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8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66941.3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系及薄煤层多级叠加测井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多种测井曲线及数据的多次叠加处理,能够获得处于深部(3000m以上)埋藏状况下煤层特征的定量数据;本发明方法通过进行有关深部薄煤层多种测井数据处理、叠加,能够获得煤层在深部位置的顶界点和底界点的深度、标高和厚度数值;此外,本发明方法还能获得深部煤层与上下岩层对比界线及厚度数据的标准值,实现点、线、面的空间链接。本发明方法利于克服现有深部煤层识别技术中的存在的误判、错判、误差大等问题,达到准确识别深部煤层的顶、底界面、厚度、深度等定量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3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24848.5
申请日:2019-03-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碎少量样品专用的小型球磨机,它包含底座、支撑杆、支撑板、转轴和滚筒;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撑板中心位置通过转轴铰接,支撑板表面左侧电机、右侧设有滚筒,支撑板表面电机的左侧设有固定螺栓,电机通过顶部的驱动轴带动驱动轮,滚筒外表中部设有第二轴承,滚筒顶部中心位置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外表中部设有第一轴承,传动轴顶部设有传动轮,传动轮和驱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该球磨机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节所需的物料粒度;尤其适合于实验内少量样品的研磨,使用十分方便;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设计独特、制作简单、投资极少、效果很好和实用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60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7013.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IPC: G01V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煤系统边界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高级边界,主要包括:构造边界、含矿地层及地质体分布边界、混合—复杂型边界等;其次确定主体边界,主要包括:断层或断裂带、大型褶皱或褶皱组合带、沉积边界、地层及矿产赋存边界、自然地理与人为边界等。每个主体边界的确定都有其具有特定意义的界面或界线限定,本发明提供了18类。根据具有特定含义的边界特点及具体地区边界发育、矿产组合及空间分布条件,确定含煤系统边界。其中,有些特定意义的边界是确定含煤系统边界的必要条件,即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有些是可选择的条件,即充分条件,当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满足时,可以准确确定含煤系统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0586906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07906.X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岩微细纹层分类方法,主要包括用细粒沉积及细粒岩微细层精细刻画与微观定量表征方法,将纹层厚度、纹层属性、有机质纹层及纹层空间分布等定量参数统一在一个框架下,建立之间的相关关系,形成细粒沉积微细纹层评价系统。本发明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及多级旋回识别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结合高精度观察手段识别与判识技术方法、实验测试分析技术,对细粒沉积物类型、细粒微细纹层属性、厚度包括显微厚度、空间分布连续性等进行刻画,提出了主参数与辅助描述的分类方法,适用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集空间的科学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666941.3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系及薄煤层多级叠加测井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多种测井曲线及数据的多次叠加处理,能够获得处于深部(3000m以上)埋藏状况下煤层特征的定量数据;本发明方法通过进行有关深部薄煤层多种测井数据处理、叠加,能够获得煤层在深部位置的顶界点和底界点的深度、标高和厚度数值;此外,本发明方法还能获得深部煤层与上下岩层对比界线及厚度数据的标准值,实现点、线、面的空间链接。本发明方法利于克服现有深部煤层识别技术中的存在的误判、错判、误差大等问题,达到准确识别深部煤层的顶、底界面、厚度、深度等定量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49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563241.1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识别巨厚煤层内部沉积间断面的方法,采用煤岩煤质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测井数据一维连续小波变换、测井数据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5个参数,综合识别巨厚煤层内部的沉积间断面;通过巨厚煤层内部米兰科维奇旋回的识别,从成因本质上解释了沉积间断面发育的控制因素,即找到了沉积间断面发育的“源头”,大大提高了沉积间断面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同时,本发明根据不同识别方法的敏感性进行权重赋分,并对识别出的沉积间断面进行相应赋值,并累计得出各种方法的总得分,定量化的描述了各沉积间断面的可靠性。本识别方法方便灵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148805.5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积微相划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沉积速率估算的三角洲沉积微相定量划分方法,以较易获得的测井数据为基础,利用米兰科维奇旋回时间序列分析法获取地层剖面的沉积速率曲线,进而依据直观的沉积速率突变界线准确、快速地完成三角洲微相划分,该方法简便快捷,能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及工作量,为三角洲沉积微相划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595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0370706.5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地质因素的煤层顶底板动力分区评价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第一步:确定影响煤层顶底板动力分区的因素并将各个影响因素细划分为不同类型,影响因素包括:煤层顶板岩石组合、煤层底板岩石组合、煤层埋深、构造复杂程度、顶板垂向压强、岩层抗压强度;第二步:矿区动力区块的划分;第三步:影响因素及其类型的赋值;第四步:权重计算;第五步:分别绘制矿区的顶板动力分区图和底板动力分区图;第六步:绘制顶底板动力分区综合分布图。本方法考虑了多种地质因素对煤层顶底板动力影响,可准确地预测煤层顶底板动力分区,能够大大减少了煤层顶底板安全事故,为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319308.1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判别与验证巨厚煤层内部古气候旋回的方法,采用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煤岩组分法、特征元素法和碳同位素法,综合判别巨厚煤层内部的古气候旋回;根据不同判别方法对古气候的敏感性,对识别出的古气候旋回进行相应赋值,累计得出各古气候旋回的总得分,定量化的描述了各古气候旋回的可靠性。之后,通过巨厚煤层的测井数据分析,识别出其内部蕴含的地球公转轨道参数(米兰科维奇旋回),并与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煤岩组分法、特征元素法、碳同位素法综合判别出的古气候旋回进行对比,从成因本质上查明了控制古气候旋回发育的地球公转轨道参数,提高了古气候旋回判别可信度;本判别与验证方法方便灵活,可信度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60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10217013.3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IPC: G01V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煤系统边界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高级边界,主要包括:构造边界、含矿地层及地质体分布边界、混合—复杂型边界等;其次确定主体边界,主要包括:断层或断裂带、大型褶皱或褶皱组合带、沉积边界、地层及矿产赋存边界、自然地理与人为边界等。每个主体边界的确定都有其具有特定意义的界面或界线限定,本发明提供了18类。根据具有特定含义的边界特点及具体地区边界发育、矿产组合及空间分布条件,确定含煤系统边界。其中,有些特定意义的边界是确定含煤系统边界的必要条件,即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有些是可选择的条件,即充分条件,当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满足时,可以准确确定含煤系统边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