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径同向回转鞍座安装空间定位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5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547221.5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半径同向回转鞍座安装空间定位施工方法,通过采用同比例尺寸拼装胎架的设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提升鞍座空间定位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大幅度减少了施工周期及措施费;采用三点定位九点校核法进行鞍座的空间定位,极大地提升了定位精度及工作效率;可避免鞍座定位高空作业,有利于施工作业的安全控制;创新采用空间定位托架可调装置,U型调节座的大调和螺栓结构的微调相辅助相结合,可调性增加,并且有助于提升鞍座空间定位及精度调节,使得空间定位技术安装方便,安全系数大,可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一种钢桥面薄层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1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92846.2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桥面薄层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面铺装技术领域,包括桥体和铺装层,桥体上具有左幅车道和右幅车道,铺装层铺设在桥体上的左幅车道和右幅车道上;铺装层包括沥青磨耗层、粘结层、碎石过渡层、抗裂弹性中间层和防水防腐层,防水防腐层铺设在左幅车道和右幅车道上,抗裂弹性中间层铺设在防水防腐层上,碎石过渡层铺设在抗裂弹性中间层上,粘结层铺设在碎石过渡层上,沥青磨耗层铺设在粘结层上;其中,沥青磨耗层的厚度为25mm,抗裂弹性中间层的厚度为3mm,用量为3‑5kg/m2,防水防腐层的厚度为1mm,用量为0.15‑0.25kg/m2;沥青磨耗层较厚,能够改善摊铺时的均匀性,便于调节下承层的平整度,且对于铺装抗剪切要求具有缓解的效果。

    桥塔拼装施工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186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51125.3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塔拼装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第一混凝土墩和第二混凝土墩,若干所述第一混凝土墩呈八字形环形排列,且所述第二混凝土墩位于若干个第一混凝土墩中心处,若干所述第一混凝土墩和第二混凝土墩顶部均安装有钢板,且若干所述钢板顶部均安装有钢管,若干所述钢管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承载钢板,每两个相邻的承载钢板上方均设有横向工字钢,本发明通过上位外塔壁、下位外塔壁、第二角钢、连接架、支架、内塔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上位外塔壁、下位外塔壁进行固定,防止外部因素导致上位外塔壁、下位外塔壁变形,从而产生严重后果。

    一种斜拉桥拉索张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5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702245.2

    申请日:2024-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拉索张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拉索张拉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内筒、推送机构和张拉机构,外筒固定套接在内筒上,张拉机构和推送机构均设置在外筒上,张拉机构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张拉机构与推送机构相连接;通过设置内筒和外筒,将内筒与拉索固定连接后,向回油嘴内注入液压油,内筒和外筒能够在移动筒和滑杆上移动,往复移动外筒和内筒,能够对拉索进行张拉,将内筒和外筒固定在拉索上无法移动,向进油嘴注入液压油,移动筒伸出带动顶压筒与桥体接触,使得顶压筒能够移动到位,避免张拉时移动筒向桥体一侧移动,进而避免对张拉行程造成影响,提高张拉时的效率。

    一种斜拉桥施工用拉索连接结构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73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51435.6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施工用拉索连接结构,属于斜拉桥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地锚块、斜拉索和连接机构,地锚块上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机构设置在连接槽内,连接机构与地锚块和斜拉索相连接;连接机构包括插杆、连接筒、连接板、两个连接索和两个固定筒,地锚块上对称开设有定位头槽和定位尾槽,定位头槽和定位尾槽分别位于连接槽的两侧;通过设置插杆,利用插杆上套接的连接筒,连接筒的结构为一体成型,使得连接筒更加坚固,能够为斜拉索提供较大的牵引力,提高了安全性,且滑动插杆,使得插杆能够移出固定筒,进而能够将连接筒从插杆上取下,便于对连接筒、插杆或斜拉索进行更换,便于后续的维护,提高了便捷性。

    一种智能夹轨器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02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04170.5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夹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夹轨器,包括导轨,本发明通过夹轨器的电路与主机行走电路工作联锁,即在门吊行走电路工作时,夹轨器电路不工作处于张开状态,以保证主机在轨道上自由行走;当行走电路不工作时,夹轨器电路工作处于锁闭状态,夹轨器自动夹紧钢轨,拖住主机,以保证主机不被风刮走,确保门吊在非行走工作状态时保证夹轨器始终锁闭,保障龙门吊安全;通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对周围的物体距离数据进行收集,声光报警器发出闪烁灯光报警起到提醒,使人赶紧离开,通过风向传感器根据风向产生数据,风速传感器根据风速产生数据,控制柜控制电控液压泵运转,使得电控液压泵进一步的控制夹钳夹紧,防止电控液压泵压力不够。

    塔柱同向回转锚固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7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51985.3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塔柱同向回转锚固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上塔柱同向回转鞍座临时场地定位安装体系、上塔柱拼装场地平面位置定位体系、桥塔索鞍定位体系、锚拉板现场定位工装体系以及锚拉板临时加固体系。本发明通过上塔柱同向回转鞍座临时场地定位安装可以有效利用现场场地,实现鞍座安装吊装的快速施工;上塔柱拼装场地平面位置定位体系结合桥塔索鞍定位体系可实现索鞍的快速定位安装;锚拉板现场定位工装体系以及锚拉板临时加固体系可减少安装校核步骤,提高锚拉板安装的施工效率。本发明能够提高塔柱同向回转锚固体系的施工效率,施工简便,施工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小半径同向回转鞍座安装空间定位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5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47221.5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半径同向回转鞍座安装空间定位施工方法,通过采用同比例尺寸拼装胎架的设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提升鞍座空间定位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大幅度减少了施工周期及措施费;采用三点定位九点校核法进行鞍座的空间定位,极大地提升了定位精度及工作效率;可避免鞍座定位高空作业,有利于施工作业的安全控制;创新采用空间定位托架可调装置,U型调节座的大调和螺栓结构的微调相辅助相结合,可调性增加,并且有助于提升鞍座空间定位及精度调节,使得空间定位技术安装方便,安全系数大,可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一种现浇盖梁的施工工艺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86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09908.5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盖梁的施工工艺,包括墩柱模板、盖梁模板、侧模板和可调支撑,所述墩柱模板位于墩柱外侧,所述盖梁模板位于墩柱模板的顶部,所述侧模板位于盖梁模板的两侧,所述可调支撑活动设置在墩柱模板和侧模板之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现浇盖梁的施工工艺,现浇盖梁可调模板支撑结构可在盖梁下墩柱浇筑至设计高程后进行施工,极大地缩短施工盖梁施工工期、减少了盖梁施工的投入成本及施工措施费,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减小了传统施工方法造成的安全隐患、缩减了施工工艺步骤,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解决了现浇盖梁传统施工方法的模板变形及支撑结构沉降导致施工施工质量问题等,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一种盖梁底板工字钢高程调节块

    公开(公告)号:CN221721380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20197924.4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盖梁底板工字钢高程调节块,包括第一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轴带动转杆进行转动,使得转杆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受到不同转动方向的转动力,使得螺纹杆分别带动螺母移动,使得两侧的第一固定块在螺母的带动下移动,两者之间的间距减小,将手动调整优化成机械调整,省时省力,实用性更好;通过螺纹杆在螺母的内壁上转动,使得第一固定块的梯形位置处对第二固定块进行挤压,使得第二固定块的高度位置进行移动,使得一侧的抱箍和盖梁底板的高程进行改变,能够快速修正盖梁底板高程,大大节约了人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