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93298.0

    申请日:2015-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溪涧小型鱼类生态捕捞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具;2)选址;3)筑石坝;4)铺设塑料薄膜;5)掏横沟和纵沟;6)放置渔网;7)收网;8)恢复河床。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溪涧小型鱼类为避免搁浅而在水位降低时逆流而上的生活习性;捕鱼工具廉价、简单、易得,无机械操作,无耗材和化学药品,能快速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绿色环保。巧妙地将渔网分成捕鱼网和装鱼网两个区域,使进网的鱼难以逃逸,捕捞效果优良;且10mm的网目大小可以滤掉一龄以内的幼鱼,仅捕捞一龄以上的成鱼,在合理捕捞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的再生。

    一种鳅科鱼类苗种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906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602115.7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鳅科鱼类苗种培育方法。本发明包括操作:在肥水池中培育用于投喂苗种的浮游生物,在苗种投放培育池前将所述肥水池上层水抽到所述培育池中,所述培育池在抽水之前内部铺上薄膜;按照180~220万条/亩投放出膜后能够平游的水花苗种;苗种下培育池3天后,用发酵饵料投喂;待苗种长到1cm,使用鱼用粉末饲料以及由肥水池培育得到的所述浮游生物进行投喂;待苗种长到1.5cm,使用蛋白质含量为40~44wt%的鱼用破碎型饲料进行投喂;待苗种长到3cm,使用蛋白质含量为33~37wt%的鱼用破碎型饲料进行投喂。通过本发明培育方法,苗种成活率达到40~60%。

    一种促使大口黑鲈提早产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984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822685.2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促使大口黑鲈提早产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9月之前,选择1龄和/或2龄的鲈鱼作为亲本,每亩培育塘放养0.5‑0.7kg的亲本1000‑1300组;每日投喂膨化饲料,所述培育塘中放置有膨化饲料集中装置;在9月至11月期间,用冰鲜鱼对亲鱼进行投喂,温度低于15℃时,选择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开启微孔增氧设备,对产卵池进行冲水处理,3月下旬,在产卵池安防人工鱼巢。通过本发明方法,大口黑鲈在不需要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受精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好水质、营养、温度等条件就可以达到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的目的,本方法中每一操作均对大口黑鲈提早产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242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7894.X

    申请日:2016-0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该防止鱼卵患水霉病的方法包括操作步骤:先向水塘内蓄满水;接着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氯硝柳胺,每亩塘每米水深氯硝柳胺的投入量控制在2?3kg;7?10天后,再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硫酸铜,每亩塘每米水深硫酸铜的投入量控制在0.75?1.25kg;4?5天后,向塘内的水体中投入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二氧化氯的投入量150?200g;2天后,将上述水体用于鱼卵孵化过程。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从水源处杀灭病原体,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产黏性卵的大口黑鲈、鱼卵孵化周期长的沙塘鳢等名特鱼类,利用处理后的水体进行鱼卵孵化时有效解决了鱼卵在孵化过程中发生水霉病的问题,孵化率高。

    一种龟鳖晒台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54841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106799.6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龟鳖晒台。本实用新型包括台面以及外框,台面由网布构成且呈斜坡状布置在养殖塘上方,台面的低位处邻接养殖塘水面,台面的周边间隔连接有多个固定绳,外框上设有多个与固定绳对应的安装孔,固定绳穿过安装孔并打结实现网布拉紧固定在外框上并形成台面。本实用新型使用聚乙烯密眼网布做成晒台的台面,台面四周用铝合金材料做成外框,外框对台面起到定型和固定的作用,外框上设置多个安装孔,用来固定台面,固定绳和安装孔使得台面易于被安装、拆卸更换。本实用新型台面耐强光照射,耐高温,耐水腐蚀,且价格便宜,关键是网布做成的台面具有透风、不聚热的作用,提高了龟鳖在晒背时的舒服度。

    一种娃娃鱼生态养殖池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25378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59277.8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娃娃鱼生态养殖池。该养殖池包括人工河沟,河沟上游设有与溪水源相通的进水口、下游设有出水口,河沟侧面由鹅卵石堆砌而成,河沟侧面设有若干沿溪水流动方向间隔布置且供单个娃娃鱼栖息的洞穴,洞穴部分浸没在溪水中且洞穴出口附近种植有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将溪水引入河沟中形成流水,保证娃娃鱼养殖水的优良水质。鹅卵石彼此中间可以形成缝隙利于水体交换和透气。洞穴部分露出水面可以防止娃娃鱼钻入洞穴后缺氧,多个所述洞穴可以避免亲本在发情期间发生争斗,提高娃娃鱼养殖的成活率与品质。水生植物起到一定掩饰作用同时可以增加养殖水的含氧。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娃娃鱼亲本的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一种鱼类繁殖用的孵化池出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124736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14811.2

    申请日:2015-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饲养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鱼类繁殖用的孵化池出水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孵化池内且与孵化池池底垂直布置的垂直管段,所述垂直管段的顶端套设连接有金属网管。该系统还包括位于孵化池外的与垂直管段连通的活动管段,所述活动管段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整,所述活动管段中水位的最大垂直高度低于垂直管段与金属网管的高度之和。本实用新型出水结构简单,在确保出水量较大的同时,鱼苗也可以被有效阻拦,换水过程可以快速进行。本实用新型中与垂直管段连通的活动管段的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调整,从而可以实现对孵化池中水位高低的调节。

    一种人工鱼巢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60562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83393.3

    申请日:2015-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鱼巢,其包括由植物叶片叠合在一起制成的着卵层。本实用新型中的鱼巢放在水中后所形成的产卵环境与大口黑鲈所喜爱的产卵环境较为一致,因此大口黑鲈容易在本鱼巢上产卵。本实用新型中的鱼巢呈薄板或薄片状,接触面积大,不但易于收集鱼卵,而且可以使得鱼卵的分布较为均匀,由此使得每颗鱼卵在孵化时均能够得到较为充足的氧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鱼卵的孵化率。本实用新型中的鱼巢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大口黑鲈或其它产黏性卵的鱼类的繁殖中,进行水产繁殖或相应的科研活动。另外制作鱼巢的原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得,极大地节约了繁育的成本。

    一种稻田-养殖塘共作结合水产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732315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21702716.6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田-养殖塘共作结合水产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包括位于养殖塘内的循环流水养殖区以及由稻田构成的稻虾共作区,循环流水养殖区包括依次布置且循环流通的净水区、鱼类养殖槽以及污水区,稻虾共作区设有与污水区相通的进水口以及与净水区相通的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彼此远离布置。该系统使稻田内水体成为“活水”,充分进行了水体营养物质的交换与利用,促进了小龙虾的生长;同时,使养殖塘循环流水养殖区排放的“废物”得到更有价值的利用,净化水体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最终实现了养殖污水零排放以及土地利用的最大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生态浮床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7402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01959.X

    申请日:2016-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浮床。本实用新型包括浮于水面的环形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底部设有隔离网片,所述支撑框内固定有若干位于所述隔离网片上方的筒体,所述筒体沿水面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筒体内部空腔构成水生植物种植区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筒体构成了支撑所述水生植物的种植基地,所述隔离网片可以围住水生植物的根系,防止水产动物随意摄食水生植物,同时虾类可以躲避栖息在所述隔离网片围住的根系中,避免被鱼或鳖等吃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种植收获的水生植物还可以混在饲料中用于投喂水产动物,能够起到增强水产动物抵抗力以及品质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