调节组件的使用,使超声波驱虫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25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76600.9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g‑SiO2纳米复合材料在柑橘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柑橘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优化了Ag‑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Ag‑SiO2纳米复合材料对柑橘木虱和柑橘溃疡病菌具有较高的毒性,可作为柑橘木虱的有效杀虫剂,也可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用于柑橘溃疡病的防治,为柑橘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一种新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73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911843.6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113 , C12N15/89 , A01K67/033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纹夜蛾致死基因titin及其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昆虫生物防治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纹夜蛾致死基因titin的编码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斜纹夜蛾致死基因titin或/和编码蛋白在昆虫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降低基因titin在斜纹夜蛾幼虫中的表达,造成幼虫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为实现斜纹夜蛾的绿色精准防控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1087.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方法及应用。所述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包含引物XdCOIF、XdCOIR、Xd16SF和Xd16SR,其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具有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引物和双重PCR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小圆胸小蠹鉴定的高准确率,减少DNA样本量的消耗,而且可以明显缩短鉴定时间,克服了以往依据形态特征鉴定小圆胸小蠹的局限性问题,适用于小圆胸小蠹昆虫的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91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596222.2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联用的杀虫药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氏白僵菌菌株SB010,于2018年4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59。本发明所述杀虫药以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为主要活性成分。本发明研究发现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的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可以显著减少苦参碱和布氏白僵菌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且对环境友好,无抗药性的产生,在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解决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问题,且具有绿色、环保、无公害、持效期长的优点,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023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60684.6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M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光膜在趋避柑橘木虱中的应用及趋避柑橘木虱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光膜能反射波长小于340nm和大于420nm波段的光,将其铺设在植株所在地面,且反光膜的铺设边界比植株树冠水平投影宽至少1米,并保证阳光能够照射在反光膜上。本发明发现能够反射特定波长光的反光膜,对于柑橘木虱具有明显的趋避作用,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将上述反光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从而达到趋避柑橘木虱,降低黄龙病发生率的目的,提升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480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3372.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诱捕部分和收集部分,其中诱捕部分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束引诱蝗虫;收集部分用于收集并监控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并为整个装置供电。本发明所述蝗虫监测诱捕仪根据蝗虫的生活习性和趋光性特点设计而成,从而保证蝗虫更加容易跳入进入收集部分;另外,将所述光源设定为窄波长聚集光源,发射光束,避免了宽波长的光源对其他波长敏感的昆虫的引诱和点光源对蝗虫诱集效果差的缺点,增加了诱捕昆虫种类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有益昆虫或者天敌的误杀,提高了蝗虫诱捕效率。同时,所述装置可准确的监测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和虫龄,从而有利于对当地蝗虫的统计、研究和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49193.9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5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25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外源dsRNA对瓢虫毒性影响的方法。具体是把外源dsRNA均匀混入蔗糖溶液后直接饲喂瓢虫2~3天,而后用豌豆蚜饲喂;然后检测分析目标基因在瓢虫中的表达量变化,并观察瓢虫的生物学变化,用以评价外源dsRNA对瓢虫的毒性;所述瓢虫包括异色瓢虫、七星瓢虫或十二星瓢虫。该方法能够有效测定外源dsRNA对异色瓢虫、七星瓢虫或十二星瓢虫等瓢虫的直接毒性影响,且方法简单可行,有效性和灵敏性好,对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相关RNAi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