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33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17366.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N2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的水汽浓度测量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激光水汽浓度测量设备根据AD值-水汽浓度拟合函数C=k1(AD),将测量AD值转换为水汽浓度C;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环境温度T和环境总压力P,对计算得到的水汽浓度C进行温度修正和总压力修正,得到水汽浓度修正值C1;由温度T和已知不同温度的饱和水汽浓度CE,得到待测水汽浓度范围[0,CE],将水汽浓度值设定为C0=(0+CE)/2=CE/2;比较水汽浓度修正值C1和水汽浓度设定值C0;通过迭代算法,修正后的水汽浓度值为C2,完成整个修正过程。本发明公开的修正方法可以消除由于温度、总压力和水汽分压变化对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法水汽浓度测量产生的影响,提高海气通量水汽浓度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915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123021.8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一种优化空间效率的海洋锚定浮标站位智能选址方法,包括S1.建立浮标站位选址模型,S2.空间数据预处理,S3.构建空间计算中间件,执行空间计算,S4.迭代器采用粒子群算法建立了启发式计算模式,对每个粒子运行一次空间计算中间件,选出空间效率指数最大的粒子作为全局最优解,S5.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结束计算,输出全局最优解;未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则重复执行S3至S5。其优点在于有效地实现多个海洋锚定浮标站位的综合选址、科学地计算浮标的布放位置以实现海洋浮标监测空间效率的最大化,便于国家海洋浮标监测网络的扩充;具有智能性,能够无限逼近锚定浮标站位选址的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33314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117366.5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N2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的水汽浓度测量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激光水汽浓度测量设备根据AD值‑水汽浓度拟合函数C=k1(AD),将测量AD值转换为水汽浓度C;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环境温度T和环境总压力P,对计算得到的水汽浓度C进行温度修正和总压力修正,得到水汽浓度修正值C1;由温度T和已知不同温度的饱和水汽浓度CE,得到待测水汽浓度范围[0,CE],将水汽浓度值设定为C0=(0+CE)/2=CE/2;比较水汽浓度修正值C1和水汽浓度设定值C0;通过迭代算法,修正后的水汽浓度值为C2,完成整个修正过程。本发明公开的修正方法可以消除由于温度、总压力和水汽分压变化对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法水汽浓度测量产生的影响,提高海气通量水汽浓度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8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19441.X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位在线波周期数据的预测诊断方法,包括时空样本测试训练阶段和时空模型动态计算调整阶段,所述时空样本测试训练阶段包括时间模型测试训练和空间模型测试训练两个过程;所述时空模型动态计算调整阶段包括时间模型与空间模型混合计算诊断、时空模型权值调整、时间模型动态调整、空间模型动态调整四个过程;所述时间模型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空间模型采用线性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在单个站位时间序列数据自分析基础上,增加多个站位间的空间互分析,将单站位时间分析与多站位空间分析有效结合,提高了预测诊断精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6261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58774.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海洋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聚合系统及聚合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注册器、数据聚合服务和数据集成器三部分,所述数据注册器和数据聚合服务分布于每一个海洋监测数据接收终端服务器上,通过数据注册器对各海洋监测数据接收终端服务器的异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建立数据聚合服务实现数据的跨平台跨系统发布,数据集成器根据需要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聚合服务,对数据进行按需存储和显示。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目前的海洋监测岸站系统数据接收地理位置分散、数据结构各异,数据集中接收、集中显示困难的问题,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聚合,实现数据的跨平台显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7742960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20106260.0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耦合传输钢缆,包括耦合传输钢缆本体、包覆于耦合传输钢缆本体外的包塑表皮,所述包塑表皮外设有一层由高强度、高弹性玻璃纤维编织物和水固化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遇水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保护层与包塑表皮粘合为一体结构;提高强度和抗腐蚀性能,抗外力冲击及磨损,保护内部的包塑层不受磨损,延长钢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6187292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157276.1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B63B22/24
Abstract: 一种可遥控开闭的保护罩,包括设置有开口的壳体和安装在开口上的密封盖,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可升降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密封盖固接,所述壳体中安装有驱动安装台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可遥控开闭的保护罩可将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台上,安装台下落在壳体内时,密封盖盖在开口上,将壳体密封,保护位于壳体内的传感器,提高其寿命。安装台上升时,密封盖随之升起,传感器伸出到壳体外,使传感器能够检测附近环境。保护罩的开闭,使传感器使用时伸出,不用时收回并密封,提高了使用灵活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增强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4201176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2987965.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N21/3577 , G01N21/01 , G01N2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层海水中溶存甲烷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所述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熔接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所述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进气端位于密闭的进气室内,所述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出气端位于密闭的出气室内,所述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进气端侧面开设进气孔,所述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出气端侧面开设出气孔;所述单模光纤连接中红外激光器,所述多模光纤连接光电探测器和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进气室连接标气系统和海水溶存甲烷平衡系统,所述出气室连接真空泵和泄压阀。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系统及方法利用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作为吸收气室,可以提高光谱吸收路径的长度和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041418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273735.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浮标用抗拉耦合传输复合缆,包括:缆芯,其位于所述复合缆的中心层;耦合传输层,其位于所述缆芯的外层;保护层,其位于所述耦合传输层的外层;其中,所述耦合传输层为不锈钢丝网层,所述不锈钢钢网层的每个单元为菱形;所述耦合传输层的两侧设有防磨层和防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菱形网格的不锈钢网层作为耦合传输层,可以在受到较大拉力时,通过自身网格形状的改变,释放掉大部分的拉力,从而避免每条钢丝绳直接受力而被拉断的情况,可有效的解决现有耦合传输包塑钢缆因无法承受重大拉力而应用受限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该耦合传输层的断裂拉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141997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226180.8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太阳能测波浮标,包括上半球体、下半球体和中部固定密封装置,上半球体为透明罩,内部安装有锥台,锥台侧面安装太阳能板,锥台内部安装有波浪传感器;下半球体为不锈钢材质,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中部固定密封装置包括环状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环状密封垫和焊接于底板外侧的挡圈,下半球体焊接于底板底部,底板和密封垫上开设两圈安装孔,锥台和透明罩安装于底板和密封垫上方。橡胶护舷安装于挡圈外侧。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测波浮标通过太阳能板供电延长测波浮标的使用周期,并且通过中部固定密封装置使得浮标上半球体和太阳能板固定锥台的安装和密封以及橡胶护舷的固定得以同时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