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55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41936.5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有限样本量下高光谱遥感影像特征提取不充分及分类精度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高光谱遥感影像的获取和预处理;生成对抗网络的构建和训练;扩充训练样本的获得;构建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的训练;待分类高光谱遥感影像的获取;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的获得。本发明在训练样本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理想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17994.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自编码器与3D深度残差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进行遥感高光谱图像分类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训练样本的获取;待训练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的预处理;堆栈自编码器神经网络模型的搭建和训练;3D深度残差网络的搭建与训练;待分类高光谱遥感影像的获取;待分类高光谱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和降维;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的获得。本发明通过搭建堆栈自编码器神经网络模型,对原始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降维,剔除了冗余信息;通过设计的3D卷积神经网络引入残差网络模块适当增加网络的深度,建立了3D深度残差网络,更加有效的提取了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空谱联合信息,避免了梯度消失、网络退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9519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698505.4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公开的复合材料包含有如下成分(以质量份计):聚丙烯50~80份、三元乙丙橡胶20~50份、氧化石墨烯0.5~2.0份、樟木粉0.5~2.0份。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导电复合材料中以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为主料,经适量的氧化石墨烯、樟木粉复合改性制备得到,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加工流动性,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防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5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2358.2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6 , C08K3/08 , C08K2003/0843 , C08K2003/0856 , C08K2003/0862 , C08K2201/01 , C08L2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场取向制备聚偏氟乙烯导热复合材料的方法,先将磁性金属粉末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然后将改性的磁性金属粉末与聚偏氟乙烯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加热浓缩混合液至固含量为60‑70%,将浓缩液置于磁场中,使磁性金属粉末沿磁场线方向定向排列,再经干燥挥发溶剂,即制得聚偏氟乙烯导热复合材料。经过磁场处理后的导热复合材料较未经磁场取向的样品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本发明使聚偏氟乙烯导热复合材料在更低的磁性填料用量下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降低成本,且工艺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29519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98505.4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 C08L2205/03 , C08L23/16 , C08L97/02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公开的复合材料包含有如下成分(以质量份计):聚丙烯50~80份、三元乙丙橡胶20~50份、氧化石墨烯0.5~2.0份、樟木粉0.5~2.0份。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导电复合材料中以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为主料,经适量的氧化石墨烯、樟木粉复合改性制备得到,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加工流动性,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防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0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09549.1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结晶聚合物相变行为的原位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加热装置和原位测试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程序控温热台1和特殊设计的金属容器2,在所述金属容器2距离底部4mm处的器壁上等间距开设有一系列圆孔3。所述原位测试装置包括所述金属容器2、水槽4、热电偶5、固定装置6及温度数显仪7。所述水槽4右上方设有进水口8,左下方设有出水口9。所述热电偶5与所述温度数显仪7之间设置有连接所述热电偶5和所述温度数显仪7的补偿导线10。所述固定装置6位于所述水槽4的正上方。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结晶聚合物非等温非等速相变行为的原位测试,具有装置简单、检测结果准确、成本低、检测步骤快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675205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21452766.0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小麦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白粉病预报信息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数据传输盒和螺纹杆,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载物板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雨量计,所述挡雨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和太阳能光伏板,其结构合理,通过在数据传输盒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通过在数据传输盒的外壁设置有防水套,提高了数据传输盒的防水性能,防止其受潮损坏,延迟了其受用寿命,通过在底座的四角设置有螺纹杆、转盘和把手,方便了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安装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204330641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20012193.2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结晶聚合物相变行为的原位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加热装置和原位测试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程序控温热台1和特殊设计的金属容器2,在所述金属容器2距离底部4mm处的器壁上有一系列圆孔3。所述原位测试装置包括所述金属容器2、水槽4、热电偶5、固定装置6及温度数显仪7。所述水槽4右上方设有进水口8,左下方设有出水口9。所述热电偶5与所述温度数显仪7之间设置有连接所述热电偶5和所述温度数显仪7的补偿导线10。所述固定装置6位于所述水槽4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结晶聚合物非等温非等速相变行为的原位测试,具有装置简单、检测结果准确、成本低、检测步骤快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3209922U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21574500.3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小麦病虫害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方的控制箱。还包括支撑柱、安装在支撑柱顶部的太阳能板、安装在支撑柱中段一侧的可旋转伸缩摄像头、安装在支撑柱中段另一侧的传感器组件和设置在支撑柱下方的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控制箱顶部的且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用于驱动支撑平台升降的驱动电机一。所述可旋转伸缩摄像头包括安装在支撑柱上的驱动电机二、安装在驱动电机二上方的旋转电机、安装在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固定座和安装在固定座上的摄像头。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小麦的生长环境对摄像头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调节,使摄像头能够采集到准确的一侧以及两侧不同高度和角度的小麦图像,确保小麦病虫害检测装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