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32891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80103568.3

    申请日:2009-01-27

    Abstract: 在进行多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装置中,即使变成中间冷却器的热源温度低的运转条件,也能防止被吸入后级压缩部件的制冷剂变成湿润状态。空调装置(1)包括:二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在使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排出的制冷剂吸入后级压缩部件(2d)的中间制冷剂管(8)中所设置的中间冷却器(7);以旁通中间冷却器(7)的方式与中间制冷剂管(8)连接的中间冷却器旁通管(9)。当中间冷却器(7)的热源温度或者中间冷却器(7)的出口制冷剂温度变成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被送往后级压缩部件(2d)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以下时,该空调装置(1)使用中间冷却器旁通管(9)进行使制冷剂不流经中间冷却器(7)的防湿控制。

    冷冻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4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858.1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一种空调装置(1),包括两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5)、利用侧热交换器(6)、切换机构(3)、第一后级侧注入管(18c)、中间热交换器(7)、中间热交换器分流管(9)及液体注入管(18h)。在该空调装置(1)中,进行注入量最优化控制,该注入量最优化控制对通过液体注入管(18h)返回到后级侧的压缩元件(2d)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以使加热运转时的注入比要比冷却运转时的注入比大,其中,所述注入比是通过第一后级侧注入管(18c)和液体注入管(18h)返回到后级侧的压缩元件(2d)的制冷剂的流量与从压缩机构(2)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

    制冷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644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6550.7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使用在包含超临界状态的过程在内的状态下工作的制冷剂,即使在负载变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设备的可靠性,并能使性能系数提高。热源侧热交换器(4)与高级侧的压缩元件(2d)的喷出侧相连接,连接配管(72、73、74、75)将热源侧热交换器(4)与膨胀机构(5)连接。连接配管(77、2a)将利用侧热交换器(6)与低级侧的压缩元件(2c)的吸入侧连接。气液热交换器(8)使连接配管(72、73、74、75)中流动的制冷剂与连接配管(77、2a)中流动的制冷剂彼此进行热交换。气液三通阀(8C)对制冷剂在连接配管(72、73、74、75)的途经气液热交换器(8)的部分流动的状态与制冷剂在连接途经气液热交换器(8)的部分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气液旁路配管(8B)中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

    冷冻循环装置的性能劣化诊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779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80026039.4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提供能够高精度地确定性能劣化的原因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性能劣化诊断系统。性能劣化诊断系统(200)是具有包含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和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100)的性能劣化诊断系统。性能劣化诊断系统具有判断部(216)和空调控制部(214)。判断部根据表示空调装置的运转状态的指标,针对空调装置的多个性能劣化要因分别判断空调装置的性能劣化。空调控制部在判断部针对性能劣化要因分别判断空调装置的性能劣化时,掌握运转中的空调装置的运转条件,在空调装置的运转条件不适合于由判断对象的性能劣化要因引起的空调装置的性能劣化的判断的情况下,对空调装置的运转条件进行控制,以使空调装置的运转条件成为适当运转条件。

    装置评价系统和装置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43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80021946.X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提供能够高精度地评价空调装置的装置评价系统和装置评价方法。装置评价系统(200)对进行第1空间的空气调节的第1空调装置(100A)和第2空调装置(100B)中的至少第1空调装置(100A)进行评价。装置评价系统具有对第1空调装置进行评价的评价部(212)和对第2空调装置进行控制的空调控制部(214)。评价部进行第1评价处理和第2评价处理,在该第1评价处理中,根据在第1空调装置的设置时进行的作为第1评价用运转的第1运转时得到的第1评价指标对第1空调装置进行评价,在该第2评价处理中,根据在第1评价处理后进行的作为第1评价用运转的第2运转时得到的第1评价指标对第1空调装置进行评价。空调控制部在进行第1运转和第2运转中的至少一方之前、和/或在第1运转和第2运转中的至少一方的执行中,使第2空调装置运转。

    蓄热箱机组和空调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5565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580021393.7

    申请日:2015-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90/00 F24F5/00 F28D20/00 F28D20/025 Y02E60/145

    Abstract: 抑制在蓄热箱内形成规定流路。使蓄热介质向蓄热箱(52)内部流入的流入管(55)和使蓄热箱(52)内部的蓄热介质从蓄热箱(52)流出的流出管(56)连接在筒状的蓄热箱(52)上,上述蓄热箱(52)贮存通过冷却而生成笼形水合物的蓄热介质。流入管(55)的出口端(55a)位于比流出管横截面时,流入管(55)在蓄热箱(52)内部的大致中心处向蓄热箱(52)的轴向排出蓄热介质。(56)的入口端(56a)还靠下方的位置处,在观看

    制冷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65488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80107036.7

    申请日:2009-02-25

    Abstract: 空调装置(1)包括:二级压缩式的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4)、利用侧热交换器(6)、中间冷却器(7)、中间冷却器旁通管(9)、以及吸入返回管(92)。中间冷却器(7)被设置在用来使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排出的制冷剂吸入后级侧压缩部件(2d)中的中间制冷剂管(8)中,并且具有用作从前级侧压缩部件(2c)排出然后被吸入后级侧压缩部件(2d)中的制冷剂的冷却器的功能。中间冷却器旁通管(9)与中间制冷剂管(8)连接,以旁通中间冷却器(7)。吸入返回管(92)是用来连接中间冷却器(7)和压缩机构(2)的吸入一侧的制冷剂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