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70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1490.7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乌菜维生素C含量并降低亚硝酸盐和木质素含量的方法,属于蔬菜化控领域,在乌菜生长至成熟期时对其喷施0.1μmol/L的油菜素内酯溶液,喷施的溶液中还包括98%乙醇和吐温80,溶液喷施次数为三次,每天喷施一次,每次均在上午喷施;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便捷,在成熟采收前,喷施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大大提升了乌菜的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植株组织中亚硝酸盐和木质素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3337.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不结球白菜耐寒性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基因具体为PSBO基因,其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基因对不结球白菜耐寒性鉴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将需比较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在同样的环境下分别种植,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分别取样进行权利要求1所述与不结球白菜耐寒性相关的基因的基因表达量检测;其中,表达量越高的品种其耐寒性越高;本发明能够快速鉴定不结球白菜之间的耐寒性优劣,有助于相关品种的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3351.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弱光条件下单独喷施多效唑辣椒幼苗异常生长的方法,属于蔬菜化控领域,包括在辣椒夏季遮阳育苗时,在辣椒幼苗的2叶1心期先喷施50mg/L多效唑,36小时后,喷施0.06mg/L油菜素内酯,每7天循环一次,循环施用2次,或者在辣椒冬季育苗时,于辣椒幼苗的4叶1心期喷施50mg/L多效唑,同时,喷施0.06mg/L油菜素内酯,每10天各施用一次,施用2~3次;本发明可有效缓解辣椒幼苗单独喷施多效唑导致其异常生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85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23365.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乌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率的方法,属于蔬菜化控领域,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取乌菜小孢子前对其长至6‑7片真叶的幼苗喷施油菜素内酯,培养基中添加的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0.3mg/L,对乌菜幼苗喷施的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50mg/L,对乌菜幼苗的喷施部位为叶片背面,且直至叶片表面滴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提高乌菜小孢子胚胎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56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36567.7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分蘖不结球白菜品种快速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方法及快速培育脱毒苗的方法,其中,诱导不结球白菜不定芽再生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分蘖不结球白菜品种的种子培养成幼苗,然后在幼苗上剪取带柄子叶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芽诱导培养,直至外植体的叶柄伤口长出不定芽,得到不结球白菜不定芽再生体。本发明创新的发现具有多分蘖特性的不结球白菜品种,以其带柄子叶作为外植体组织进行再生培养时,不需要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能够直接从叶柄伤口位置长出不定芽,从而可以外植体直接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芽诱导,具有较短的再生时间,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快速获得不结球白菜不定芽再生体和脱毒苗。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5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070693.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乌菜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其中所述逆性具体为高温、盐和干旱,所述基因具体为bHLH57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对相关抗逆性品种进行筛选时,只需将筛选品种种植至6片真叶时进行bHLH57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其中bHLH57基因表达量越高的品种其抗逆性越强;本发明能够为培养具有抗逆性的转基因乌菜品种提供指导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3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48692.1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4 , A01H5/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录因子BrSPL15的应用,转录因子BrSPL15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出不结球白菜BrSPL15基因,超表达该基因可使植株提早开花,并且可提高植株耐盐及耐寒性。另外,STZ1、SOS1等耐盐关键基因,CBF3、ICE1等耐寒关键基因均显著上调。
-
公开(公告)号:CN116746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14612.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方法如下:(1)挑选处于单核靠边期的乌菜花蕾,并预处理、消毒;(2)研磨花蕾,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离心,得纯合小孢子;(3)向NLN培养基中加入2.5~10mg/L 5‑氮胞苷,用其重悬纯化小孢子;(4)对所得产物热激后转入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转移到摇床上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增殖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乌菜小孢子胚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5‑氮胞苷于NLN培养基上,可以显著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同时,通过将胚状体转移至添加有5‑氮胞苷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一步提高乌菜胚性培养物的增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70693.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乌菜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其中所述逆性具体为高温、盐和干旱,所述基因具体为bHLH57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对相关抗逆性品种进行筛选时,只需将筛选品种种植至6片真叶时进行bHLH57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其中bHLH57基因表达量越高的品种其抗逆性越强;本发明能够为培养具有抗逆性的转基因乌菜品种提供指导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69081.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褪黑素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在盛花期对乌菜花蕾喷施浓度为0‑15mg/L的褪黑素,喷施处理24h后采摘相应的花蕾,并置于4℃条件冷激,用于后续小孢子的游离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挑选单核靠边期的花蕾样本进行消毒后研磨,使花药中的小孢子游离出来,然后将研磨液过滤至烧杯中并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纯合小孢子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乌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