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3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41655.5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钍钨热丝,包括热丝,所述热丝绕制成单螺旋形状,单螺旋热丝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双螺旋形或盘香形,所述热丝的两端设有热丝引脚,两端所述热丝引脚引线的一端深入到热丝螺旋线4~8圈的位置上,在所述热丝引脚与所述热丝的连接处通过钨钴焊料粉进行焊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钍钨热丝引脚钎焊方法,包括a:钨钴焊料粉的配置;b:热丝引脚及热丝净化处理;c:热丝引脚与热丝组装;d:钨钴焊料粉的涂覆;e:氢炉焊接;f:钎焊质量检测;本发明提供的钍钨热丝引脚钎焊方法具有工艺重复性和一致性高,可操作性强和可靠性高的的特点,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热丝,可提高热丝的抗震能力,同时可缩短电子源启动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370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49659.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性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1)制作环形管壳(1);2)将螺旋线(2)套接设置于所述管壳(1)内部,且将所述管壳(1)与所述螺旋线(2)之间通过多根夹持杆(3)接触连接,形成装配后的螺旋线慢波结构;3)将上述装配后的螺旋线慢波结构置于热缩工装内,并于温度为750-850℃的条件下进行热缩处理,得到高导热性螺旋线慢波结构;其中,所述管壳(1)的材质为弥散无氧铜材料。实现了制作工艺简单、精度高,能够有效提高其制作过程中的导热性能,有效解决管壳和夹持杆的面接触的问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158561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538547.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行波管慢波系统的螺旋线,包括输入螺旋线、输出螺旋线,所述输入螺旋线与所述输出螺旋线的材质均采用钨窄带,所述输入螺旋线与所述输出螺旋线的规格为0.19±0.005×0.45±0.005mm。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于行波管慢波系统的螺旋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绕制;步骤SS2去油;步骤SS3定型;步骤SS4抛光;步骤SS5拆卸;步骤SS6电镀;步骤SS7烧结;步骤SS8检测节距。本发明通过对螺距渐变尺寸的设计和改进,扩展了行波管工作带宽并避免了行波管在工作频带内震荡与产生二次谐波,提高了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856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38547.6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行波管慢波系统的螺旋线,包括输入螺旋线、输出螺旋线,所述输入螺旋线与所述输出螺旋线的材质均采用钨窄带,所述输入螺旋线与所述输出螺旋线的规格为0.19±0.005×0.45±0.005mm。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于行波管慢波系统的螺旋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绕制;步骤SS2去油;步骤SS3定型;步骤SS4抛光;步骤SS5拆卸;步骤SS6电镀;步骤SS7烧结;步骤SS8检测节距。本发明通过对螺距渐变尺寸的设计和改进,扩展了行波管工作带宽并避免了行波管在工作频带内震荡与产生二次谐波,提高了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7239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151305.3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行波管阴控组件的装配夹具及其装配方法,1)将阴极(3)放置在底座(2)的凹槽(5)中,阴极(3)的上端用镊子压紧;2)将控制极(4)放置在底座(2)的第二层台阶(22)上,并旋紧压块(1)将控制极(4)固定在底座(2)上;3)采用点焊对阴极(3)和控制极(4)进行焊接,即完成控制组件的装配。该种用于行波管阴控组件的装配夹具在X波段100W行波管中,高度精度可以保证在0.008mm以内,同心度可保证在0.01mm以内;本装配夹具可以应用于行波管中阳控电子枪内部阴控组件的装配,装配同心度精度可以控制在0.02mm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78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393868.3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双模式多注电子枪及其控制方法,双模式多注电子枪包括依次排列的阴极、阴影栅、内栅极、外栅极和阳极;所述的阴极包括阴极钼筒,阴极钼筒内且沿着阴极钼筒的轴线方向分成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绝缘陶瓷隔开,一部分内安装有阴极海绵体,另一部分内安装有灯丝灌封绝缘体,且灯丝灌封绝缘体内设有灯丝;阴极钼筒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孔,内栅极控制其中一部分孔内的电子束,外栅极控制其余部分孔内的电子束,实现双模式工作。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该种用于双模行波管的双模式多注电子枪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提供高低模式两种工作状态,且控制电压一致,可以使用同一磁场对两种模式的电子束聚焦。
-
公开(公告)号:CN102756205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41965.0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散焊接用夹具,包括上压板、夹具本体和下底座,所述的夹具本体则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铜片和纯铁片组件的型腔,且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螺杆和螺母连接,所述的上压板为一T形体,其下端与上夹板的表面接触,而所述的下底座则为一倒置的T形体,其上端与下夹板的底面接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扩散焊接用夹具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扩散焊接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利用其进行的扩散焊接使用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不同金属间的扩散焊接,还可以应用于同种金属间的焊接固定,焊接质量好,无焊料,且散热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06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27981.7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耦合器行波管谐波输出的慢波结构,其包括驱动段和输出段及将两段隔开的吸收器,所述驱动段和输出段由数目不同的耦合腔组成,相邻的耦合腔之间通过膜片隔开,所述膜片上均设有耦合槽,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位置不同,在所述驱动段及输出段的耦合腔中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相位差为180°,在驱动端末端的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相位差为90°±15°,在输出端末端的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相位差为90°±15°,本发明通过对耦合腔慢波系统的改进,可使得负一次空间谐波的二次谐波的相位提前,其结果是在与电子注相互作用时,输出功率将大大衰减,从而达到减小耦合腔行波管二次谐波功率输出,优化频谱特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163528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56745.6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注耦合腔行波管慢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多注耦合腔行波管慢波结构,由极靴和铜环连接的耦合腔链构成;所述极靴和铜环交替排列,在所述极靴和铜环上设有相互错开呈180°排列的耦合槽;所述极靴厚度d1大于所述铜环厚度d2;所述的耦合腔行波管慢波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两大步骤。本发明通过改变极靴和铜环厚度d1及d2,使得极靴能够传导较大的磁场值而不发生磁场饱和的现象;本发明操作简单可行,能有效提高大功率多注耦合腔行波管的电子注通过率及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6406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27981.7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耦合器行波管谐波输出的慢波结构,其包括驱动段和输出段及将两段隔开的吸收器,所述驱动段和输出段由数目不同的耦合腔组成,相邻的耦合腔之间通过膜片隔开,所述膜片上均设有耦合槽,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位置不同,在所述驱动段及输出段的耦合腔中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相位差为180°,在驱动端末端的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相位差为90°±15°,在输出端末端的相邻膜片上耦合槽的相位差为90°±15°,本发明通过对耦合腔慢波系统的改进,可使得负一次空间谐波的二次谐波的相位提前,其结果是在与电子注相互作用时,输出功率将大大衰减,从而达到减小耦合腔行波管二次谐波功率输出,优化频谱特性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