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6713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15356.2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54 , G01N27/3278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免疫分析以及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Cr3+@Au@OMC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是采用Cr3+@Au@OMC作为检测抗体标记物,制备一种人免疫球蛋白的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Cr3+@Au@OMC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的催化性能,使所制作的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4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4087.2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免疫分析以及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锰负载银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二氧化锰负载银纳米粒子多壁碳纳米管AgNPS@MnO2@MWCNTs作为检测抗体标记物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对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56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62064.3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33 , G01N27/49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免疫分析以及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铅离子负载金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铅离子负载金磁性多壁碳纳米管作为二抗标记物制备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低检出限等优点,对肝癌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249567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10293048.8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熔融炉渣生产还原石材原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熔融炉渣的温度控制在1400℃-1500℃,进行控温铸造成型;使成型的炉渣在800℃-1000℃的温度下,非还原的气氛下保温1-5小时,然后在2-5小时内逐渐降到室温,得到还原石材原料。本发明为综合利用高炉渣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的途径,所生产的还原石材原料具有色质稳定、抗磨、耐压、不剥落、膨胀系数小、收缩率小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42231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293061.3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21B3/06 , C04B5/00 , C04B35/653 , B28B1/52 , C03B1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熔融炉渣生产平板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的步骤有:使熔融炉渣进入保温调质池且将所述炉渣的温度保持在1450℃-1600℃,并根据制品的要求进行粘度和/或颜色的调整;使调质过的熔融炉渣进入锡或锡合金为载体的浮法生产池,通过浮法制得的平板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1000℃-1300℃离开浮法生产池;所述平板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600℃-900℃的温度下、在非还原的气氛下保温0.5-2个小时,然后在1-2个小时内逐渐降到室温,得到所述平板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本发明为综合利用高炉渣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的途径,所生产的平板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色质稳定、抗磨、耐压、不剥落、膨胀系数小、收缩率小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8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044223.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金银纳米团簇聚集诱导发光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是采用金银纳米团簇作为发光材料,银的掺杂不仅使金属团簇聚集性增加,而且抑制了有机配体自由转动从而减少非辐射跃迁,有效地增强了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强度。负载金纳米颗粒的混合价二氧化铈作为共反应促进剂,可以促进更多的强氧化性三乙胺自由基的产生以加速金银纳米团簇激发态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致化学发光效率;同时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固定更多的抗体。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7797.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钯掺杂双氢氧化物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铜泡沫(CF)电极上构建了Pd修饰的核壳结构Cu(OH)2@NiFe(OH)x纳米管,显著提高了Pd纳米颗粒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对多巴胺(DA)的定量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对精神障碍和神经性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591228.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钯银铜介孔纳米球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碳化ZIF‑L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基底,钯银铜介孔纳米球作为信号放大材料,制备的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低检出限等优点,对于肿瘤早期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9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4793.7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富氧空位锌锰双金属氧化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首次将富氧空位的鲁米诺锰酸锌复合材料作为基底材料产生光信号并应用于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构建中,利用氧空位吸附更多溶解氧从而产生超氧自由基,促进了鲁米诺发光现象,从而放大了电化学发光信号。利用聚多巴胺的醌类单元猝灭了鲁米诺电化学发光信号,进而实现了对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定量、灵敏检测。本发明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操作简便,成本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对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定量、灵敏检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4223.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金银纳米团簇聚集诱导发光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是采用金银纳米团簇作为发光材料,银的掺杂不仅使金属团簇聚集性增加,而且抑制了有机配体自由转动从而减少非辐射跃迁,有效地增强了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强度。负载金纳米颗粒的混合价二氧化铈作为共反应促进剂,可以促进更多的强氧化性三乙胺自由基的产生以加速金银纳米团簇激发态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致化学发光效率;同时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固定更多的抗体。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